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
最近有不少即将步入大学的孩子在纠结是否需要和同学合群?也有不少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和同学不合群从而被孤立。我们的一生总是试图着与各种各样的人合群,营造出一片其乐融融的合群景象,从而体现自己是受欢迎的。
读书有同学集体,工作有同事集体,业余活动有各种的集体,只要你愿意,相信我,铺天盖地的群体会排山倒海般向你袭来,将你重重包围。至于你是被压倒到窒息还是能够在其中游刃有余,这不仅要看你的意愿也要看你的能力。
关于合群,很多自媒体片面化的宣导,越优秀的人越不合群。言外之意就是你越合群说明你越菜鸟,说不定还是乌合之众的一员哦,导致原本合群的人莫名陷入一种恐慌怀疑谜团中。
也有人宣导成熟的人都是合群的。那言外之意就是你不合群说明你不成熟,或者就是幼稚,不会审时度势,导致原来不合群的人焦急的加入各种群体,以此来证明自己的成熟。
其实这些宣导都是禁不住逻辑推敲的,只是博眼球的雕虫小技而已,没有思考分辨能力的人犹如猎物般被人牵往宰杀之地,实属可怜悲哀至极。

人其实是群居动物,聚集是人类的天性。在远古时代,那时候地上的猛兽随意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人类为了活下来,必须要聚集在一起,这样才能保障最基本的安全。毕竟人人不都是武松,可以空拳打老虎。
后面人们学会了耕种,不再以游牧为生,直到现在社会如此发达的情况下,人们还是一如既往的延续着聚集的基因。农村的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的人口向大城市聚集,这不仅是时代的潮流,更是千年来历史在个体身上的烙印。
因此从基因上来说,其实每个个体都是向往融入群体,都不愿意被群体孤立,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互联网无边界上,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合群其实是每个人的心之所向,只是和什么人合群这就是每个人的抉择了。
所以上面说的越优秀的人越不合群就经不住推敲了,优秀的人自然有优秀的群体,只是你不在他们的群而已。再来成熟的人都是合群的同样也是经不住推敲,一个科学家硬要让他去合五六岁小孩的群,然后说他不成熟,显然是可笑至极。
同时随着人的成长,人也会不断更换筛选出最适合自己的群体,这个群体不是凭着肉眼所能望的,更多的是要用心灵去感受。哪怕只有你一个人,如果爱好哲学,依然能够融入到柏拉图哲学家的群体与他们屏息畅谈。这不受时空的限制,是自由思想的契合。
合群合的不就是思想的契合吗?
我记得幼儿园小学那会,放学吃饭什么的都要成群结队,人多吃饭都觉得特别美味。到高中大学那会更多是一个人,有时候会和要好的同学两人同行。这并不代表我不成熟或者很优秀拒人以千里之外,也不代表我周围的群体质量颇差。
相反是人长大了,懂得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群体。因为每个人想变成的样子不同,不再只是拘泥于小时候的王子与公主。每个人想要的东西也不同,同样也不再只是小时候的吃饱喝足玩的开心而已。
而人长大到知道自己要什么,自然就会撇开与此不相符的群体,去寻找自己志同道合的群体。这不是不合群,相反是成熟与独立。所以与其在纠结自己合不合群,不如诚实的问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