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人其实是很容易失去自己的表达欲的。你可以随意举出很多原因,但最终都可以诉诸经济学:投资回报率太低=>费力不讨好。
-
投资方面:表达意味着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意味着从一片混乱中组织出一点秩序,而不表达显然是阻力更小的、自然而然的、熵增的方向;
-
回报方面:扪心自问,你能表达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吗?世界已经足够嘈杂了,比你明智的、比你清晰的、比你极端的,或者单纯比你叫得响亮的声音可一点也不缺。
所以,为什么不用社畜所剩无几的可支配时间,和所剩无几的可支配精力,舒舒服服躺平呢?所以大多数总是选择沉默。
实际上没有人是真正沉默的,只是大部分的话只存在于办公室、饭桌和床上,这些都属于私有频道。私有意味着安全,相近则相似,私有频道里的人总是更容易交流的,因为你们有太多相似之处,不必长篇大论来解释一个稍微有点抽象的概念,只需要心领神会。即使遇到一些你自己都很难用语言表达的东西,也只需加一句”你懂的“(you know)就能带过了,轻松无压力。你也不用异常担心说了什么愚蠢、惊世骇俗或者完全不是想法的想法,只要不涉及什么利益纠葛,造成你所说的话“可能会被录音”或者“成为呈堂证供”,那只是随便交流罢了,说出来的话就像放出来的那什么,就过去了,就算了(case closed)。
与私有频道相区分的公开频道又是如何呢?即使你直面的是一张纸(大概率是电子的),而不是手拿臭鸡蛋或鲜花或两者同时的人群,你也会时时刻刻感觉到一种压力。你的读者、听众、观众,会如何理解、看待、评价(见知乎上常见的问题)你所表达的一切呢?互联网又给了所有人即时给出反馈的能力。所以你感到自己或许有责任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每一点想法、每一丝感受,试图尽可能与脑海中的那些陌生人同步、共鸣。不幸的是,我们的交流能力还远远没进化到趋于完美的程度,所以一千个人才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将你的意思百分百传达给一个人就已经难于登天了,公开频道又是一个那么大的世界,人与人是那么不同,有村民有精英也有奇行种,有向左走的有向右走的也有反复横跳的。这是一个易攻难守的问题,你根本不可能事先知道某一刻对面是什么人,有着怎么样的脑回路。
所以硕果仅存的还会在公开频道表达的人,他们的策略逐渐变成了两种,一个是:我说我的,所有其他人都不要说话(关掉所有的评论权限),另一个是我说我的,你可以说话,但你最好是跟我三观相合,然后我们可以继续谈笑风生三百回合,否则闭嘴。
第一种策略已经足够满足人的表达欲,除开一些切实的如防爆之类的需求,某种程度上近似于录下自己对自己说的话并邀请别人参观(这样描述感觉有点怪怪的)。而第二种策略进一步满足了人的交流欲,但正如很多人所知道的(我脑海中的你已跃跃欲试),这是一种同温层内的对话,虽然并不都是无意义的回声,但毕竟无法做到人与野兽(这个说法好像有褒贬差异,不太好)的交流与相互理解。
但好像人与野兽之间只有杀与被杀的关系,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被分别定义成人与野兽,两个截然不同的类别。如果两个范畴其实并不如代代相传中的那样泾渭分明,如果出现了半人半兽这种模糊的情况,偏爱简单优雅的人们往往倾向于不承认这种中间类别,人方会认为它们是兽,兽方则认为它们是人。这种态势通常只是暂时的,迟早会走向两个可能的终点,要么半人半兽(因为某种情况发生而)消失,要么它们自身壮大起来变成公认的第三类,打破原有的二元划分。接下来要继续上演的则是半人半兔、半人半鹰,或者1/4人+1/3牛+5/12熊...于是我们的划分从二类变成了多类,多类变成了连续的光谱,光谱再从一维变成n维...好家伙,我们的世界观从原始人的一团模糊变成了简洁有序,又最终注定变回一团模糊。到头来发现,原来任何的群体划分都是人为的,最终每个个体都是独特的。如果我们为每个人多考虑1秒钟,也需要70亿秒钟啊,累了,赶紧毁灭吧。
不好意思以上仅是一些思维实验,现实中我们只需要选择一个适合的精度与广度的平衡(说得轻巧)。我真正想要表达的是表达为什么这么难(套娃在所难免),并顺便尝试为自己一整年没连续写出超过500字的东西的行为进行开脱(好像真有人care一样),并顺便立一个接下来多输出的Flag(好像真能做到一样)。说起来,似乎还没解释自己为什么想要费力表达。或许只是,想给自己的人生之书多插上几页吧,当行到尽头处、无所事事之时,至少还可以回过头再多读上片刻。又或许,只是单纯地对在这个莫名其妙的世界里顺流而下的现状感到烦躁,而想要以这种方式予以缓解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