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对你思维方式造成的影响
1、“穷人思维”不是“穷人”的思维,而是“曾经是穷人”的思维
2、穷人思维对我们的第一个影响,就是喜欢用时间换钱
3、穷人思维的特点是量入为出,富人思维的特点是目标导向
4、穷人思维最可怕的一点,它会消耗我们有限的自控力
5、富人在重大的决策中,也常常会陷入“穷人思维”中
摆脱“穷人思维”
有人问:贫穷会对一个人的思维方式造成多大的影响?
我想,不是小气,穷人的人不一定小气;也不是见识少,见识与一个人的知识结构更有关系。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穷人的问题在哪儿?
穷人嘛,就是缺钱的人。没错,所以呢?
多和少都是相对的,穷人缺钱,但穷人和富人拥有的时间完全一样,所以,穷人就是那种钱“绝对”少,但时间相对“多”的人。
用经济学的观点来说,“穷人思维”往往过于注重“沉没成本”。
什么叫“沉没成本”,就是你花了30块钱看电影,无论电影好看不好看,这个钱都回不来了。
有一个有趣的“买鞋定理”。假设你在商场买了双鞋,大小没问题,但真正穿时却发现夹脚,退又退不掉,于是,你会经历下面的心理挣扎:
● “不甘心定理”:
这双鞋对你而言越贵(换句话说,你越穷),你尝试穿一下的次数也就越多(受的罪越多)。
● “侥幸定理”:
你确定穿不了了,那么这双鞋越贵,你放在家里占地方的时间越长。
● “绝望定理”:
无论你放多长时间,总有一天,你都会把它扔了,有多远扔多远。
世界清静了。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富人思维”的则完全相反:花钱,要么是为了赚钱,要么是为了享受,两样都不搭的事,就不值得白白浪费精力。
当然,“时间不值钱”的穷人思维,往往只在人生过渡期对我们产生影响,但下一个思维惯性,就没那么好摆脱了。
怎么让穷人变成财主,我不知道,但我认为首先要摆脱“穷人思维”,以下给大家几点建议:
01 建立“时间价值”的概念
减少做那些“时间花得多收益少”的事情。
02 牢记“沉没成本”不可追
钱已经花错了,再浪费时间,就是错上加错。
03 培养“目标导向”的思维
好项目永远比钱少,只要目标正确,钱总有办法解决。
04 减少无意义的频繁决策,节省宝贵的意志力
比如说,我们可以在年初设立一个“享受一下”的基金,所有预算外消费都在这里开支,而不必每次反复权衡;比如说,以基金定投这种被动的、不需要决策的投资品种,为主要的投资对象;再比如说,需要意志力的活动(学外语、健身等等)只挑最重要的,多了会影响你重大决策时的判断力;
05 拓展自己的视野
适当做一些眼前“无用”的事,防止进入只关注当下的“管窥”状态,建立长远规划的战略意识。
以前,我妈每年年底大扫除扔东西时,总爱念叨一句话:“穷人才留破烂,越留越穷。”其实,“穷人思维”才是我们最应扔掉的越留越穷的“破烂”。
永远记住,穷的不是缺钱的人,而是在“穷人思维”的怪圈里走不出来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