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第16天,一切恢复正常。
很多人问我,新手妈咪感觉如何?
还好吧。
毕竟现在的我正塞着耳机码字,没有睡不醒的黑眼圈,没有预想中的焦头烂额,也没有传说中的产后抑郁。
刚看了一篇文章:《袁咏仪产后抑郁险离婚:为母则刚,是世上最毒的鸡汤!》
所以,今天想来聊聊关于生孩子这件事。
老规矩,只谈个人感受。
01
公元2019年3月9日5点21分,张依一小朋友正式与这个美好的世界见面了。而此时距离我阵痛的开始已经过去了整整28个小时。
3月8日凌晨1点40见红,2点半到医院,办住院手续,做各项检查,医生说刚开一指。和张大哥挤在医院产科走廊的床上眯到天亮,打电话通知双方父母。
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
医生每两个小时来一趟检查进展,可是直到晚上10点钟,张依一小朋友依旧没有要出来的迹象。于是除了张大哥,其他人都被我俩赶走了。
晚上11点,小朋友开始活跃,于是拉着张大哥在电梯间不到10平米的狭小空间里不停地溜达。
12点钟,阵痛开始强烈,找值班医生检查,开到三指。
凌晨1点,我穿着睡袍,带着2罐红牛、1块德芙、1杯水和1卷卫生纸走进了产房。
一边疼得迷迷糊糊,一边在待产室和临床的小姐姐有一搭无一搭的聊天。期间有护士进来问,你要打无痛吗?我说先等等吧。2点左右,开四指,疼到抽搐,我说我打无痛吧。
无痛打完大概15分钟,痛感不再很强烈,迷迷糊糊睡去。不知道睡了多久,被护士叫醒,打开一罐红牛硬塞给我,说,喝了它。
然后就被推进了一间我不知道应该叫什么的单间里,自己爬上产床,再然后张大哥就进来了。
生产的过程我不知道该用怎样的文字去描述,只知道在感受到孩子出来的那一瞬间,我整个人的意识是模糊的。
02
因为张依一小朋友是举着手(据说和入党宣誓是一个姿势)来到这个世界的,导致我的阴道划伤,又因为不知道什么原因,伤口反复缝合了两遍,坐在我旁边的张大哥差点跳起来打人。
张大哥是从我进入单间等待生产的时候进来的,进来的时候已经全副武装到只能看到两只眼睛。孩子的第一声啼哭并没有抢走张大哥看着我的眼睛,也没有抢走大哥紧握着我的手。我说,你去看看孩子。大哥憋回眼眶里打转的眼泪,说,孩子挺好的不用看,我要看着我媳妇儿。
那一瞬间,觉得自己没有嫁错人。
03
有人说,产房外,第一句话是问孩子怎么样还是问大人怎么样,就能看出来嫁的是人还是狗,也能看出来是婆婆还是亲妈。
我并不认同这种说法。
好奇是人之常情。有些反应并没有很复杂的象征意义。就像我并不认为“买华为手机=爱国”是一个道理。你不能单纯地依靠某一个行为去判断一个人是否爱国,同样,也不要通过一句话去判断你的他是否爱你。
我并不介意产房外焦急等待的亲人们是先问孩子还是先关心大人,我只知道,知道我已经在医院待产的婆婆坐了5个多小时的汽车直奔医院,在医院陪护了我4天3夜。在外地出差的公公知道消息后倒了3趟车、奔波了12个小时风尘仆仆地赶来,自己的亲爹亲妈跑前跑后,家-医院一天要跑好几趟。张大哥更是好几天也没好好睡过觉。
一句话而已,何苦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04
前不久,有网友爆料称,杭州萧山一个还在哺乳期的妈妈刚给孩子喂完奶就跳楼了。据家属说,女子生前患有抑郁症。
随便在网上搜搜,此类事件,并非少数。
一说到产后抑郁,很多男性同胞们一副不屑一顾:
“什么产后抑郁,就是闲的。”
“真矫情,哪个女人不生孩子?”
“看个孩子就抑郁了,我在外面赚钱还没说什么呢。”
……
来,你来试试。
忍受持续地、无法形容的阵痛24个小时以上,疼到失去意识还要使出全身的力气生产;
离开产床半个小时、站都站不稳就要开始喂奶;
虚弱到睁不开眼睛,还要面带微笑地向前来探望的人们致谢,顺带一遍一遍地回答同一个问题:有奶了吗?
