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湖南省儿童医院感染科护士胡佩身处抗疫一线,每天多次消毒,身为90后,22岁的她双手肿胀粗糙,布满道道血痕。她的日记里面写道“我随时准备被隔离,怎么可能不怕,但如果连我们都怕,这个病毒谁来消灭”。
②我也会害怕,但我不能做逃兵”
“我也会害怕,但是我不能做逃兵”。1993年出生的王帅火线入组,每天跟随老队员去武汉市各定点医院隔离病房,对确诊患者进行面对面流行病学调查。连续流调近一个月,每天要跑2-3趟定点医院,王帅需要接触到这里所有的确诊患者。
王帅在定点医疗机构隔离病房向外传递流行病调查信息
③一分钱都不要,我不能发“国难财
湖南常德小伙郝进,去年从一家口罩厂离职,厂里没钱,就给了两万元的口罩作补偿。
春节前后,听说疫情紧急,他就捐了1.8万个口罩。村领导提出购买的形式,但他称,我不能拿去卖发“国难财”,要让这批口罩物尽其用。既然捐了肯定就不会要一分钱,谁给的我都不要。
④29岁的夏思思是协和江北医院消化内科住院医师。1月15日,科室一名70多岁的老人病情加重,肺部CT发现异常。
当天,夏思思刚下夜班,交接班后准备回家,临时接到任务,便通知丈夫改变行程,折回医院参与救治,协调专家会诊、检查。随后几天,夏思思担心老人病情,主动留在病房。尽管有做防护,没想到还是被感染了。1月19日,她突然发起高烧,经检查,发现肺部CT磨玻璃影改变,高度疑似,便在协和江北医院隔离治疗。曾与丈夫商量康复后一起上一线。“刚开始病情比较平稳,我们还商量,等她好了,我俩一起上一线。”夏思思的丈夫、武汉市普爱医院骨科医生吴石磊哽咽着说。2月7日半夜,夏思思病情突然加重,呼吸、心跳骤停,医院连夜组织抢救,命虽然保住,但人一直处于昏迷状态。
专家组决定,先上ECMO(人工心肺)、立马转至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在ICU,夏思思病情、血压波动大,各大医院专家都在为其想办法。无奈,2月23日凌晨6:30分,抢救无效离世。夏医生,一路走好!
⑤最美建筑师
黄锡璆
1月23日,参照北京“小汤山医院模式”在武汉建设专门医院的命令下达,目标是10天建成一座床位达1000个的大型医院,集中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
这一次火神山参照小汤山,首先惊动的,是这位79岁的老人,黄锡璆,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的首席总建筑师。国家有难,他写下请战书,为武汉小汤山医院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10天时间,参照小汤山的设计图稿,火神山迅速建成。火神山的建设速度以及设计的专业性和科学性,令许多人大为惊叹!
17年时间,黄锡璆目睹了时代的巨变,只是依旧初心未改,面对危难,逆行而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