美文网首页
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侯对比

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侯对比

作者: 漫坡 | 来源:发表于2020-07-09 13:58 被阅读0次

  春秋战国时,秦国旳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张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转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豆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金,结果没有人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五十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来将木头扛到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在:“立木为信”的地方,早在400年以前,却曾经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据《史记》记载,周宣王死后,儿子宮糵继位,称为幽王。幽王刚上位时国家动荡不安,内忧外患。而周幽王又根本不理朝政,整天吃喝玩乐,醉心于女色。

幽王有一宠妃叫褒姒,长得特别的漂亮,但就是不爱笑。幽王想尽各种办法让她笑,但是她还是不笑。幽王下决心一定要让她笑一笑。

古时候,一旦遇见敌情,主要靠烽火台报警。那些烽火台遍布各国诸侯,相邻的两座最能相互看见。

于是幽王下令点燃烽火,顿时狼烟四起,直冲云天。看见烽火点燃,以为敌国来犯,于是各诸侯纷纷点兵向镐京奔来,可是来到镐京,却看不见敌人,只见幽王和褒姒喝酒看热闹。诸侯们白忙活了。看见这,褒姒千军万马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觉得好玩,嫣然一笑。

等真的敌情来的时候,可是这一次,诸侯们还以为幽王和褒姒嬉戏。全部按兵不动。就这样幽王被敌兵杀死在骊山之下。一个帝王无信,自取其辱,身死国亡。

这两则故事的对比,不难看出“信”字对一个国家的建立起着非常重要。所以“立木为信,一诺千金”是立国之本。

相关文章

  • 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侯对比

    春秋战国时,秦国旳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张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转下...

  • 我为什么鄙视那些刷单的人

    孔子曾经说过:“民无信不立!”,在我们人类的进化史上来看,就是一部关于诚信的历史。其中华夏民族在烽火戏诸侯,立木赏...

  • 烽火戏诸侯

    江山为谁有,明月邀嫦娥。 一曲美人笑,烽火戏诸侯。 (一曲博得美人笑,不吝烽火戏诸侯。) 【2016,3,6。三古...

  • 烽火戏诸侯

    举烽火,美人儿笑,诸侯万里方识,军情乃尤物,徒劳奔波! 狼烟起,无人为君王,靖四方干戈。天下谁堪比,一笑倾国!

  • 烽火戏诸侯

    烽火戏诸侯 良夜颐宫奏管簧,无端烽火烛穹苍。 远方的烽火台一个接一个将火红的霞光延向天边,漆黑的夜晚变得热闹,大军...

  • 烽火戏诸侯

    一个男人能解决事情的手段无非是相对高级的钱权和最简单的拳头,除非井水不犯河水大家相安无事,否则就都会陷入零和博弈的...

  • 烽火戏诸侯

    烽火台上燃着烽火 烽火里燃着美人千金的笑 不见伊人 在那个 溺毙了温柔的黄昏 千骑拥王城 王座孤独地悬在高高的城楼...

  • 烽火戏诸侯

    酒后琴声起, 烽烟火欲急。 卿那一笑容, 万侯怎能抵。

  • 烽火戏诸侯

    重点,周幽王和为博褒姒一笑,屡次焚烧,各个诸侯最后没有一个来酒驾,也就是他灭国的重要原因

  • 烽火戏诸侯

    树叶如雪,霜满西楼。 妃白袍如月,长袖飘飘,舞弄春秋。 战鼓低吼,军士静默, 孩童手提银钩。 我轻咳,城外铁甲洪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侯对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puhc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