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家长都十分重视孩子的早教,因为早教是孩子人生的起跑线。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早教呢?
0~3岁的孩子,还谈不上什么具体技能的学习,他们更多的是在感知和积累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早期教育的年龄范围是0~8岁。在我国,早期 教育大多是指学前教育,年龄范围是0~6岁。在许多家长看来,早期教育是指入园前教育,年龄范围是0~3岁。研究显示,在人生的早期阶段,无论是0~3岁还是0~8岁,孩子的大脑发育都处于黄金时期,所接受的教育会影响其未来的发展。所以,早期教育非常重要,家长们不可忽视。
最好的教育,永远来自家庭。孩子3岁以前跟着家长生活,3~6岁的孩子虽然进入了幼儿园,但家庭生活仍占据较大比重,所以,早教应该由家长来主导。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孩子要想健康成长,需要一个稳定、安全的成长环境,需要父母做他的安全依恋对象。在自我探索和社会交往方面,有安全依恋和无安全依恋的孩子,有着本质区别:前者能勇敢地进行自我探索,不断积累自信;后者要么不敢探索,要么破坏性地探索。在人际交往方面,有安全依恋的孩子更顺利些。由此可见,家长在主导孩子的早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早教机构和幼儿园的任务是辅助家长开展早期教育,提供知识普及和技术支持等服务,家长切不可做甩手掌柜,向早教机构和幼儿园推卸责任。
有些家长认为,早教无非是带孩子学习爬行、走路、说话,教孩子识字、数数、背古诗。其实,早教不是智力开发,更不是提前学习小学课程,而是对孩子进行学习能力、创造力、社交能力、性格养成等方面的训练和开发。
孩子的发展不是杂乱无章的,恰恰相反,这个过程是分阶段、有规律、循序渐进的。0~3岁的孩子,还谈不上什么具体技能的学习,他们更多的是在感知和积累,所以,家长应该给孩子提供机会,让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感知体验、认知体验、语言积累、情绪情感体验等。这便是早教的内容。
对0~3个月的孩子,早教的重点是视觉体验,刺激婴儿视觉发育。方法是把一个红色的小皮球吊在孩子头顶,或放在孩子面前,引起孩子的注意。然后慢慢移动皮球,使孩子双眼随着皮球转动。
对4~6个月的孩子,早教的重点是听觉体验,刺激孩子的听觉发育。方法是用摇鼓或铃铛在孩子耳边轻轻摇动,引导孩子转头寻找声源。
对7~9个月的孩子,早教的重点是触觉体验,引导孩子发展触觉。方法是带孩子到户外,让孩子用脚体验各种质地的地面,如温暖的沙子、光滑的鹅卵石、潮湿的草地等。
对10~12个月的孩子,早教的重点是抓握训练,促进孩子手指的灵活性和准确性。方法是教孩子用拇指和食指对捏。这是人类独有的高难度动作,标志着大脑发展到了极高的水平。家长可以让孩子捏取葡萄干、小馒头等,促进其手部动作的发育。
1岁以后,家长不仅可以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等感官引导孩子进行实物感知,还可以通过观赏色彩鲜艳的卡片图画、阅读有趣的故事等方式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在此阶段,绘本是早教的好帮手,绘本可以引导孩子进入书的世界,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只有觉得自己是自由的、被尊重的,孩子才会享受阅读的过程
家长陪孩子读绘本,一方面是为了让孩子在阅读中增长知识,扩大词汇量,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另一方面是和孩子一起享受阅读的乐趣。因此,家长需要掌握以下技巧,把亲子共读打造成高质量的亲子陪伴。
第一,家长要与孩子保持面对面的阅读姿势,经常有温柔的目光对视。这样家长才能及时观察到孩子的目光停留在哪里,然后投其所好,牢牢抓住孩子的注意力。
第二,家长要让孩子成为阅读的主导者,让他选择想看的页面,决定阅读的次数。只有觉得自己是自由的、被尊重的,孩子才会享受阅读的过程。
第三,让孩子多参与阅读,比如和孩子轮流翻页,轮流指图片,轮流回答问题等,以增强孩子的参与感。
