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联律通则(转)

联律通则(转)

作者: 秦笛 | 来源:发表于2021-02-22 21:27 被阅读0次

(本文转载于网络)

联律通则

引言

楹联的基本特征是词语对仗和声律协调。为弘扬国粹,我会集中联界专家将千余年来散见于各种典籍中有关联律的论述,进行梳理规范,形成了《联律通则(试行)》。在一年多的试行实践基础上,又吸纳了各方面的意见进行修改,制订了《联律通则》(修订稿)。现经中国楹联学会第五届第十七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予以颁发。

第一章 基本规则

第一条字句对等。一副楹联,由上联下联两部分构成。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

第二条词性对品。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

第三条结构对应。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

第四条节率对拍。上下联句的语流一致。节奏的确定,可以按声律节奏"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占一节;也可按语意节奏,即与声律节奏有异有同,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

第五条平仄对立。句中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的用字平仄相反。单边两句及其以上的多句联,各句脚依顺序连接,平仄规格一般要求形成音步递换,传统称"平顶平,仄顶仄"。如犯本通则第十条避忌之(3),或影响句中平仄调协,则从宽。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

第六条 形成意联。形式对举,意义关联。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统一于主题。

第二章 传统对格

第七条 对于历史上形成的且沿用至今的属对格式,例如,字法中的叠语、嵌字、衔字,音法中的借音、谐音、联绵,词法中的互成、交股、转品,句法中的当句、鼎足、流水等,凡符合传统修辞对格,即可视为成对,体现对格词语的词性与结构的对仗要求,以及句中平仄要求则从宽。

第八条 用字的声调平仄遵循汉语音韵学的成规。判别声调平仄遵循近古至今通行的《诗韵》旧声或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今声"双轨制",单在同一联文中不得混用。

第九条 使用领字、衬字、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以及三个音节及其以上的数量词,凡在句首、句中允许不拘平仄,且不与相连词语一起计节奏。

第十条 避忌问题。(1)忌合掌。(2)忌不规则重字(3)仄收句尽量避免尾三仄;平收句忌尾三平。

第三章 词性从宽范围

第十一条 允许不同词性相对的范围大致包括:

(1)形容词和动词(尤其不及物动词);

(2)在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词组中充当修饰成分的词;

(3)按句法结构充当状语的词;

(4)同义连用字、反义连用字、方位与数目、数目与颜色、同义与反义、同义与连绵、反义与连绵、副词与连词介词、连词与介词与助词、连绵字互对等常见对仗形式;

(5)某些成序列(或系列)的事物名目,两种序列(或系列)之间相对,如,自然数列、天干地支系列、五行、十二属相,以及即事为文合符逻辑的临时结构系列等。

第十二条巧对、趣对、借对(或借音或借义)、摘句对、集句对等允许不受典型对式的严格限制。

第四章 附则

第十三条 本通则作为楹联创作、评审、鉴赏在格律方面的依据。由中国楹联学会解释。

第十四条 本通则自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2007年6月1日公布的《联律通则(试行)》同时废止。

相关文章

  • 联律通则(转)

    (本文转载于网络) 联律通则 引言 楹联的基本特征是词语对仗和声律协调。为弘扬国粹,我会集中联界专家将千余年来散见...

  • 《联律通则》解读

    《联律通则》解读 引 言 笫一条:楹联作为有一千多年历史的独立文体,根植于中华民族悠久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根植于中...

  • 巜联律通则》

    转载自网络 《联律通则》 楹联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独立文体之一,具有群众性、实用性、鉴赏性...

  • 矜持的诗,卸妆的曲;联藏大道,气养清德

    题目: 矜持的诗,卸妆的曲;联藏大道,气养清德 (——初学《联律通则》) 作者:曲润琏 时间: 201200104...

  • 【诗教二十二】联律通则(修订稿)

    联律通则(修订稿) 中国楹联学会 引 言 楹联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独立...

  • 对联入门运用规则详解

    鲵影萍踪 (2019年11月15日) 原标题:《联律通则》解读 原创作者:叶子彤 来源:涛声依旧/2017-08-...

  • 什么叫机巧联?

    有人把全仄全平联称为竹竿韵,不是鱼竿韵,还有笔架韵、扁担韵等等。联律通则上没讲,不是公认的,也不普及。个人认为全仄...

  • 对联中几种常用对格运用

    《联律通则》中所列举的传统属对格式,主要是字法中的叠语、嵌字、衔字;音法中的借音、谐音、联绵;词法中的互成、交...

  • 22期征联

    按《联律通则》的要求对对句,并复制粘贴如下: 对句: 【周活动第22期】 出句:落叶飘来秋问好(晓梦云) 对句: ...

  • 蓼社征联19期

    【周活动第19期】 出句:举目游云遮皓月(晓梦云) 按《联律通则》的要求对对句,并复制粘贴如下: 对句: 1、低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联律通则(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pzkf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