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注意过自己有哪些惯有的思维模式吗?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说话习惯,所以,只要一开口,别人就可以判断我们的成长环境、教育背景、人生经历、所属阶层等各种信息。
关于成功者,我们所能看到的,是他们在实际操作层面所做的各种行为,我们看不到的,是他们如何判断、如何决策。换句话说,我们看到的只是“果”。而实际上,指导他们选择商业赛道、精确地校准进阶方向、抓大放小集中资源、有耐心地等待成果在数年之后到来,是他们的成功者思维起得作用。
所谓先破后立。树立新思维之前,必须首先破除旧思维。所以在了解如何具有成功者思维之前,我们先来聊一下,这5种穷人思维,限制了我们的成功,使得我们再努力都只是自我感动而没有任何成果。
第一种:稀缺心态。
也就是一种匮乏心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 认为这个世界上无论什么事物都是有限的,自己和其他人都是竞争关系。
“稀缺”不仅指物质,实际上包括了各种资源,比如时间、金钱等等。这种心态让我们在人际交往上表现为,与他人无法建立合作和双赢的关系,没有办法享受人际拓展带来的各种显性和隐形福利。而在个人层面,则会让我们陷入短视,无法做出符合长期利益的决定。这是因为,面对稀缺,我们倾向于选择在当前最需要关注的事情。
2. 对于没有拥有的东西充满焦虑,只有“不满足感”。
很多关于如何拥有幸福人生的书籍里,都提到要专注于当下,感恩目前已经拥有的东西。而与此相反的,如果我们专注于自己没有的东西,只会将失望和愤怒放大,当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缺乏的东西上的时候,会发现自己的生活中无法拥有的东西是这么多,几乎是充斥着方方面面,这时候,无力感和挫败感会将我们打败。有的人会产生“受害者心理”,认为我所有的不幸都是别人造成的,怨社会不公,怪爹妈没钱,恨老天不长眼,陷入自怨自艾,无法自拔。而更多的人,则会陷入焦虑的恶性循环,拼命抗争,但由于他们做任何事的出发点源自“困乏”,只会越努力、越贫穷、越焦虑。而生活的辩证性趣味恰恰在于,如果你认为你是幸福的,那么你是对的;如果你认为你是不幸的,你也是对的。
第二种:不敢突破舒适区,不去改变
没有人从生下来就自带光环,做任何事都完美无缺。我们饱读成功人物的各种传记,都有一个印象,那就是这些人都非常勇敢,敢于去挑战未知。
为什么说“勇敢”这个词对应着伟大?我们需要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进行解答。从进化论的观点来说,人的大脑所做出的的选择都是基于几百万年来的群体经验,经过了世世代代积累,而形成了一些最适于在当下环境中生存的最优解。换句话说,大脑所做的选择,首要的出发点是——安全、保命。人类对于未知的恐惧,就是由于不知道未知的事物是否会对我们产生威胁,所以大脑所做的第一反应,就是逃避。勇敢挑战未知,就是敢于接受最坏的结果,这是一个反人性的操作。人性的普遍原则是趋利避害,因难而上的人,不惧怕失败带来的排山倒海的负面结果,这难道不是伟大吗?
说到这里,相信聪明的你也能够回答我,为什么我们想改变,却做不到?是的,那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对我们说,改变好可怕,还是不要改变了吧。
而如果不去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都只是在物质或者精神层面低水平地重复当下的生活,也就是,稳定地保持着一个“穷”字。
第三种:没有学习提升的习惯
我们耳熟能详的成功人士,巴菲特,查理·芒格,比尔·盖茨等人,每年都要读几百本书。几乎所有的企业老总,都在不断学习新知识、进行各种充电。
时间,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其实是最友好的。再厚的书,只要我们每天去看上两页,总有一天是能把这本书读完的。哪怕要背1万个外语单词,只要每天至少背10个,3年总是能把这1万个单词通通背下来的。减肥,哪怕一开始没有任何效果,只要长期保持良好的习惯,总是会瘦下来的。举这些例子,我是想告诉大家,方向和方法正确的坚持是会带来收获的。
很多人说,我每天都太忙了,根本没有时间用来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他们的话翻译过来就是,我的时间,必须用来创造价值,以维持我的生活水平。那么,请问,你的时间有企业老总,胡润百富,福布斯首富的时间那么值钱吗?为什么他们愿意把自己的时间花在提升自己上面呢?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曾经说过,“如果地上有一张100美元的钞票,我是不会弯下腰去捡的,因为我每一秒的价值,超过了100美元。”
在投资领域,有良性负债和恶性负债的说法。所谓的良性负债,是指有利于财富增长的负债,比如向银行借贷购买房产,之后房价上涨,而所需支付的每月还贷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还有闲钱进行其他渠道的投资,这个就是良性负债。恶性负债则包括高利贷,以及超出还款能力的信用卡透支,等等。