第四,不要死读书。家长不必照着绘本内容逐字逐句地读,而要根据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水平,适当地增减绘本中句子的长度和难度,还可以重复书中的关键词、短语和句子,帮助孩子在阅读中增强语言能力。
第五,家长读绘本时要绘声绘色,语速稍慢,语音语调要抑扬顿挫,面部表情要夸张生动,这样才能让孩子爱上和你一起读书的时光。
家长只有尊重孩子的天性,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才能买到最适合孩子的玩具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都愿意给孩子买玩具,给孩子选购玩具之前,家长要认真评估孩子的游戏水平。一般来说,孩子的游戏水平与年龄成正比,即年龄越大,游戏水平越高。具体特点如下:
0~1岁孩子,肢体活动能力迅速增强,喜欢滚、爬、踢、翻身、坐等,游戏水平处于“用不同感官探索不同物品”的阶段,喜欢用手抓东西、把各种东西放进嘴里,能够用眼睛追踪移动的物品、找出被遮盖的物品、通过拉扯得到物品、探索玩具上可移动的部件。
适合0~1岁孩子的玩具主要是带有声光电的玩具、健身架、布艺书、推拉玩具、镜子等。家长也可以多和孩子玩肢体接触类游戏,如挠痒痒、举高高、开飞机等。
1~2岁孩子已经具备了基本的逻辑概念,会用手指和简单的语言索要东西,会把珠子从瓶子里倒出来,知道按键会发出声音,能找到隐藏的物品等。孩子喜欢尝试操作新玩具,知道把弄不懂的玩具交给家长,请求指导。1岁6个月以后,孩子能以日常情景为主体来玩游戏,做一些简单的扮演动作,如假装喝水、吃东西、洗澡、做饭等。
适合1~2岁孩子的玩具主要是各种球、玩具车、玩具餐具、积木、玩具洗衣机、玩具微波炉等。
2~3岁孩子渴望人际交往,日常生活日趋社会化。在游戏中,他们能将自己带入简单的角色,会对布娃娃说话;能把非日常的情景当作主题去玩,如:救火、撞车;能进行角色扮演,如:医生与患者、顾客与收银员等。
适合2~3岁孩子的玩具主要有布娃娃、玩具收银机、玩具医生套装、玩具快餐店营业员套装、蜡笔等。
爱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家长只有尊重孩子的天性,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才能买到最适合孩子的玩具,孩子也才能在游戏中玩得更开心,身心获得健康发展。
适合孩子听的音乐非常多,既可以选择轻松明快的儿童歌曲,也可以选择高雅恢宏的成人音乐
几乎所有家长都会在早教中使用音乐,因为大家相信音乐有益智功能。
0~6个月孩子会对各种音乐、声调和声音感兴趣,喜欢聆听或朝着声源的方向转头。
建议家长播放各种音乐,如摇篮曲、儿歌,并提供音乐盒、拨浪鼓等发声玩具。陪孩子玩时,可以唱歌给孩子听,最好随着音乐轻柔地抱着孩子一起拍手、舞蹈;还可以模仿孩子的发音,逗引孩子发出更多的音节,并且有意识地变化音节的长短、高低,让孩子感受声音的不同。
7~12个月孩子会对音乐做出反应,听到喜欢的音乐会手舞足蹈。
建议家长在家里播放各种风格的音乐,如爵士、古典、拉丁等,鼓励孩子随音乐节奏运动,和他一起跳舞。
这个阶段的孩子喜欢户外活动,家长不妨收集一些自然界、生活中的声音片段,如风声、雨声、流水声、鸟鸣声等,引导孩子从声音的高低、节奏、音质等方面去辨别声音。
1~2岁孩子会随着音乐摇晃身体、拍手、跺脚、哼唱;开始探索乐器,尤其是可以敲击或摇晃发出声音的乐器,开始重复哼唱他喜欢的歌曲中的一两段。
建议家长在家里播放轻柔的或节奏欢快的乐曲,鼓励孩子随着音乐拍手和跳舞;给孩子提供可以用于创作音乐的物品,如木制、金属餐具或塑料容器,把唱歌融入日常生活中。
2~3岁孩子随着音乐节奏做动作和跳舞时,身体更加协调,并能随着音乐的节拍敲击乐器;有的孩子还能说出歌名,要求听喜欢的歌曲,唱喜欢的歌曲和童谣。
建议家长让孩子有足够的机会听音乐和跳舞;跟孩子讨论音乐的差异,如慢节奏的和快节奏的;鼓励孩子用嗓音模仿乐器,以增强孩子的模仿力和表现力。
适合孩子听的音乐非常多,既可以选择轻松明快的儿童歌曲,也可以选择高雅恢宏的成人音乐。如果听成人音乐,建议选择古典音乐,先从耳熟能详的音乐小段开始,如贝多芬的《欢乐颂》、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等。这些古典名曲运用了钢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等乐器,先让孩子找找感觉,慢慢体会不同乐器的不同音质特点。
总之,早教应该成为孩子的快乐源泉,而不是“内卷”的战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