忍受着伤口和乳头破裂的双重疼痛,每两个小时被孩子的哭声叫醒一次;
涨奶引起高烧,不敢吃药,只能一遍一遍地按摩、疏通乳腺;烧到40度还是要半夜爬起来给孩子换尿片;
……
拜托,初为人母,我也没有经验,你会你来啊。
05
都说为母则刚,可是啊,哪个女孩儿在做人妻、为人母之前不是自己父母掌心的公主?凭什么嫁给你生了孩子,就要成为一手做饭,一手抱娃的女超人?
不是你的女人太坚强,全是你逼出来的,好吗?
如果,你能在她生完孩子之后抱抱她,轻声告诉她:媳妇儿辛苦了;
如果,你能在她手忙脚乱的夜里帮她递下奶瓶,帮孩子换次尿片;
如果,你能在她向你抱怨的时候耐心地给她哪怕半个小时的时间;
你的女人都不会变成那个你不认识的模样。
与其说她矫情,不如扪心自问一下:作为丈夫和父亲,你尽到自己的责任了吗?
就像一位产后抑郁的妻子对自己的丈夫说:
“我只想告诉你,曾经有一个人离你那么近,她那么需要爱和帮助,她离死亡那么近,可是你却不知道。”
06
文章最后,想谈谈我对怀孕生子这件事的几点看法。
第一,关于孕期饮食。
不要给自己太大负担,宝宝没你想象的那么脆弱。保持原来的饮食习惯就好。本来妊娠反应就让你没什么胃口,还要强迫自己去吃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补品,何苦呢?以我为例,在孕期,烧烤、火锅、快餐一样也没少,燕窝、海参、芝麻并没有吃过,张依一小朋友出生的时候自带一头乌黑小长发,干干净净的小脸,比他爹预想的要好看很多。
第二,关于孕期锻炼。
带着张依一小朋友游泳游到快八个月,撸铁撸到七个半月,张依一小朋友第一次换尿不湿的时候我和张大哥专门研究过,小家伙的小腿肌肉巨结实。刚10天的小朋友一脚能蹬出去老远,阅孩儿无数的月嫂阿姨也说,第一次见到这么有劲的孩子。后来,我又陆续地发现,这位小小张竟然还有背肌和腹肌。
挺着大肚子在健身房里撸铁的时候,几个常去的“健友”们还开玩笑说,你生出的孩子肯定一出生就会上双杠。
双杠不知道他会不会,肌肉反正是有了。为娘也只能帮你到这了,剩下的就看你自己了,小朋友。
所以,如果你是有计划的备孕,那么在开始之前的起码半年的时间里,让自己养成规律的运动习惯。你和孩子都会受益,相信我。
第三,关于生娃养娃。
谁生的谁养,是我最基本的一条原则。且不说两代人育儿观念上的差异,单从法律上来讲,两方老人并没有辅助你养育下一代的义务,而作为生身父母,你的抚养义务却是推卸不掉的。所以,双方老人有余力帮忙的,你要心怀感激,帮不了忙的,你也并没有理由记恨。就算老人愿意搭把手帮忙带娃,也只能是辅助作用,作为父母的你们,才是生养孩子的主角。
另一点,如果条件允许,请一个靠谱的月嫂吧。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远比你和老人面对一个哇哇直哭的孩子而束手无策要有意义的多。
最后的最后,想对这段时间辛苦付出的所有人表示感谢:
感谢烟台山医院的刘晶影医生和她的丈夫,从孕期检查到生产,全程事无巨细的照顾;
感谢我专业的月嫂邹姐,陪伴我愉快地度过月子期间的每一天,也让初来乍到的张依一小朋友舒舒服服地慢慢适应这个美好的世界;
感谢我们的父母,理解、尊重、支持我们所作出的每一项决定;
感谢我们的家人,默默地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最后,想要谢谢一直陪在我身边的张大哥:
谢谢你看完我生产全过程之后坚定地告诉我,媳妇儿,我们不要二胎了;
谢谢你在我烦燥到想哭的时候寸步不离地轻声安慰;
谢谢你认真地学习抱娃、哄娃、换尿片,只为让我多休息一会儿;
谢谢你在每个喂完奶的凌晨,迷迷糊糊地告诉我:辛苦了,媳妇儿。
月子里你的一点好,你的女人会感激一辈子;而你的不耐烦,也注定会成为你们后半生的一根刺。
哪有什么所谓的“为母则刚”,不过是妈妈们心如死灰之后告诉自己要坚强。
文章首发于个人公众号:猪小哼的小暖窝(zhuxiaoheng_wo)。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https://img.haomeiwen.com/i9809179/2b546dbff4c77ff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