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影响学习成绩的4大因素:理解力,学习动机,学习习惯,意志品质。这4个因素,在6岁之前培养,操作起来难度低,效果好。这是最后一个part,学习动机。
2.学习动机其实是孩子的天性,是与生俱来的特质,需要做到的是:保护不破坏。
3.好奇心,是孩子进入学校学习产生较为强烈的学习动机的前提。
4.提问比回答问题更难。如果孩子的问题你不知道答案,没关系,查查百度、谷歌、基维百科,让我们跟孩子一起成长。
5.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的高低和学习的结果并不直接相关。换句话说,一个人愿不愿意主动去做一件事,和他做得好不好,没有太大关系。喜欢,并不意味着擅长。
6.自我效能:一个人在特定科目或者任务的学习上,觉得自己能不能行。一个人在某一个科目或者任务的学习上,自我效能越高,学习结果越好。
7.对于3-4岁开始接触数字的孩子来说,数感和对抽象数字的理解比计算重要。直接让孩子学习阿拉伯数字是很糟糕的形式,正确的方法:第一步要先数实物,如2件外套、6支笔;第二部,使用等价物引入加减的概念,比如用筷子来教孩子理解加减;第三部才是使用抽象的阿拉伯数字进行加减的学习。
8.家长就是家长,不是老师。家长的角色是陪伴和引导,不是教学。在帮助孩子学习的时候,你要做的是寓教于乐。
9.学习动机的建立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是需要保温的。目标管理是不错的方法。
10.仅仅跟孩子说“你要好好学习”“你上课要认真听讲”这样的话都是没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在孩子听来就是唠叨。只有变成方法,跟孩子解释清楚如何执行,才能真的落实到行动中去。
11.如果你家孩子现在是一个中等生,甚至可能孩子处于学习没有特别开窍的状态,这个时候什么补习班、课外班都是次要的,之所以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太好,一定是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基本的听力理解力和阅读理解力存在不足,所以这个时候应该首先从这两个理解力开始培养,从基础的学习习惯开始培养。否则,报多少班、花多少钱都没有效果,因为孩子上课听不懂、理解不了,又囫囵吞枣了一堆东西,题目还是不会做。
12.我们给孩子做规划,一定要尽可能跳出眼前的小事,从长远来看孩子的发展。否则,小学没有解决的问题,一定会遗留到初中和高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