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罗辑思维》的时候,给这本书写了如下的点评:
刚开始的时候是奇,原来一个人的想法可以这么新奇,或者说古怪,但是却很难让人反驳,里面带有诸多的论据和事例让你很难立刻找到质疑;
读到一半的时候是疑,在经过知识的摄入和自发的学习之后,原来书中的观点和想法也是来源于更多的书籍和思考,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
到最后的时候是服,说来说去,最终给我们的是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方法,少谈些主义、多研究问题,从问题中学习思考的能力,弥补个人的短板。
所以读完《罗辑思维》,
最大的感慨是,一个人真的可以读很多书,产生很多想法;
最大的收获是,开始怀疑书中的一切问题,想去亲自求证;
最想说的就是,再仔细读一遍,去发现更多的问题和疑问;
最想做的就是,有一天可以反驳你的观点,说出我的想法。
1、升级自己的认知
从《现代世界的诞生》中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牛顿。在此之前,我只知道牛顿的三大定律,只知道到一个晚年痴迷于炼金术的老人,只知道就是这个人让我在学生时代特别痛苦,其他的一概不知。就像以前开玩笑说的一个段子,牛顿死了,丢下一堆公式。屈原死了,留下三天假期。 还是中国人对中国人好啊!
那时的我们天天对着一堆公式很是苦恼,从来没有去想,为什么是牛顿而不是其他人?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成就?只是模模糊糊记得牛顿说过的话,如果我看得更远一点的话,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却从未想过那些“巨人”有谁?又为什么是牛顿站在了上面?
在读完这一章节的时候,历史中的画面在脑海中重演,让我仿佛回到那个充满野蛮气息的时代,我开始了解牛顿为什么会在他不足百年的生命历程中构建出这样一个观念,为什么是他担当起这份责任,为什么晚年的他会痴迷于炼金术等等,当心中的疑团在逐渐化解开的时候,我得到的不仅仅是对牛顿这个人,甚至是对这件事的认识,更是对自己的一个认知。
原来,阅读真正的目的并不是看情节、听故事、悦心情,真正的目的是让我们对自然、对世界,甚至是对自己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就像刘向说的,书犹药也,善读之,可医愚也。读书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
一个人可能自卑,可能浮躁,也可能轻佻,但是在书籍的熏陶下,他会因此而变得自信、宁静或者深沉。这里的读书并不是浏览,而是精读、深读,乃至诵读,如曾国藩说的话:“书味深者,面自粹润。”读书体味得深的人,面容自然纯粹、滋润,虽然这里面带有部分看相的学问,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出,曾国藩对于读书的理解是要有自己的体会和感悟的,如果仅仅是泛泛地读,随意的看,那跟不读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2、思维方式的转变
如果说阅读是为了提升自己认知的话,那么接下来的部分就是我思维方式的转变。
工科出身的我本就没有学过经济学,加之以前看到这样一个笑话,老子上街买个菜,还要用微积分吗?那时就想,我又不是国家发改委的,学什么经济学啊?老老实实的守着自己一亩三分地,知道自己的钱能买多少东西就行。
直到读完《从经济学开始升级认知》后,才发现聪明人的世界原来这么厉害。从纽约犯罪率下降的原因,到日本的相扑运动,乃至银行码农寻找恐怖分子等事情的解析,让我明白经济学并不是一堆数字和一些表格,而是一种很强有力的思维模式,强到可以让你解决很多看似无解的问题。
当我认为经济学思维竟然能够解决这些非常困难的问题很厉害的时候,后续文章中提到的关于改变世界的问题更是让我惊讶。原来真是的“流氓会武术,谁也挡不住”,通过经济学思维的缜密思考和抽丝剥茧的分析,秘鲁这个国家的改变便由此产生了。书中关于这一段历史的分析让我重新认识了经济学。
站在理性的思维和客观的角度下,通过利益的对比分析,加上实际的行动,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标配,也是经济学家作为聪明人看待世界的眼光。这让我想起以前读《明朝那些事儿》时的感想,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写,看到这里,想说的是,原来经济学可以这样学!
