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文化心理咨询中心
王建花学习分享第1396天第1484篇
咨询累计:本周10次,总2527次
【心理文章】
家庭对孩子人格发展的影响,比学校更为持久,更为深远。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乐园和港湾。因此,作为父母有责任更有义务为孩子创造一个幸福温暖的家。不论多晚,回家时总会有一盏灯为孩子留着,慈祥的父母一直在默默等待着陪伴着,相信这是很多人数年后心底最柔软的记忆,而这,足以打败人生中的任何风雨……
如何为孩子打造一个温暖的港湾?
所有的孩子都希望自己有个快乐温暖的家。试想一下,一个“愁眉苦脸乌云密布”的家庭、一个时时处处充满火药味的家庭,孩子总是感到冷冰冰的。他们有家不想回,即便回去也想立刻逃离,对家没有一点留恋。要改变这种状况,家长应该做到:
一是平等尊重。尊重是平等交流的基础。家长在生活中,要学会尊重孩子,只有这样才能够走进孩子的内心,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部分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是把孩子视作自己的私有物,觉得孩子应该听从自己的一切安排。孩子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性格上容易出现问题,对家长也会出现排斥的心理,影响到孩子以后的方方面面。曾分析一些离家出走孩子的案例,多数是因为受了挫折,心理无法承受,或考试砸了,或犯了错无法向父母交代等。个别孩子本来还在担心是否会遭训斥,这时家长如果再说一些“你还有脸在家”等过激的话,可能就会一下子把孩子推出了家门,关上了心门,甚至逼上绝路。
二是真正陪伴。陪伴是爱,是一个家的温暖所在。现实生活中,孩子可能都会有崩溃、大哭或想放弃的时刻,也许家长们不一定能给予实际的帮助,但是只要在身边,一个简单的拥抱,一个宽厚的肩膀,哪怕只是理解的眼神,也能够让他浑身充满力量,带给他很大的安全感。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孩子的世界是灰暗的。忙,不是家长推卸责任的理由。作为父母每天尽可能抽出时间,陪孩子读读书;少玩会手机,和孩子交流思想;少些不必要的应酬,带孩子出去转转;或者陪孩子锻炼锻炼身体。
三是倾听声音。心理学研究表明,再小的婴儿也会“察言观色”,知道父母的喜怒哀乐。因此,家长要给孩子足够的发言权,倾听他的声音,让他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家长如何实施科学正确的家教?
首先是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欲使孩子成才,先教孩子做人”,这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孩子有各自的天赋,即使在当下高等教育普及率很高的情况下,也不是所有孩子都能上名牌大学,更不能只是要求孩子将来成为名人。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首要的是成为一个正直、善良、勤劳、自食其力的现代公民。
其次是注重孩子心理疏导。家长应该更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孩子,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寻机让孩子的优点得到更好展现,不能单纯因为学习成绩不好就全面否定他。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要以爱心温暖孩子,以严师的教诲要求孩子,以朋友的姿态帮助孩子,重视与孩子的心灵沟通,注重心理健康培养。
第三是多鼓励孩子。眼下仍有些家长的教育理念还停留在过去,在他们看来,好孩子都是批评出来的,甚至都是打出来的。事实上,批评打骂出来的孩子顶多算是听话的孩子,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好孩子。在亲子教育上,罗森塔尔效应提示我们,鼓励式教育远优于“棍棒教育”。你认为自己的孩子是聪明的、优秀的,他就会成为聪明、优秀的孩子,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关注自己的孩子,会给予孩子更多的情感和赞扬。成功来自于信任、期待,来自于赞扬,来自于父母的爱。当然,这种信任和期待应当是积极、现实的,而不是盲目的。
2023.12.2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