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刘晓彤

作者: Mr卫道周 | 来源:发表于2022-07-23 10:00 被阅读0次

    八月中旬的一天正午,我在北京西三环大街汹涌的人流里奔波。疲惫不堪的时候,踅进一条稍显安静的街道歇脚。

    这时,无意中看到,几步之遥,一名一脸单纯、看上去不过二十来岁的小姑娘和一名一脸憨厚、看上去也不过二十来岁的小伙子正拦着一名中年男性行人搭讪。小姑娘口齿伶俐:“先生,我们是从外地来北京打工的,没找到工作,也没钱了。您能不能行行好,给我们几块钱买个面包。”那位先生不置可否地“哦”了一声,急匆匆地与两青年擦肩而过。

    又过来一名中年女士。姑娘刚一开口,她就一脸厌恶地摆摆手,侧身匆匆逃开。

    接着,两人又先后拦截了几位男女老少,行人们的表现几乎如出一辙。

    正当那女子和小伙就要走开,一位看上去五十来岁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两人鼓了鼓勇气,最终还是如法炮制。中年男子有些诧异地问了“面包?”几个字。那对青年似乎又复述了一遍台词;男子掏出钱包,抽出一张十元的钞票,递给那女子。没等两人的道谢声落地,男子便匆匆走开了。

    我突然产生了一种模糊的冲动,要追上那老兄,和他攀谈一两句。

    在一座立交桥下赶上了他,结结巴巴地招呼:“您好,老兄,我能和您说几句话吗?”

    那老兄象刚才遭遇那对青年男女一样,打量我一下:“您好!您有什么事吗?”

    我竟然一时语塞,手忙脚乱地从挎包里摸出我的证件,连自己都不知所云地喃喃着“我不是坏人,也不是乞讨者”如此云云。也许恰恰是这番语无伦次的话让老兄解除了心理警戒,他笑了笑,这使得他本来就正派的面庞显得更加尊贵,我也就很快恢复了常态。

    我解释:“我对某些社会现象,比如乞讨、施舍现象有些想法。我想知道,您刚才是抱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哦,应该说,您不怕上当受骗吗?”

    老兄呵呵一笑:“很难说。真真假假,的确很难分清。但不管怎样,恻隐心、同情心是每个人都有的,也是每个人都应该表现出来的。即便是假的,也不过十块八块的事情,但假如人家确实落难了,这十块八块多少还是可以救救急的。”

    这是一位好人,一位心地善良的好人!

    请老兄签名留念,他爽快地答应了,在我的笔记本上工工整整地写下:刘彤,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并且留下了电话号码。

    此后一段时间,我一直在回忆和思考,回忆好人刘晓彤的言行,思考诸如乞讨的真真假假以及其它与弱势群体有关的问题,尤其是公众对待这些社会现象的态度问题。

    尽管人们在诸如乞讨以及公众态度等社会问题上见仁见智,但首先应该明白一个基本事实:乞讨者首先是社会大家庭中的弱势者;对于他们,公众和政府首先应该给予的,是同情心和社会关怀。只有在同情的基础上才有资格和可能谈论、研究、实施对于他们的社会管理问题。

    过去很长一个时期,我们被相信,个人善心解决不了社会大问题,社会大问题的解决要靠政治力量。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没有个体善心,国家民族的大问题更难解决。

    当然,一些高人依旧高深地说,要用审美的眼光审视生活现象。在他们看来,正是狮群对羊群健美的猛扑,正是通过优胜劣汰和弱肉强食,人类社会才能够象动物界一样,去除老弱病残,剩下精英俊杰,从而时刻保持种群茁壮的生机。

    “职业乞讨”、“乞丐和妓女一样,都是好吃懒做的人”,诸如此类的论调,从某些管理者口中说出也还罢了,从普通百姓口中喷出这样的脏话,只能让人摇头苦笑。那些肢体残疾者或其它因素导致的无法自助维持基本生存的人们,得不到社会必要的救助,乞讨和自食其力的卖艺,是他们唯一可以选择的活下去的方式。可悲的是,不少人却象清剿苍蝇、蟑螂一样,有意无意地将本属社会共同体的弱势者扫地出门。大伙儿在社会强势群体面前低眉顺眼,艳羡恭维;在天生和后天不幸的弱势者面前,却象炸起鲜艳羽毛的小公鸡,竟然能够为自己的吝啬和冷漠找到种种冠冕堂皇的理由。

