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适应了新生活以后,10月份迎来了规律生活的状态,学习工作都已经进入轨道。总结下来,10月份居然是本年完成计划最好的一个月,各项计划都有超常表现,完成率达到90%。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正好去年的绩效发放在本月,为自己购买了喜欢很久的茶壶,带孩子们吃了本地最奢侈的自助餐,很高兴,这是我应得的。
如果下个月完成率依然能达到90%,我就把自己爱了很久的华为圆盘手表奖励给自己。
一、回顾10月份计划及完成情况
浮墨记录4次 7次已完成
读书4本 6本已完成
锻炼身体15次 21次已完成
和父亲联系或见面8次 6次未完成
和公婆联系或见面4次 8次已完成
和亲人联系或见面4次 9次已完成
和新老朋友联系或见面4次 10次已完成
冥想15次 16次已完成
感恩15次 24次已完成
品质培养反思15次 24次已完成
复盘3次 7次已完成
二、学习成长
01 关于读书
10月份共读9本书,6个主题。
伊尔斯·桑德的《高敏感是种天赋1--3》这三本书对加深对自我了解和自我成长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也将这套书介绍给了和我一样有些敏感的小姐妹。尤其是第一部,很多内容能起到疗愈的作用;
詹姆斯·马修·巴利的《小飞侠彼得潘》,曾经在孩子小时候共读过,但当时并没有什么感触,反而此次再读有了更多的感受,有关于自由、母爱、童趣、爱情、冒险等许多主题,会唤醒儿时的美好回忆,读的时候内心流过一丝丝温暖。
[日]岸见一郎、古贺史健合著的《要有被讨厌的勇气》,读这本书很受益,读了两遍,整本书是以哲人和男子的对话呈现。讲的是阿德勒心理学,有很多观点和认知会与我们平时遵循的原则背离,但何尝不是一种探索。尤其是关于"课题分离"的话题,关于人际关系中“贡献”的说法。非常建议有内耗习惯的人去读。
《生命的礼物:关于爱、死亡与存在的意义》这本书是著名的心理学家欧文·D.亚隆和妻子合著一本关于“死亡”的书。与我而言,鼓起最大勇气去读这本书,也是希望自己早日从丧母的悲伤中走出来。10月份对我来说,可以用劫后余生来讲,9月份底经历了一场情绪大爆发,情绪低落到谷底 ,可以说10月份应该是触底反弹吧。
《宋慈洗冤笔记》和《人生效率手册》这两本书是10月份的网约书,可以说算是我最近读的书中比较轻松随意的书了。人生效率手册呈现出来的是张萌小姐姐超强的时间规划和超高效率的方法,读来令人心生向往,但仔细想来,一个人的人生计划和落实,如果不是自己一点一点积累和完善,就无法做到坚持到底。他人的方法再高效,只能说他人的人生哲学适应了他自己而已。
02 其他技能训练
思维导图已经成为我工作和生活的重要伙伴,尤其是计划总结过程中更是用得得心应手,作为一个工具,我想我会一直使用下去,今天购买了终身会员,未来思维导图作为我的外接大脑,成为手头的一把利剑。
每日更文和朗读成语大辞典早已成为一种习惯,当然会一直坚持下去。每天抽出几分钟时间,并不觉得辛苦,虽然量不大,集腋成裘总会有所收获。
二、关于精神的锤炼
01 冥想
计划每月15天冥想,10月份冥想16次,也算是完成了任务。冥想带给我宁静和清醒,就像任何时候都可以重新开始一样,很大程度上治愈了焦虑和不安,让我的内心生出无所畏惧的勇气。从某种程度上说,冥想治愈了我的内耗。空余出来的精力和时间,才能读书学习和自我成长。
02 品质培养
为自己定了每月一主题,涉及到大大小小12个主题内容,但从去年实行开始,分别是镇定、慎言、整洁,每日都会对其中两个内容进行复盘。而以上三项是我的弱项,执行品质培养以来虽然没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多少还是有一些进步。至少会处于察觉状态。
三、锻炼身体
坚持每天爬9层楼梯两次,10月份完成了21次,也算是超额完成任务。非硬性规定每日走路10000步,提醒自己每日进行的户外活动。
四、人际关系
根据新生活的时间规划了自己的作息时间,保证陪伴孩子和爱人的时间。本月唯一未完成的一项便是和父亲的联系只有6次,11月份要加强和父亲的联系,给老父亲带去温暖的问候和关爱。10月份和朋友们之间的链接也比较充分,其中有一次深度交流,感觉大家都获益颇丰。情感深度交流也有疗愈的效果。
五、本月反思
本月反思7次,说明本月对自己的剖析还是很到位的。
第一次是闺蜜聚会中的一些感触,发自肺腑的真诚就是人际关系最好的润滑剂,不善浅层交流又如何,大大方方笑笑就好,不必太过在意。
第二次是关于自己慎言方面的失误,有关于哥哥、同事还有和父亲之间的交流,疏忽大意造成他人的困惑。告诫自己要慎言。
第三次关于自己在接受了太多太杂信息以后的精神状态,提醒自己要及时静坐和充电。否则信息过载,情绪就会崩溃,常常要主动给自己一些回旋的空间。
第四次自己在领导面前情绪失控,脾气暴走以后的反思和反省,对领导和同事要有礼有节,平和优雅,克制自己,保持谦虚谨慎,谨言慎行。
第五次是关于同事之间婚丧礼金的事,自己过多关注无效社交,造成内耗,调整自己的情绪。形成自己一贯的做事风格,执行就好。
第六次和同事在会议上产生争执,造成一些情绪上的波动,有一些纠结对方的言行,提醒自己不要被他人的行为控制。用两分法去面对,他人对我的看法关我屁事,做好自己就好。
第七次去见集团领导,居然会紧张,分析了紧张的原因以后,发现自己有错误的认知,被错误的认知限制。自己的思维模式依然停留在因他人的好恶影响自己的心情,忍不住想表现好。
领导又怎样,谁规定下级必须给上级留一个好印象?留一个不好的印象又如何?难道一个人的价值是领导赋予的吗?告诫自己,真实地表达自己,做真实的自己才对。
六、11月计划
浮墨记录4次
圈圈期中考试
职代会顺利完成
读书4本
锻炼身体15次
和父亲联系或见面8次
和公婆联系或见面4次
和亲人朋友联系或见面4次
冥想15次
感恩15次
品质培养反思15次
复盘3次
11月要向10月学习,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