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论语·季氏》中曾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所谓敬畏就是我们思维观念中的上限,这个上限可以拦截我们自矜倨傲时的放肆,可以让我们在三尺黄土上遵守自然法则,敬畏一切生灵。
在原始部落狩猎过程中,由于生产和狩猎工具十分落后,常遭到大型野兽的袭击,因此人类这种在陌生和公众场合会表现出内心的恐惧和不安全感一直延续保留至今。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人类开始了生产和创造活动,但由于对大自然的认知不足,遇到一些不可名状的自然现象时,如雷电、日食月食、龙卷风等,人类会认为这是上天对自己的惩罚,因此各种民间祭祀习俗纷纷沓来,企图以这种方式来消灾解难。这些无不体现出从古至今敬畏一直根植于人们内心深处。
哲学家尼采曾说:“所谓高贵的灵魂即是对自己怀有敬畏之心”。敬畏自己也就是敬畏自己作为人的本能,作为最高级灵长类生物的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本能都是经过漫长的自然筛选和演化而来,这也是我们优于其他生物而存在的主要条件。
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崛起,人类为了角逐自己的名利而不惜抑制自己的本能,过度的损伤自己的身体,那些与生俱来正常的欲望,在人类争夺名利的过程中,成为了一种阻碍,人们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不惜通过各种手段去抑制它、消除它,最终使得自我本能的失调,而使自己丧失了最自然最和谐的生物反应。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与人之间隔膜和距离所在,那些与生俱来的本能被名利所侵蚀。
大自然是一个完美无缺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内,任何生物虽然彼此之间相互独立,但却共同作用于这个生态系统,也就是说在大自然中每一个物种都有其存在的必然作用,正如李白所说:“天生我才必有用”。
《沙盒游戏》 印度文化中有一个沙盒游戏,要求游戏者将一个空盒子用某物去填满,于是游戏者在盒子没填入了满满一堆石块,此时游戏者被问道是否还能继续填其他东西?游戏者又将一堆沙子到进了装满石块的沙盒,沙子顺着石头缝隙而入,填补了空白的部分。此时游戏者又被问道是否能继续填充其他东西时?游戏者摇了摇头,但一位智者拿来了一杯水灌入到沙盒中,水瞬间被沙子吸收,此时沙盒游戏才算结束
大自然也正如这个沙盒,在不断的演化过程中不断的生产制造出新的物种,从植物到动物再到人类,这些进化中的一切生物都是大自然选择的过程,也是整个自然生态系统运作的必要条件。
敬畏大自然,敬畏每一个生物,每一个物种,看似与我们无关的植物和动物,他们在冥冥之中都与我们人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千万不能自作聪明去破坏自然生态系统,万物皆有其因果和必然。
《黄石公园的灰狼》 刚开始时,人们不清楚灰狼在黄石生态圈中所扮演的角色,以为灰狼只会危害游客安全,而且狼皮有极高的经济价值,便随意把它们猎杀,以致灭绝净尽。后来,由於没有了灰狼,麋鹿的数量便不受控制,造成生态不平衡,引发出一连串的生态危机,原因是因大量的麋鹿吃去当地之橡树幼苗。最后,人们只好又从别处引进灰狼,并把它列为濒临绝种动物,直到今天, 黄石国家公园 裏的灰狼数目还在慢慢恢复中。
俗语说:“抬头三尺有神明”,面对生活和历史的变迁,人们对生活具有发自内心的敬畏之心。敬畏生活,就是对生活要有信仰,不放任自流而要使生活的每一天都具有仪式感(可参见《人为什么要有仪式感》)。
宗教之所以能够兴起,正是由于人类对于生活的敬畏,对于死亡的恐惧,以及对于人类自身生存的精神依赖,无论是基督教、佛教还是伊斯兰教的起源,皆根植于当时整个人类社会的苦难之上。不同于鬼神迷信之学,对于生活的敬畏,是对于信仰的坚守,是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期待。
生命本是一种奇迹,在任何生命背后都有着一种隐性的力量在推动,这只“看不见的手”在指导着人类社会的更迭,自然生命的兴亡。所谓敬畏背后的真正逻辑,就是对自然生存规律的尊重,正如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治”,这里的“无为”不是指不作为,而是以“无”的自然力量对人类一切活动予以操盘,最自然的发展。
随着人类进入到信息文明社会,在人类即将迎来信息革命爆发之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为知识是这个时代最为宝贵的财富,无论是碎片化知识还是系统教育,都无不是这个社会主流趋势的必然方向,这也正是近年来知识付费的兴起主要原因,这也体现了人们对于知识的敬畏,敬畏知识,不是竭泽而渔的索取知识,而是将知识当作人生存发展的必要精神力量,去信奉和尊重它。
人生,处处充满未知,只有对未知充满敬畏,方能促使我们更有动力向前探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