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他妈妈打电话给我聊了一会儿天,说了一下天气和疫情的事情。聊着聊着,她忽然问了我一个问题,说:过节气你们要吃汤圆吗?
其实他妈妈说话夹杂着很多方言,汤圆这个词我其实没听懂,还是他给我翻译了一下,我才知道她说的那个词是汤圆的意思。
5月5号是立夏,他妈妈说的过节气,应该就是过立夏。
只是过立夏吃汤圆,我印象中是从来没有过的。
给他妈妈说了以后,他妈妈很惊讶的样子:湖北和四川应该都是一样的吧?怎么不会过节气呢?
我笑了,跟他妈妈说:那可能是我们家特殊一些吧。
在我的记忆里,我们家从来没有什么过节气一说,甚至连中秋节、元宵节之类的节日也不过,不会在这一天准备特殊的食物,也不会做一些习俗之类的事情。
我想,这可能是因为从小我爸妈就去外面打工所致的吧。
爸妈外出打工也就20出头,这几十年来,他们都在外地,我和哥哥跟着爷爷奶奶长大。
爷爷奶奶就算有心过节气,但是也无力弄出什么花样,因为他们的心里,种地的事情是排在第一位的。
就算知道有节日,也是吃一顿好的了事。所以我们的每一个节日都是一样的,过端午,吃好的,过中秋,吃好的,过年,吃好的。
而那些好的食物,也大都一致,那就是炖一只鸡,或者鸭,或者其他的什么东西。
这些大节日都是如此,更别提一些小的节气了,而且从小到大,我虽然知道二十四节气的名字,但是这些节气具体在哪一天我根本都不知道,还别说过节气了。
我想,如果爸妈在家,可能会有过节气这样的日子的,因为年轻人可能会有仪式感,也更有精力去记这些事情。
那么,立夏吃不吃汤圆呢?我想,看他的想法吧,如果他家一直有这个习惯,那么我也入乡随俗,吃也无妨。
而且,我想,如果有了这些节气的仪式感,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真实而有味道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