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餐饮发展太疯狂,2016年增长放缓,2017年极可能是行业洗牌年,餐厅转型自然是首当其冲的。
都说经营模式可以快速成就餐饮品牌,那么该如何打造呢?
“餐饮模式,没有最好的标准,只有最合适 的选择。”
有三项前提条件需要考虑:
一、 深入研究商圈
所在商圈有没有销售的潜力?与餐厅定位相匹配的顾客群在不在这个市场?
同行业的竞争对手有哪些?主要分布在哪?
商圈的选择关系着消费客层的范围、轮廓、开店的大小、投资成本多寡、回收效益及分店数量、对日后经营形态、广告宣传、顾客对策也有重要影响。
先来看看对意向商圈都得调查些啥:
1、了解地区居民人口特性、社会经济及生活形态、饮食习惯(重点了解方圆300米内的人口统计、收入水平和素质)
2、确定未来餐厅的消费水平及促销重点
3、分析和现有餐厅的所属商圈是否重叠
4、计算在某一地区内应开餐厅的数量
5、利用SWOT分析,找出该商圈的利弊,比如道路设施不便等
6、法规方面,考虑店铺的租税、城市规划等
7、深入分析已有的竞争对手店铺
选址时要以终为始,以能否赚到钱为企业选址成功的衡量标准,判断餐厅是否赚钱要看现金流。
千分点是决定在那个区里面哪里有人,比如中心位置通常聚集的人最多。其实,中心位置的租金是贵还是便宜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餐厅预估的营业额是多少。
预估营业额=各类人流基数*捕获率*客单价
注意:
①客观调查:数人流必须真实
②样本量 :统计周一到周四、周五到周日的
③捕获率 :进店人数÷门前流动人数
④餐厅的生意来自100米 以内大约占比48 %
⑤租金占比15% 是红线,极限也许是20 %
二、 寻找市场缺口
要有意识避免与同一商圈内的竞争对手正面冲突,以免两败俱伤。通过寻找市场空隙,屏蔽竞争对手,做到“相争不相克”,共同做大区域市场的“蛋糕”,提高本商圈的综合竞争力。
三、 选择合适模式
投资者的经济实力和个人喜好合理的餐饮经营模式,不是单一的。
在同一商圈内,存在着若干选择。不同的投资者,因个人经济实力和投资风格存在差异,即使面对相同的市场环境,所做出的选择也是不同的。
下面这些经营模式,你选哪一款
经营的模式具体实现形式包括产品、服务、环境三大要素。三者的不同形式的组合形成了整个的经营模式。
时下最流行的几种经营模式,快来get新“姿势”:
①互联网+
“用互联网思维做餐饮” 已是风靡去年的经典金句。
现在的餐厅互联网发展程度很深,从团购、广告、订位、点餐、结账、打赏甚至投诉,都能通过一个微信公众号来解决。
但是互联网仅仅是引流作用,餐厅更重要还是以菜品与服务说话。“互联网的价值在于让每天来的人可以再回来,在于对消费者有一个合理的洞见和观察。”
②文化体验法
2016,是“网红年”,更滋生了无数的网红主题餐厅。
它们借助风土人情传说典故的力量,重新整合消费方式和菜品结构,让顾客在餐厅消费,体验到文化的魅力。
比如广州首家粤剧style的大龙凤 ,将看似相差十万八千里的粤剧与鸡煲结合起来,从里到外都传承着本土文化,吸引了无数年轻群体天天排长龙。
③借助外力法
餐饮是寄生行业,靠零售为主,对人群的依赖性极大。所以,为了节省成本与降低风险,餐厅都会首选如超市、商场、酒店等人群比较集中的地方开店。
在2012年下半年,外婆家做了一些战略调整,它关闭了一些盈利不错的路边门店,全面投入到知名商业综合体的怀抱,与现代的消费模式融合,现在更是成为各大商场眼中的“香饽饽”。
商场就像一个封闭的人流内循环,它的客流量直接决定了餐厅的客流量:
⑴ 直接把客户送到面前。 餐厅与商场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火爆的商场相当于把巨大的客流浓缩到有限的商家来消费。
⑵ 减少前期积攒客户的广告投入 。不用自己苦心经营拉拢,主要依靠商场来实现品牌传播。
但是,商超餐饮也有一个大BUG:环境雷同、价格同质化 。 那么,如何在琳琅满目的餐厅中显得高级又吸精,这一步还是需要自己去考量。
④器皿创新法
以菜品加工或烹制用的器皿为依据,近年来风头正劲的“紫砂锅”、“纸烤肉”、“木桶鱼”、“火盆烧烤”等均属这一模式。
看了这么多,您定位好您的经营模式了吗?在整个的市场竞争中,可根据选择的开店位置来组合经营模式,也可以定义好的模式再来选择开店位置。
讲真,三思而后行,因为经营模式是一个餐饮品牌成败的主要原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