3、疑虑的开始
如果说上面讲的是我从《罗辑思维》中得到的“奇”的话,那么接下来就是我的“疑”。
罗胖在书中数次说到曾国藩,记得在《破解方案2:组织变形》中提到太平天国的问题,说是因为清政府做出了组织变形,有恭亲王在中央主持,让汉族士大夫各自组织团练。
组织变形的问题我没资格谈论,但是曾国藩的湘军,我却多多少少知道一点。在太平天国运动风风火火扑向全国的时候,清政府的正规军——八旗军早已经是腐败到骨子里了,所以清政府是在万般无奈之下,想到了之前镇压白莲教的团练。清政府做出的这种转变不是认识到了组织变形,而是因为没有其他的选择了。
试想以慈禧为中心的满清政府,自入关以来都是匡扶满族、打压汉族,如果有其他的选择,他们断然不会舍弃满人而起用汉人,更不会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许下承诺:谁若攻下金陵,就封谁为王。自吴三桂封为平西王之后,清王朝可是鲜有汉人为王的先例。而且曾国藩辛辛苦苦攻下天京,仅仅封为一等毅勇侯,候爵是什么?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等级,每级又分为三等。曾国藩仅仅是一等侯爵,上面还有公爵三等呢,再往上才是王爵,这与之前的承诺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如果不是当时清政府作出这种被逼无奈的转变,这后来的“中兴四大名臣”可就难说了,至于清朝的历史就有可能改写了。所以说这并不是清政府认识到了组织转变的优势,而是无奈之举。
至于太平天国的失败那就更耐人寻味了,虽然各地的团练办得有模有样,但是细读曾国藩传记就会发现,除了以曾国藩为首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其他的团练去剿匪还是可以的,攻打太平天国的话就是另一番景象了。而且天京的陷落也是因为曾国藩结硬寨、打呆仗的方针,最终才失陷的。
因此对于这一章节组织变形的描述,尤其是引用曾国藩攻打太平天国这一段史料,我多少觉得还是有点不足以支撑的。当然也有可能是,史书的记载夸大了曾国藩的故事,这就是另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了。
4、3D打印的未来
对于3D打印我了解的不多,也不是很清楚其原理和作用,所以我不说3D打印的未来,但是我对郭台铭很清楚,严格意义上说是对郭台铭所在的这个行业很清楚。
记得罗胖在书中说道:把一个电子元器件从生产线上拿起来,贴上一个商标,然后装进一个防静电的袋子里,扫描一下再放回到生产线。这个动作,熟练工人只允许用两秒时间做完,每天要做两万次。想想看,这是对人性多么大的压抑啊。
当我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能体会在生产线上的操作工们会是一个怎样的状态,毕竟我也实实在在的做过两个月这种工作。我觉得罗胖应该没有做过这样的工作,或者说他没有去跟这群操作工们畅聊过一段时间。我在跟工人们共事的日子里,除了工作,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跟他们聊天,手上的工作是不会阻碍到说话的。
从跟他们的聊天的过程中,我感受到最多的是一种坚持。跟他们一样的人,基本都是在制造类的行业工作,作为现在社会大部分硬件的原产地,制造类公司的员工们承载了社会众多生产的基础,没有他们的付出,手机、电脑和液晶电视等不会普及的如此之快,互联网的产品也不会像现在这么火爆。他们之中有很多充满斗志和想法的人,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这个看似痛苦的工作条件,才会有人坚持下去。
所以当罗胖说“罗永浩会变得非常重要,相反郭台铭就变得没那么重要”时,我想说,或许我的认知还没达到罗胖的高度,但是就我目前的了解,富士康的流水线应该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工业社会的合作是一个趋势,3D打印也是一个方向,但是有些工作单元还是需要人与人的交流,或者说机器无法完成的复杂识别功能等,这些都是制约3D打印技术光辉未来的一个方面。我们不能否认科技的进步,但是也不能贬低人在这个社会中的地位。有些事是机器完成不了的。
5、内圣外王的人生境界
如果书本的最后不是曾国藩内圣外王的人生境界以及胡适的故事,那么我会对《罗辑思维》这本说的评价下降几个档次。前文已经说了“奇”和“疑”,当然这也仅仅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感悟,还有很多不在这里多嘴多舌了,但是这本书最后的这一部分内容让我真心是一个“服”字。
曾国藩第二次墨絰出山前后,心性真的是变了,正如书中所说的“放下身段,长袖善舞”,最佩服就是“不给他人难堪”这句话,就像在读曾国藩传记中想到的一段话:当曾国藩跟长沙所有的官僚打成一片的时候,整个湖南都知道,从前的曾国藩已死,现在的曾国藩是个圆通和气的好官僚。而且,人情这回事嘛,就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绝对对你笑,你要愁眉苦脸,它也给你一个苦瓜脸。
虽然免不了人情往来,但是曾国藩都能恰到好处的处理好所有的人际关系,而且还不违背作为理学大家的基本准则,曾国藩的内圣外王可能就是外圆内方的最好诠释。不然也不会有人说,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一个是孔子,一个是王阳明,那半个就是曾国藩。也就是因为这样,我们才觉得曾国藩才是曾国藩,而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立于神坛之上的圣人。
至于胡适的故事,让我想到的是,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华,不管是胡适不清不楚的立场还是少谈些主义,多研究些问题,都是在告诉我们,人生苦短,必须把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在“真正想做的事”和“真正重要的事”上。看到这里的时候,感觉书本内容结尾有点草草了事的感觉,虽不至于让人心生怨愤,但至少这段能让人心生佩服。
所以当看完《罗辑思维》这本书的时候,不说赞美,也不批判,有的只是对这本书的思考和对自己的认识,我的思维开始有点逻辑了。如果你还没读的话,不知道看完我写的这些东西,你是不是有点兴趣去看看了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