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肖申克的救赎》:人这一生,唯有自救,别无他法

《肖申克的救赎》:人这一生,唯有自救,别无他法

作者: JC金晨 | 来源:发表于2022-05-07 14:32 被阅读0次

说起振奋人心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一定榜上有名。

影片以自我救赎为中心,描述了一个人在厄运之中,绝地反击的故事。

电影中的主人公安迪,阴差阳错地卷进了杀人案件中,百般解释却无法证明自己的清白,

就这样,他在监狱中被囚禁了二十多年。

尽管身在牢笼之中,但他的心却始终有着对未来期盼和追求。

这部影片一览无余地向我们展示了人性中的优劣,无论是迷茫和无助,或是贪婪和暴力,都让我们看到人性中的每一个侧面。

同时还使我们深深地懂得,想要实现自我救赎,就得勇敢地和人性中的劣根性作斗争。

1、接纳厄运,但不向厄运低头

如果说,生命是一条河流,那么大风大浪的惊魂时刻一定多于风平浪静的享乐时刻。

正如安迪的人生,1984年安迪30岁,他本是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享乐,前面却突然出现了一道深渊,没来得及反应骤然间便坠了下去。

他从受人尊敬的银行家,被诬陷为“冷血杀人犯”,蒙冤入狱。

如果厄运的脚步先明天一步到来;请记住,厄运中坚韧和原则是你唯一的希望。

在监狱中,白天有狱警极其严厉的看管;夜里回到牢房,数百名狱友的声音如同群魔乱舞。新进来的犯人很容易被这种恐惧压垮。

果不其然,入狱的第一晚,安迪就目睹了一位胖子不堪监狱的恐惧哭着喊冤,而惨遭狱警活活打死的悲惨一幕。

而安迪本人除了干活就在操场上散步,在监狱中他就像一团空气,他可以连续一个月不说话,看见饭菜里的活蛆也可以漠然对待,安迪就像一个局外人,他全然接纳命运的变故,但并没有让自己沉沦其中。

每个人都会遭遇或大或小的变故,但变故对你造成的是伤寒还是成长,在于自己的态度。

显然,这场变故对安迪并非全无益处,他的独处和坚韧,获得了狱友瑞德的认可和欣赏。

不久,安迪委托神通广大的瑞德帮他搞到了一把鹤嘴锄,这把鹤嘴锄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里,会凿开安迪通往自由的大门。

入狱没多久,安迪就被变态的“三姐妹”盯上了,安迪动辄就被他们拖进黑屋子欺凌和羞辱。

因此,安迪身上总是旧伤未愈又添新伤,这一幕让瑞德明白安迪不是软弱的胆小鬼,他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原则。

这种事情持续了两年,转机发生在1950年5月,他和瑞德一起被分配到车牌厂维修屋顶。

偶然间,他听见狱警哈德利在为遗产税苦恼,他壮着胆子走过去,用他的专业知识替哈德利解决了苦恼。

就这样,安迪不仅获得了狱友们的认可,还逃脱了“三姐妹”的纠缠。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许多艰难的时刻,也许是生活的苦,也许是工作的累,也许是命运的不公。

在弱肉强食的世界里,不论是世人的冷漠,还是自己的无能为力,都时常让我们感到绝望。

然而,太阳照常升起,保持内心的坚韧,坚守到最后一刻,才能等到好运的垂青。

2、改变环境,而不被环境改变

俗话说,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确实,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与日俱增的,人在一种环境下待久了,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产生依赖性,甚至会拒绝环境的改变

监狱中的老布就是如此,他在监狱度过了几十年,是人人尊敬的图书馆管理员,却在假释成功后,因为难以适应外面的生活,选择了自杀。

在监狱中,不仅老布被改造了,就连瑞德也说难以适应外面的世界。

与他们不同,安迪始终心怀希望,他和瑞德说过:“万物之中,希望最美,最美之物,永不凋零。”

