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3918437/e3171159dee59b31.jpeg)
初看《红楼梦》,觉得袭人温柔识大体。哄得住宝玉,忍得住闲气。
万事思虑周全,书中说:原来这袭人亦是贾母之婢,本名珍珠。因贾母溺爱宝玉,生恐宝玉之婢无竭心尽力之人,素喜袭人心地纯良,恪尽职任,遂予了宝玉。
贾母钦点,王夫人认可,小姐们喜欢,连凤姐病了,身为丫鬟的袭人,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去探望。
可见袭人很会做人,在丫鬟中也算数得着的。
宝玉的奶妈总是排揎丫头,袭人没有一次跟她起冲突,总是忍气吞声,顾全大局;宝玉是个不受拘束的性子,总是惹祸,她还能设法约束。真真是温柔和顺,体贴善解人意。
反观晴雯,总是得理不饶人性情爽利,口角锋芒袭人是宝玉的第一大丫鬟,她说呛声就呛声搁到现在妥妥的“社牛”。
一个很有名的章节:晴雯撕扇
宝玉说了她几句,她比宝玉还厉害,最后还是宝玉三番两次的哄宝玉拿来扇子给她撕,她还真的敢撕真真是一个恃宠而骄的“刁奴”!
如果说晴雯是一只刺猬,受到不公,见到不平,便支棱起来谁都敢刺一下;
袭人就是一只无害的温顺兔子,忠厚老实,做事稳重,从不与谁置气。
再读《红楼梦》,对晴雯袭人的印象却大大反转了
看似尖锐的晴雯,却有一颗纯净不屈的心,看似温柔无害的袭人,却总有自己的小心思,会打算,会借势
这袭人亦有些痴处:服侍贾母时,心中眼中只有一个贾母;如今与了宝玉,心中眼中亦只有与一个宝玉。
之前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可是后来,便觉得她心中不但有主子,更有她自己。
一个很有意思的事:《贾宝玉初试云雨情》,这么多丫鬟,为何单单是袭人?
宝玉把所梦之事告诉袭人。袭人的反应是这样的:掩面伏身而笑。
而宝玉的反应是:素喜袭人 柔媚娇俏。晴雯的容貌在一众丫鬟之上,但宝玉却从未这么想过她
文中语:袭人素知贾母已将自己与了宝玉的,今便如此,亦不为越理,遂和宝玉偷试一番,幸得无人撞见。
真的无人撞见吗?这种事,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天天处在一处,这样的事又岂会无人知晓
宝玉的奶妈李嬷嬷在醉酒后仗着身份撒泼时就说
袭人装狐媚子哄宝玉,好不好的拉出去配个小子儿,袭人听了又愧又委屈……
愧什么呢?反观晴雯,她虽有林妹妹的风韵,却从未有过非分之想。
容貌只是她的附加项,她最引以为豪的是手艺,这是她的能力
宝玉把贾母赏给他穿的雀金裘烧了一个洞,婆子拿去问了一圈能人巧匠,都认不出是何物,不敢轻易修补。
唯独晴雯认得,能补。搁到现在那就是核心竞争力
依着宝玉的性子,她大可以安心养病。
就算贾母知道了也只是责备宝玉几句
但是她为了宝玉,拖着病体连夜补好裘衣
这也直接导致了她病情加重
而此时的袭人在做什么呢?在向王夫人靠拢
以男女大防建议“叫二爷搬出园外来住”借机取得王夫人的信任
王夫人私下里把她升为“准姨娘”或许晴雯与袭人的分歧就由此而来,
她看不惯袭人的作为,叫她“哈巴狗儿”
不可谓不讽刺
诗里说晴雯: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夭寿多因诽谤生
正是这种心灵和身份的差别,她才经常口角锋芒吧保护自己,也不甘屈辱。
抄检大观园前夕,她被王夫人带去问话,便知道造人暗算,却也不卑不亢
是谁呢?明处的大家都知道
暗处的呢?抄捡大观园的时候,小姐里,只有探春敢站出来正面刚
而在袭人等任其搜检时,晴雯挽着头发就闯进来了一掀箱子,捉住箱子,尽情一倒
你是太太派来的我还是老太太派来的呢
结果可想而知,尽管没有什么证据
可是欲加之罪,谁又会需要证据呢
所以随后在晴雯卧床四五日,片米不入的情况被赶出去
宝玉百思不得其解:晴雯犯了什么滔天大祸?袭人说美是原罪
宝玉说:平时私下的玩笑话怎么就传出去了?怎么人人的不是太太都知道,但独不挑出和袭人一心的呢?
晴雯同样是老太太赏给宝玉的,她不会与宝玉暧昧不清,她可是心比天高!要不然就不会有临咽气前那句:
“我已不过三五日的光景,就好回去了,
只是一件,我死也不甘心的:
我虽生的比别人略好些,并没有私情蜜意的勾引你怎样,
如何一口咬定我是个狐狸精!
我今日既担了这虚名,况且没了远限,
不是我说一句后悔的话,早知如此,我当日……”
当日什么呢?这更像一句气话,
就像我们受到冤枉无法辩白时的那一句气话:
既然你说我做了,那我就做给你看!
可惜了,这个世界容不下这般不屈心灵,她在当夜饮恨而终……
她出去以后袭人没有伤心,反而怕宝玉疑心她,还能拿晴雯来换贤名。
我没有批判谁,我们都曾是晴雯年少轻狂,谁也不服敢挑战一切
毕竟谁也不可能活着离开这个世界,何不潇洒一些
但是日子里的小虱子,在看不见的地方啃掉了勇敢也啃掉了棱角
我们也在碰壁之后学会了妥协在那个时代,袭人没有错,她温柔和顺
想主子之所想
会有自己的一点小心思
也并没有妨害到谁
这样看来晴雯的不屈更为可贵罢了
自古到今To be or not to be都是一个问题!
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
所以我们也不必太纠结
该迂回的时候迂回
该刚的时候也不要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