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仁寿人的城市山居图

仁寿人的城市山居图

作者: 山瞳 | 来源:发表于2018-10-31 10:17 被阅读0次

            仁寿,古称陵州,建于隋开皇3年(公元583年),初名普宁县,后于隋开皇18年(公元598年)更县名为仁寿,并一直沿用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仁寿地处四川盆地中部,成都平原南缘,县域内多丘陵、山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所以仁寿人的生活,与山有着紧密的联系,依恋于山,相连于野。

            在仁寿县城老城区中部,有一块自然凸起的高地,这里树木葱郁,枝叶繁茂,是难得一见的城市“绿岛”。临山踏步拾阶而上,台阶两边掩映于葱茏之中的楼舍不时传出朗朗的书声,带着疑问与好奇登临山顶,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扑入眼帘——“奎星阁”,豁然明白,原来这里是城市文运兴盛之所。据古书记载,奎星是天上28宿之一,最初在汉代《孝经援神契》中有“奎主文章”之说,由此后世把“奎星”演化成上天文官之首,为主宰文运与文章兴衰之神。仁寿奎星阁占地196平方米,基宽14米。由须弥座、阁身、宝顶三部份组成。高29米,为四重檐八面体攒尖式木结构建筑,青灰简瓦屋面,维修后改为琉璃瓦。檐额、瓜头、撑弓等均精工雕饰。全阁用八十柱,层层设梯,可登顶观览全城。在封建社会,奎星阁是象征文运昌盛之所,借此树立文风,标志文明。每逢秋闱开考之季,士子们争相朝拜,络绎不绝。作为川中教育重镇,仁寿深厚的底蕴由此可见一斑。

            仁寿是教育大县,源于庞大的人口基数,160多万人高居四川首位,也是名副其实的仁里寿乡。说起仁寿城边的两大休闲去处,都与山有关,都用石构筑,如天仁公园,如九龙天梯。石头,是仁寿人亘古的精神符号,它诠释了这方人顽强不息的生命力。在山间铸石为坝,所以有了西南第一海“黑龙滩”水库;取石铺河,所以有了在山间蜿蜒穿行的南北二渠。尽管那个改天动地的激昂岁月已经过去,但今天我们在登天梯,游天仁公园的时候,依然能够感受到仁寿人“敢叫天地换新颜”的恢弘气魄。可能,这都源自于对人们对“山居”生活的依恋,以及对亲近自然的向往。

            对老仁寿有记忆的人,一定记得,从书院路与南坛路的交界处一路直上,至翳嘶山半山腰处的南干渠,满是低矮的灌木和刺槐,荆棘丛生。现如今,由条石铺就的709级台阶沿山而上,垂直高度90米,宽14米,从下面看酷似一座直通云霄的人间走廊,被人们亲切的称为“天梯”。在天梯的终点,屹立着一个重达5.6吨的天然山石,高9.9米,宽6.6米,厚3.3米,正反两面分别遒劲的镌刻着红色的“仁”“寿”两字,以及对“仁里寿乡”最真切的注解。距离“仁寿石”不远的地方,开辟了游乐设施和茶馆,供人们休闲娱乐。

            清晨,在天仁公园的平台或者阶梯上,总能看到三三两两晨练的人群,呼吸着山体植被散发的清新空气,鸟瞰城市全景,额头上渗出斗大的汗珠,于是仁寿人充实的一天从这里开始滋长,逐渐延伸到城市的各个角落。傍晚,日落之后登上天梯,山风扑面,夏日凉爽的晚夜同样精彩,细数都市霓虹,感受城市由喧嚣到沉静。每逢假日,约上三五好友或携全家老少,驱车或步行至天仁公园,遮阳伞下总少不了打牌品茗的闲客和就着啤酒狼吞虎咽的吃货,仁寿,一座快速发展的城市,一种乐悠慢享的生活。

            喜欢热闹的人选择拥挤,懂得思考的人选择宁静。仁寿还有一处值得一去的幽静之处,那就是九龙天梯,相比天仁公园的天梯,它的台阶级数不算太多,也不至于爬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登临飞泉山顶,茂密的植被和灌木给山披上了翠绿的衣裳,鼻孔里充盈着满是夏花和草香的清新气息。曲径通幽处,隐隐传来鸡鸣犬吠之声,原来这里还有一个偏居山隅的村落。村民的房舍依山而建,高低错落有致,山居生活闲适而静谧。这里,人们充分的享受着一种离城近近,静静离城的山居生活。面朝繁华,春暖花开,背依青山,私藏恬静。只有人生的智者才会选择动静皆宜的居住方式,动则表达着向上的人生态度,静则沉淀着生命历程的思考。

            仁寿人是幸运的,因为有了黑龙滩,所以生命的泉涌奔流不息;因为有了翳嘶山和飞泉山,所以不断汲取大地的凝重和厚博。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乐水乐山之城,仁人汇聚之地,它的过去让人着迷,它的未来引人憧憬。城的繁华与山的峙耸合二为一,即将见证的是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那个引人向往被叫做“天府新区”的地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仁寿人的城市山居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rbo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