    十几年前,首都北京这个古老和现代文明中心留给我这个初到者最深刻的印记,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恐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回味这样的警示语,眼前就会浮现出恐怖电影的镜头:或英俊或姣好但却阴沉的面孔,警戒着的深陷眼窝……不少北京人包括北京学者将这样的认识鄙视为外省乡下人对都市文明的张皇失措,他们义正词严地说,“乡下人,首先学会文明礼貌再进北京”!但我看到的,分明是形形色色的都市文明正在教导人们如何学会冷漠,如何人人自危,如何人人自卫;分明是紧张脆弱的灵魂和胆小怯懦者的不安,以及一种偏执的地盘意识。一座笼罩在缺乏基本信任、宽容和爱心中的人海城堡,时刻充满着混乱和崩溃的危机。

    几年前,所谓中国最西化的东方之珠留给我这个初到者的,同样是一种恐惧。美丽的上海外滩,因为肥壮的警察强行驱赶一个显然精神有点不大正常的河南卖艺人而在我眼中不再美丽。至今,上海滩留在记忆中的,只是灰色的西洋建筑,威风的上海警察,衣衫褴褛、孤独无助的河南卖艺人以及他那尖细的河南坠子的唱腔,他木讷的河南方言、痴痴的憨笑……如果不是一位基督徒老太太偷偷塞进我手中的上帝的安慰,我想,我也会象那位河南乡亲一样精神失常的。

    我至今保存着那份来自上帝的安慰,“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将残的灯火他不吹灭,耶稣肯体恤!他是恩主,他爱你到永远!”

    在这一个冷漠的都市回忆起另一个都市的冷漠,想起上帝他老人家的温暖,眼中有一种涩涩的感觉。

    我爱耶稣基督!

    今天,再次来到了首都北京。本来以为,人到中年已经练就足够的心理承受力,然而,北京地铁里几乎每次都可以听到的温柔女声广播,再次让我在三伏天不寒而栗:让我们一起,共同抵制乞讨和卖艺。

    说实话,第一次误听成了“共同抵制乞讨和卖淫”。有点纳闷:倒是听说过长途列车软卧里有卖淫的,地铁车厢里干那事儿,拉不开栓吧?

    的确在地铁里见到过行乞和卖艺的,有睁着眼睛的老年乞丐,有眼睛看不见的中年乞丐,也有在地板上爬行的残疾青年。所谓乞讨卖艺,不过是拉把二胡京胡,或者端只搪瓷碗,随你施舍。走到你面前了,为了捍卫首都社会秩序和首都光辉形象,为了响应地铁公司号召,你可以义正词严地呵斥乞丐或卖艺者滚开,不要因为他一颗外来的老鼠屎玷污了首都光辉形象,扰乱了首都社会治安,侵犯了你的乘车权利。这样的被伪正义号召烧混大脑疑似有病的“合格公民”、“正义公民”,的确见过,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大多数乘客看到乞丐或卖艺者快要或者已经走到到自己跟前了,就别过脸,装作没看见或视而不见。当然,总有少数乘客慷慨解囊的。

    至于我自己,我一直坚持认为,即便把职业乞讨者称为骗子,也是不妥的。因此,只要有可能,我不吝施舍。这样说,并非标榜我有多么高尚。施舍了,我是一个存有基本同情心的正常人;视而不见,尤其冷嘲热讽,只能是被恶俗异化的可怜虫的丑陋表演。