提出这两个概念,我是想让大家了解,能够带来长期经济效益的自我增值,在短期内看来,就是一种时间负债。
我们先举一个反例:日本有一期节目采访一位有两个孩子的单亲妈妈,她必须每天打两份工,每天只睡5小时,才能勉强维持全家的生活,政府曾经联系她,说要帮助她提升劳动技能,她也认为,对于目前的自己而言,学习一门新的技能十分重要。然而,节目最后,她仍然保持着目前的状态,没有去学习新的技能,可想而知,她的情况只会越来越坏。
而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全职妈妈,学习配音、学习写作、写拆书稿、考研考证,通过不断提升,都找到了新的发展空间。她们的时间很多吗?她们中的很多人都是在家人睡觉之后,挑灯夜读,然后再大清早起床,照顾好全家的起居。但是,最快几个月之后,当新技能学到手,先不去说达到了怎样的新格局,至少在赚钱的方法和竞争能力上,她已经多了一项选择。
说到学习和自我提升,关于快速阅读、高效记忆的内容,我会在之后陆续与大家分享。
第四种:对于时间规划没有概念
时间,对我们每一个人都很友好。时间,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无论你是谁,你的一天都是24小时,不多不少。
正如有的人拿到1万块钱,有办法把它变成100万,而有的人只会把1万块花完。时间管理能力强的人,能用1小时达成3小时的效用,而很多人的1小时,可能就花在追剧、刷短视频上了。
很多富人用钱来购买他人的服务,其实就是用钱来买自己的时间,因为如果不支付金钱让专业人士来提供服务,很多事情就需要富人自己去做,无论是雇佣保姆,还是招聘职业经理人管理企业,其实都是出于同一个思考角度。
时间规划,一个主要的原则,就是“让时间发生最大的效用”。
以我们日常生活举例。对于学生党来说,学霸和学渣的区别,不在于每天花了多少时间在学习上,而在于,同样花了1小时学习,产生的效果如何。学霸们可以随时进入高效学习的状态,集中攻克薄弱环节,做完题目之后,随时总结自己的不足以及正确的解题思路,把单纯的看书做题拔高到一个校准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的层面。而学渣呢,坐在书桌前要开始学习了,玩玩笔玩玩橡皮,桌子上乱七八糟,找书找本子老半天,10分钟过去了书还没翻开,好容易看了10分钟书了,觉得很累了,突然想起有件事情忘了跟同桌说,发了信息过去,结果两人你来我往聊上了,10分钟又过去了。回过神来继续看书做作业,刚刚的思路早被打断了,重新进入状态又要至少5分钟,看了10分钟的书,觉得自己真是太辛苦了,打开手机刷个视频调剂一下,好家伙,真是千奇百怪、无奇不有。1小时过去了,真正看书的时间只有20分钟,而且由于思考深度和对于知识掌握程度不同,学渣的20分钟的价值,可能比不上学霸5分钟的深入思考产生的价值。所以,学霸之所以是学霸,不仅在于智商和学习方法的差别,更是在于对于时间的利用能力。
在职场中,其实是有一些人,与我们处于同一起跑线,然而若干年之后,他们的发展却远远好于我们。实际上,就是在点滴的日常中,他们与我们拉开了差距。如果你能够近距离观察他们,会发现,他们对于时间有着很好的规划,对于每阶段的目标有着清晰的认识。偶尔出色可能只是昙花一现,但一个人如果一直出色,他对于自己的人生一定是有规划的。
时间管理,其实也和现在很流行的精力管理相关,以后我会详细和大家聊一聊精力管理,以及高效睡眠的话题。
第五种:钱对我来说不重要
我们的父辈甚至祖辈那一代的嘴里,经常会听到诸如“金钱是万恶之源”,“钱不是好东西”,“不为五斗米折腰”,“开源不如节流”,“赚钱很难”等各种对于金钱的负面评价,即使你不承认,但这些观点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然而实际上,金钱是中性的,它只是一种价值衡量和物质交换的手段。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你不爱金钱,金钱也不爱你。很多人,嘴上说,我一定要在钱上面翻身,一定要实现财务自由,但是一旦被问及他们如何看待金钱,他们会说,诸如,“钱对我来说不重要”,“赚钱是不得已而为之”,“管理资产很麻烦”,等等。
但是如果你去问一些已经实现财务自由的人,对于金钱他们是什么样的态度,得到的回答大部分都更正面:“赚钱很容易”,“我的爱好就是赚钱”,而且,他们很舍得花钱,因为他们知道,今天花了钱,明天可能赚到的更多。
然而,穷人的思维是,如果我今天花了钱,明天赚不到钱了该怎么办呢,所以我要省钱。一旦进入省钱的模式,自然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思考如何赚钱,会错过很多获得更多收入的机会,所以穷人越省钱越穷。
关于这个现象,巴菲特也说过:人一旦有了省钱思维,就不会有赚钱思维。他们会穷得 很 稳 定 。
以上的这5种穷人思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为了早日成为富人,实现财务自由,我们必须破除上述的思维方式,转而建立成功者的思维模式。我将在之后的文章中为大家详细解析。
@我是小C姐,专注于个人成长的各种知识。与你分享关于高效、幸福、富足人生的各种干货。更多内容,欢迎在各大自媒体平台搜索“我是小C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