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菱芸2000年高考,19年前的高考季,她比一生中任何时候都要努力,晚上学校9点自习结束,到家洗洗就睡,凌晨3点起床继续复习加刷题,周末全天几乎都在学习加课外补习,这个时候的她,一心只有高考,因为她记得她父亲的一句话:“只要你考上大学,我就不管你了。”
菱芸从小到大,都在父母的安排下成长着,小学考初中,包分配,父母觉得那个学校不好,动用了所有的能力,把菱芸安排到另外一所初中,虽然也不算好,但是好在教导主任认识,那个年代,只要有认识人,父母认为那就一定很好。
菱芸也的确是争气,考到了区重点高中,虽然一开始成绩比较差,但是也算是一路努力,现在就差最后一搏了。
从旁人以及老师眼里看来,菱芸是个好孩子,虽然没有到“别人家孩子”的地步,但是,也算是很优秀的那一种了。然而,事实是菱芸恨死了读书,甚至多少次想要开煤气炉自杀,她不知道如何宣泄那么多年的痛苦,唯独抱着考完高考,人生就可以自由的决心,强势以对。
最终,菱芸的确考上了自己心有所属的学校,那个时候没有985、211,算得上一本的学校都还不错,父母非常满意,大摆二十桌宴席庆祝,有种古时候中状元的排场。菱芸以为,她可以自由自在的过自己的人生了,然而,事实是,那个暑假,她感觉人生好像结束了。
她完全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她也没有任何感觉,连欣喜若狂也没有,只有麻木和无感。这个暑假,父母说,可以让她做任何事情,提各类要求,她却完全不知道如何提,她不知道,从读书开始,她一直为父母的要求而学习,一直为父母的面子而学习,她讨好父母和老师还有同学,她完全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
菱芸进了一所好大学,父母真的不管她了,因为是住校,其实也管不到。于是,她逃课、滥交、沾染了各种恶习,直到她不愿意工作,毕业后继续啃老,父母才发现,事情越来越严重,他们痛苦也特别的不解,为什么曾经那个那么听话的孩子,如今活成了这样?
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这是千百年来重要的话题,然而,一代又一代的痛苦依旧在重复,为什么曾经我们不喜欢父母这样对我们,渐渐的,当我们成为了家长之后,却又活成了父母的样子呢?
因为,每一个成年人内心里都有觉得自己不够好,人生很失败的种子,当他们发现自己长大后的人生并没有那么成功的时候,他们开始想念父母的好,然后,自然而然的认同了父母的做法,用这样的方法面对孩子。
他们希望奇迹可以发生,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孩子会变得比自己优秀,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仅仅是重蹈覆辙而已。
最近看了一本书《不管教的勇气》,作者是日本的岸见一郎,他追捧的是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教育方法。阿德勒著名的理论是《自卑与超越》
《》他们认为,孩子一生追求的是归属感和价值感,作为父母无需批评更无需表扬孩子,做好正确的引导就可以了。
不批评孩子,我相信我们越来越认可了,因为批评不见得会让事情变好,还会让孩子越发的叛逆和父母作对。
不表扬孩子的观点很有意思,作者认为,做正确的事情理应理所当然,比如:孩子整理了自己的房间,孩子不乱扔垃圾,孩子考试考得好。如果,为此还特意表扬孩子,未来,孩子会变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有表扬有正向反馈,我就去做,否则,我就不做。
那么,孩子做了正确的事情,父母应该说什么呢?作者提议,父母可以对孩子说谢谢,
“你整理了自己的房间,省了我很多事情,谢谢你”
“你不乱扔垃圾,保证了这一带的清洁,谢谢你”
“你考试考得越来越好,让父母们觉得很宽慰,感谢你”
当父母很诚心诚意的对孩子表示感谢的时候,孩子就知道这个行为是他们接下来可以继续做的了,他们会很开心,因为“谢谢”这个词语肯定了他们的价值。
作者回忆起小时候,他问他母亲:“我能否去同学家过夜一起做作业?”他原本担心母亲会反对,没有想到母亲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这件事情可以由你自己来做决定。”作者当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认为自己可以为自己做决定了,有一种成年人的感觉了。
是的,独立自主的成年,就是意味着自己为自己做选择,然后,自己为这个选择来负责。而很多年轻人的人生,都是父母来做决定,父母从小包办到大,最终的结果,却要孩子自己来负责。就像开篇菱芸的故事一样。
尾声:
菱芸在被一个自己挚爱的男人抛弃之后,决定追寻自己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她报考了心理学的研究生,一直研读哲学方面的书籍,她努力探寻自我,发现自我的内在强大,找到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后来又考取了美国心理学的博士学位,现在生活在美国,有三个可爱的孩子,她说,未来还会回国,她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故事,去引导更多被父母包办一生的孩子,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人生的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