安迪有自己的想法和计划,不因身陷牢笼就放弃自我,他一直在坚持,在等待。

很快,典狱长也了解到了安迪的才华,并且很是赏识,他不仅提拔安迪做了图书馆的管理员,还委托安迪帮他洗黑钱。

狱友们对安迪越来越佩服,他在狱中逐渐成了一名隐形的意见领袖,声望极高。

但安迪丝毫不满足于此,他想扩张图书馆,使图书馆的书目种类繁多,大家的闲暇时光才会不再单调和乏味。

为此,他连续六年,每周给政府写一封信。

后来,政府给了他一笔经费并且捐赠了很多旧书。

而安迪也由此,丰富了狱友们的爱好和兴趣。

他擅自用监狱的广播,播放唱片《费加罗的婚礼》,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久违的美好,那一刻所有人都感觉自己是无比的自由。

这是安迪送给所有人最好的礼物,这份礼物关乎内心的自由和希望。

巴尔扎克曾说:“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我们改变不了命运,但却可以改变对命运的态度。

面对苦难,你可落荒而逃,像逃兵一样被打入深渊;也可正面迎战,让苦难为自己铺路。

人生是场修行,只要坚持不被苦难改造,那么苦难一定会变成你翱翔天空的翅膀。

3、坚持正义,终将自我救赎

安迪入狱15年后,监狱新来了一个犯人叫汤米,他不过是个不懂事的小痞子,却让安迪对肖申克彻底失望,激发了安迪逃离肖申克的欲望和决心。

几天后,汤米来找安迪,他想获得高中文凭,就这样俩人建立了亦师亦友的关系。

随后,在一次闲聊中,汤米说起了一宗杀人案,发生在乡村俱乐部的高尔夫教练家中,受害人是高尔夫教练和他的情人。

事发后,凶手远走他乡,而那个女人的丈夫却成了替罪羊,蒙冤入狱。

这件案子的始末和安迪的案子几乎完全吻合,真相似乎就在眼前。

听到这里,安迪抑制不住心里的冲动,他跑去找典狱长,希望能重审此案,还自己一个清白。

没想到典狱长竟然枪杀了汤米,并且威胁安迪继续为他洗黑钱。

安迪明白了,在肖申克没有他想要的正义,他必须加速逃离。

他一边继续帮典狱长洗钱,一边收集典狱长犯罪的证据。

在替典狱长洗钱的时候,安迪制造了一个假身份,这个假身份会是安迪出狱后的新身份。

而安迪准备逃跑的隧道也在此时挖通了。

一个暴风雨的夜晚,安迪打响了和命运的决战。

他先是从隧道爬到下水道,然后又在难闻的下水道中爬行了500米,终于爬出了监狱。

暴雨冲刷掉他身上的泥泞,他在暴雨中抬着头大笑,终于自由了。

出狱后,他用新身份取走了诺顿的37万美金,同时把他犯罪的证据寄给了报社。

他不仅成功脱逃,还使典狱长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这一切,在瑞德眼里,简直就是一个奇迹,他用近乎崇拜的口吻说道:“有些鸟儿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牢笼里的,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

4、

三毛在《送你一匹马》中说道:心之何如,有似万丈迷津,遥亘千里,其中并无舟子可以渡人,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

自我救赎,是个有些沉重的话题。面对这个话题,或许你会犹豫,会逃避。但不可否认,成功实现救赎的人,并非生来不凡,只因他们战胜了人性中恐惧、自私、懦弱的劣根性,才使自己逐渐从平凡走向了非凡。

生命中一切的不好的人和事,都是来成就你的。

《道德经》有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倘若你此刻正在经历生命中的至暗时刻,不要灰心,不要失望,想想安迪是如何在肖申克监狱二十余年初心不改,斗志不灭的。

结实的树木,往往是在逆风中生长而成的;美好的人生,也都是从苦难中锻炼出来的。

虽然生活总是充满了苦难,但荒漠中开出的花,往往最鲜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肖申克的救赎》:人这一生,唯有自救,别无他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rcx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