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言风语1164:要让学习过程和成长看得见
新课程提出学业质量检测,要求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过程要以学习目标为线索:基于目标、围绕目标、终于目标。
心理学家罗西和亨利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反馈效应心理实验:
实验者对班上的学生进行分组1组,2组,3组,对其实行同样的教学行为,每天进行测试共8周,评价行为分别是对第1组的学生每天告知其学习效果,对第2组的学生每周告知其学习结果,对第3组的学生不告知,结果发现每日告知的第1小组成绩最好;每周告知学习结果的第2组成绩中等;不告知学习结果的第3组成绩最差。
实验第二阶段又进行了调整,对第1组的学生学习结果不告知;对第3组的学生每日告诉其学习结果,结果跟第一阶段发现的结果一样,不告知的第1组,成绩最差。每日告诉去学习结果的第3组成绩最好。
这则实验说明,学习者对自己学习结果的及时了解,对学习积极性有强化作用,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反馈方式不同,对学习的促进作用也不同。及时知道自己的学习成绩对学习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及时反馈比远时反馈效果更好。
这个结果就告诉我们,我们课堂教学和学生教育与管理一定要注意对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也就是要及时进行评价。
包括课堂训练、课后作业和阶段性检测,都是对学生学习目标的检测。
作业和检测过程就是学生课堂思维自主再完善的修复过程。作业要对标,要有针对性,就是课堂上重点例题、习题的直操练,练后进行及时评价。
评价之后的反馈,就是很好的给予孩子动力和热情的方式。孩子成绩差,大多觉得学习枯燥,没有意思,努力过后却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成绩,难免会沮丧,挫败感增强,自然就不想做出尝试了。
及时评价让学生改变他们不知道自己问题在了哪里,是在原地踏步,是不了解自己学习的进程和方式,从而无法做出转变,死磕在一个思维里。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瓶颈,莫名的就学不会,也是因为孩子们学习的反馈不及时,不了解自己的进度。
学习的评价反馈不及时,也就代表着孩子们的认知和能力出现了偏差,以为自己是会的,但做题的时候却一无所有。知识越学越难,自信心在接受着拷问。
反馈学习给孩子一面镜子,学生了解学习进度,及时调整学习目标。及时的反馈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是最好的纠错机会,因为只有在了解了自己的学习进度,掌握情况,优点弱势在哪里,才能攻破难题,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对学习计划做出实时的调整,以便于符合当前自己的学习状态。这样的学习方式才是有效的。
我们的评价反馈方式要多样,要及时评价,要肯定学生学习状态的评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