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了9个月弯路之后,我终于意识到,再继续做下去已经毫无意义。无论如何我恐怕也不会喜欢。不过暂且打住闲聊,还是谈谈面试的一些事情吧。
6月11号离职,12号便开始千奇百怪的面试之旅,打来电话的公司林林总总,地点东西南北,行业各式各样,回想起来,还真像是一趟魔幻之旅。有时候不禁会想,城市果真是个难以名状的生物,莫如说庞大无匹的巨兽,形形色色的公司层出不穷,而我仿佛卡夫卡抑或是乔伊斯笔下的主角,游荡在无穷无尽城市里,各式各样带着面具的人不断涌上来,有的人伸出手拉住你,有的人想绊倒你,有的人朝你吐口水扔东西,有的人漠然地注视着你。一切仿似一场梦魇,居住在城市里的人陷入这场永远也不曾醒来的梦魇。梦魇不容分说地将所有人吞噬进去,沉睡的也好,清醒的也好,半梦半醒的也好。
June 12,2:00pm,锦泰广场
这是一家位于锦泰广场北边的公司,从锦泰广场地铁站到所在的写字楼差不多刚好1公里,要过1个小的路口。基本上对我来说,距离地铁站1公里就是走路的极限了。写字楼不算新,到那里时,等电梯有好几个外卖员。
这家公司似乎是给学校做安全教育培训的,似乎是广州那边的分部,办公室里面只有几个人,几乎没有装修,很简陋的感觉。不过电脑似乎都是苹果的,看来还是有点实力的。
面试我的与其说是人事经理,毋宁说行政罢了,是一个胖乎乎的女人。巴拉拉介绍了一堆,然后说负责人去广州了,所以由她来面试。得得,负责人都不在,就让人过来面试。之后又介绍说这个职位要做市场推广之类的工作。唉,这跟文案策划可差了十万八千里吧?得得,就当出师不利吧。
这之后连接了好几个电话,因为在外面,所以照单全收,于是面试排到后天了。
June 13,2:00pm,芙蓉广场
一家做英语培训的公司,地点在芙蓉广场,算是写字楼和公司林立的地方。来到这里,不禁勾起了14年来长沙面试的回忆。不过这不提也罢。
一到那里,果然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一派忙碌的样子。有来应聘少儿英语教师的,可能还有来报名的,人事部的人员一个接一个地拨出电话,大约是约其他面试的人,总之热闹得不得了。绝大部分都是女的,不过似乎也有几个男的(包括报名之类的)。
在我之前似乎也有个面试文案的妹子,谈了几分钟之后出来了,估计也不是很顺利。接着让我进去。面试的估计是人事经理之类的角色,标准的职业装,气场很强,像是行事果敢的女强人,挺漂亮的,说不定上一个妹子被气场压倒也未可知。但这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用,毕竟再怎么说,我也是给人事经理做培训的,呃,做培训服务的。
介绍了下我的工作经历,她开始一连串地发炮。比如说: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你的经历跟新媒体还是有很大区别?我是不是可以理解,这跟推广软文还是有很大区别?
我心想,得得,原来又是招新媒体运营的。我为什么要说又呢?因为此后遇到了好多这样的事情。
不过我还是很淡定地回复说:这在于你怎么理解。
June 13,4:00pm,麓谷
接着马不停蹄地坐地铁转公交去麓谷。到了那,却发现人事根本不在,简直不可思议。于是便与业务部门的人谈了谈,具体做什么业务的我也没太理解,说是业务模式是O2O,装修的中介服务商,一端是装修施工队,一端是业主,他们的APP就是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但项目经理又是他们的人。原来又是招市场推广的……得得。不过业务部门的人还是友好地说,我的经历很适合去旅游开发企业,浔龙什么的。
June 14,2:00pm,窑岭
这是家乙方广告公司,去之前就知道离地铁站挺远的,从袁家岭下车到那里足有两公里之远,而且还要路过两个极其繁忙,近乎堵车的路口。其中一个路口还在修地铁。十足地让我感慨,河东跟河西近乎两个世界,人也多,车也多。
这家公司所在的写字楼似乎是商住混用,整栋楼并非正方形,也非长方形,而是不规则的梯形,非常奇葩的布局,面向马路那侧是平的底,而内侧像是被锯子锯了几块出去,坑坑洼洼,说是被老鼠啃过的奶酪也未尝不可。
整栋楼大概有4户电梯,我上的那户电梯摇晃得十分厉害,近乎轻微地震,给人电梯随时都有可能坏掉摔下去的感觉。同行的似乎对这种摇晃已经习以为常,俨然等地铁一般,拉着家常。有个高个女人(170-175cm的样子)说,她老公说找他就是因为她长得高,这样小孩子以后就长得高。另一个女人说,那你可以跟他说,你找他是吃了亏,要是找个比你高的,小孩子不是更高。
我却想起了一个理论,说是人类的身高会控制在一个范围内,使之不会偏离均值,如果父母都很高,那么子女很可能比父母矮,反之亦然。毕竟如果高个和高个结婚总是生出更高的后代,而矮个和矮个结婚总是生出更矮的后代,那人类岂非要出现巨人和矮人?那岂不乱了套,后果非同小可。所以虽然不知道从哪里看到了这个理论,但我认为显然是有那么一点道理的。
去了之后,发现负责人似乎又不在。所以面试的人实际上是同部门的人,也就是说,未来潜在的同部门同事。是个三十岁上下的女人,态度挺友好的,她介绍说,由于公司刚走了一个文案总监,所以现在很缺人,很多工作都是她在做,看得出来她显然是迫不及待希望有人来分她的活。
但实际体验了路程之后,两公里实在是一个非常远的距离,外加还有两个繁忙的路口。最终并没有考虑这家公司。当然,人家未必也考虑了我,因为之后并没有联系我。
June 14,4:00pm,省图书馆,插曲

出来后发现离省图书馆挺近的。于是就进去逛了逛。一幢颇有些年头的房子了,地板还是那种以玻璃隔成格子似的水泥地,在县城倒是见怪不怪了,但在省城看见尚属首次。下午的阳光透过走廊的窗户斜斜地照进来,形成一格一格斑驳的影子。厕所一贯设在接近楼梯的地方,一走近便能闻到难以名状的臭气。大概老式的房子都有这个问题。
不禁回想起那个去国家图书馆的夏天。那时,国图的新馆尚未建成,只一幢老旧的馆,进去之后发现书都颇上了年头,书种类虽然非常多,但寻找起来也颇为不易。大虽大,但体验起来却未必有学校的图书馆好。那以后几乎没去过国图,新馆建成后也没去过。不去的原因倒说不上来。只是没去罢了。
省图明显比国图小上了一圈,大小估计跟一般大学的图书馆大不多大,共有四楼,设有数个学习室,跟大学图书馆类似,人数并不算特别多,但半数以上的位置都被人用各种方式占着。在里面坐了一会,然后回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