    乞讨卖艺者是否会影响乘车秩序,是否侵犯了他人的乘车权,很难说。即便的确如此,还是要强烈反对公开地以广播的形式号召大伙儿搞什么“共同抵制乞讨和卖艺卖淫”。即便你地铁公司没有如此这般起哄似地吆喝,相信乘客们也会自觉把握权衡的。作为公共管理机构的地铁公司一旦如此起哄,只会误导公众对行乞和卖艺群体的认识,进一步刺激已经产生严重偏差的公众态度,使公众个体和集体人性中的弱点,浊流一般更加无节制地向冷漠的荒原泛滥。

    南京一耄耋老太乘坐公交车,驶过站点约两百米后,老太太突然手拍车窗要求停车并倒回去,结果,触犯众怒,竟然被一乘客以“无影脚”踹下车。更绝的还在后边,此事一经披露,网民们几乎众口一词地为“无影脚”齐声喝彩,皆对该“南京老太”的不可理喻行为义愤填膺,并为“侠肝义胆者”的暴行找出冠冕堂皇的借口!

    一名爬上大桥讨薪的农民工,竟然被一名捍卫公共秩序的老者一脚踹下;

    腾讯网《今日话题》讨论失足妇女的社会弱势问题,竟然有为数不少的男女评论臭骂失足妇女,臭骂编辑……

    守法?坚守公共规则?

    都不是,不过一种个人戾气和社会戾气的发作而已!

    类似的“多数人的暴政”、“多数人的伪正义”屡见不鲜,只是大多如同一股暗流在人群中蔓延,少数则象上述事件一样公然猖獗。

    集体冷漠,谁是主要责任人?

    体制和国民素质孰重孰轻、孰先孰后,恐怕不是一个单向度的问题。但是,现有体制下最具操作意义的是,尽快提升国民个体和群体道德素质,弘扬好人精神,树立好人的典型样板作用,让公众中间涌现出更多象刘彤先生那样的平凡好人。要使好人起到模范作用,就必须使好人能够产生权威力量——政治上和文化上的影响力。

    依旧会有高人高深地说:好人大多是没本事的老实人,让没本事的人拥有权威,会降低社会活力。

    这样的高深者比比皆是,上上下下大有人在。

    《资治通鉴》开篇叙周威烈王事,还没说上三言两语,司马光就洋洋洒洒地批讲政治家的德才关系问题。德才兼备的人掌权固然可喜可贺,可惜,这样的人才凤毛麟角。当德才不能兼具,宁愿选择有德无才者,也绝不选择有才无德者。有德无才者也许无力搞得热火朝天,但更不会出乱子;有才无德者一旦掌权,那么,大家谁都别想安生。在几十年社会存在的教训面前,即便最乐观的人士也该转个弯了。

    当然,这只是中国传统读书人的政治理想设计,历史大剧从来不是按照美好理想上演的。然而,也正是有了这样被作为正统大道的政治理念对帝王统治的掣肘,才使中华传统政治文化成为世界政治文明中一个璀璨的组成。当一个时代崇尚“审美”的价值理念,主张“有本事的人”掌权,主张“黑狗白狗,能叼来肉就是好狗”,各种社会问题也就相伴而生了。

    曾几何时,当意识形态倡导道德光复,许多人直撇嘴:“现在是倡导法制理念的时候,不是搞克己复礼的时候。”全国道德模范、中华孝心好少年评选活动如火如荼,又有人高明地嘲笑:“搞这些都白搭,不同的体制才是激发不同道德善恶的根源。”

    这些话有道理,误区在于,声言科学的同时犯了科学的大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将道德与制度作为对立的社会治理因素。

    在平民世界中,失去基本宽容心、同情心和善心的平常人的平常行为,因其广泛和普遍更具杀伤力,更有害于和谐社会建设。

    其实,宽容心、同情心和善心存在于每个人心中。遗憾的是,扎在一堆儿,这些良心却找不见了,而且彼此都在抱怨他人没良心。这也算是一种集体非理性吧。正是存在着这种集体丑陋,才需要更多刘彤先生那样的平凡好人,让他们作为楷模标杆,去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真、善和美。

    “即便是假的,也不过十块八块的事情,但假如人家确实落难了,这十块八块多少还是可以救救急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好人刘晓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pxb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