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很容易陷入惯性思维的影响,导致忽略某些问题,陷入困境。
一个防火测试不过的异常把来料的物料全部卡住 了,生产快要面临停线了,各部门领导给弄得鸡飞狗跳。
事情的背景是客服抽检惠州工厂生产的产品,发现产品的电源盒盖有防火不良。一旦被市场抽查到,产品得立即下架,且会处罚公司,面临的风险非常大。
作为品质部门,QC得到这个信息之后,对所有的产品都抽检防火针焰测试,这一抽查不打紧,所有的产品不合格,整个来料全部被判退,生产无物料可用。
事情一爆发,采购急了,计划急了,生产可不能停线。紧急把供应商召集过来,召开讨论会议,商讨如何解决。
防火不合格在灯具上属于重缺陷,不同于外观和结构的异常,是致命的安全问题,没有特采的说法,谁都不敢放货。有几种方案:一是在材料上增加防火剂,材料成本直接增加100%,审价第一个不同意。二是重新更改结构,加厚材料性能,研发也不同意,另外要重新修模验证,采购周期也跟不上。会议在没有达成共识的前提下草草结束了。
一天过去了,还是没有达成共识。为什么之前可以现在不行了呢?当问题没有头绪的时候,再把整个异常捋一捋,停一停,想一想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跳出正常的惯性思维,用旁观者的角色再来看看这个问题。
第一步确认异常的背景,重新确认客服抽检的产品,跟检测中心的人员确认检测的标准,测试结果是没有问题的。
第二步把QC抽检不合格的原材料一款一款的再次确认,结合测试结果,确认测试标准,测试手法,测试人员,这一确认不打紧,过程中发现了问题。
先来看看灯具国家标准关于防火测试的标准定义。
固定载流部件或安全特低电压部件在其位的绝缘部件,以及提供防触电保护的绝级材料制成的外部部件应耐燃烧和防引燃。
固定载流部件就位的绝缘材料部件应经受针焰试验 。
不固定带电部件就位的,但提供防触电保护的绝缘材料的部件应经受灼热丝实验。
什么意思呢?简单的讲电源盒跟电源的带电部件接触的盒子要做针焰测试,其温度是850℃,而不跟电源直接接触的电源盖子只要做灼热丝测试,其温度是650℃。
而我们所有判定不合格的产品都是做的850℃,也就是说把应该做650℃的零件做成了850℃,整整高了200℃,难怪零件都不合格。
而且零件测试的部位是侧边最薄结构最脆弱的部份,应该测试电源引脚直接接触的地方。
重新确认每一款零件测试的方法,测试的温度,二次送检测中心测试,现场亲自确认测试手法和测试结果。最后得出来90%以上的材料都是合格的,只有一款材料由于供应商采购不到原来的材料,更换了新厂商,导致不合格。
重新办理检测合格入库,产线正常恢复生产。一大堆人都被不合格的表象迷惑了,没有确认真正不合格的现状,导致出现了误判,影响了生产。
反思一下在这个案例中收获了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