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鲁棒棒
写于:20241030
正文
最近没好好写东西,现在尽量坚持写吧,除了这个爱好,咱这个年纪貌似也没别的爱好了,最近的业余时间都在读 “金瓶梅”,所以有一些思考,写下来权当书评,同时也算是记录自己的阅读生活。
西门庆是书中的一个重要角色,故事都是围绕这个人物来写的,“金瓶梅” 和 “红楼梦” 最好是对照着来读,当然其实这就是一本通俗小说,怎么读都是可以的,因为我觉得,这不是教科书,也没有应试压力和绩效成分在里面,所以我是带着比较诙谐轻松的心态去体验这本书的,我现在的感觉就是,“金瓶梅” 在我的印象中是一本 “名声不好” 的书,早些年的时候,是很难买到的。
就算是互联网开始发达的年代里,那也是很难买到的,本来未删减本就出版的不是很多,另外影印本看起来比较吃力,因为古代的书都是从右到左竖着的,其次就是,字体比较难认,并且由于鲁棒棒本棒的文化程度不高,所以很多字都不认识,那可想而知就难读了。
所以这部书我也是今年年初开始读的,现在陆续花了六个多月才读完,读的并不算快,毕竟我的想法是要认真体验这部书,名家大师的评论说这部书如何如何好,比如 “秋水堂”, 再比如 “刘心武”,但是自己不懂呀,自己没看过呀,光看书评也是大大的不妥,所以我非常想看这部书。
由来就是如此了,其实还有一件事,促成了我读这本书,那就是,去年年底的时候我开始看的是 “儒林外史”,这部书是和 “二十年目睹” 对比着看的,当然晚清的四本小说,我是没看完的,现在还差 “老残游记”,过一段时间必然去拜读。
感触就是,我好像很喜欢古代的白话小说,当然我不好意思说的是,其实我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读过 “绣榻野史”,这部书的由来是在贴吧一个网友那里,当时觉得太露骨了,简直无法目睹其内容,但是也是有猎奇的心态在里面,最后还是看完了。
论露骨的程度,“绣榻野史” 和 “金瓶梅” 不相上下,这只是我的想法而已,但是前者不能登台,相比较同期的 “觉后禅” 也就是 “肉蒲团” 相比,就比较逊色了,HK 貌似有很多当年的那些九十年代拍摄的艺术片,借鉴了不少 “肉蒲团” 的东西,比如有名的 “3D肉蒲团” 啥的。
其实没有那么夸张,也不算多么的猎奇,只是一部体现风土人情的古代人文通俗演义小说而已。
因为受水浒传的影响,我对 “潘金莲” 和 “西门庆” 还有 “王婆子” 这几个角色,是有所偏见的,当然并不是说这是多么不好的,因为有偏见是正常的,毕竟吾乃凡夫俗子,好吃懒做又好色,道德上对个人有所约束,有所拘束,也是正常的,毕竟生活的时代如此,社会与人文给予个人的压迫,约束,是非常非常多的,比如现在,你到了三十五六还不结婚,你的亲戚朋友家人想必搞你搞的不轻吧。
这还是最浅显的,你的家人不能容忍你不结婚,因为社会裙带不允许他们身边有这样的异类,这还仅仅是婚姻方面的约束,何况 LGBTQC++ 呢。这个社会的容忍程度,或者说包容程度,是非常非常低的,这得益于我们的孔子,这个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当然我没法儿说什么,毕竟我是个盲流一类的小丑。
仅仅如此了。
西门庆别的不说,他的工作其实至少表面上做的是很好的,因为书中貌似没有明写到西门庆的生意是否有所亏空,而大观园的经济是一向不好的,并且亏空严重,用王熙凤的话来说就是 “出去的多,进来的少”。所以我初步判定西门庆的经营能力,做生意的能力,或者说运营能力,还是非常不错的。
在没有读 “金瓶梅” 之前,我对西门庆的印象一直是一个 “纨绔子弟败家子” 的这种非常刻板的印象,其实书中虽然没有明写,从西门庆的日常生活来看,他父亲去世之后给他留下几个 “生药铺子” 作为本钱。
同时从书中的开头就点出,西门庆结交的 “十兄弟” 除了当时作为花太监侄子的 “花子虚” 不算破落户之外,其他的几个兄弟,都是 “破落户”,我对这个名词不慎理解,从书中叙述的情况来看,大概 “破落户” 的意思就是一开始家里有产业,而父母过世后家产被糟蹋掉的这种 “曾经的富二代”。
西门庆是一个很有经济头脑的人,他从经营生药铺子到放官吏债,到结交蔡京以及蔡京的管家,通过韩道国的女儿,就是韩爱姐儿与蔡京的管家做亲家。并且通过巴结蔡京直接从一个商户变成了 “官员”,做了 “千户”,并且还是管 “典狱” 的。可想而知,西门庆不光没有败家,反而把父亲西门达留给他的万贯家私,翻了好几倍,并且还成功的当上了官员,还是在地方上,在清河县有 “实权” 的 “典狱千户”。
作者明显有意为之,“金瓶梅” 的论调其实是套着 “宿命论”,并且用佛学的哲学理论伪装起来的 “虚无主义思想”。为什么呢?因为书中的几个和尚,姑子,没一个好人,除了普静大师之外。
包括月娘结交的几个 “姑子”,还有西门庆结交的 “道士”,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西门庆除了巴结蔡京这件头等大事,生意上和社交上也是风生水起,下面的官员光是借西门庆的院子请客吃饭,不知道搞了多少次,这对生意人来说是有巨大好处的。
首先,西门庆知道自己虽然是生意人,不过是开着几家铺子而已,而结交官场是巨大的利益和好处,付出的金钱迟早会得到回报,并且在他当上千户之后,这些关系更加突出了,虽然说那个年代,蔡京,童惯,高俅,杨戬,当道,但是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稳定的一个社会的,社会如此,谁能逆水行舟呢,所以能巴结就巴结,能开铺子,就赶紧开铺子,这就是正规的社会路子。
西门庆的铺子在自己手里开的越来越多,生意也做的越来越大,他光搭伙的各种伙计就不少,南北往来,贩卖生丝,布匹,生药,杂货等等,都是极好的买卖,所以生意上西门庆做的还是很精明的。
除此还有一点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西门庆临死的时候,把自己的生意交代的比较明白,连谁欠他钱,他欠谁钱都交代的很清楚,可见西门庆虽然每天表面上光知道上街溜达,四处玩耍,喝酒打双路,而实际上对自己的财务状况,生意状况,以及社会地位的把握非常的精明。
全文中对西门庆的工作情况的介绍篇幅并不大,甚至没有详细介绍他开的所有的铺子到底都在哪,账目如何,都做的是什么买卖,等等。
所以以上内容都是我自己思考得来的。最后就是,西门庆还有一个特点,就是 “不小气”,不管谁来借钱,借钱的人是穷是富,他都会解囊相助,并且大多数时候也就不让人家还了。这是西门庆让我高看的一点。
西门庆其实就是吃亏在女人身上了,他不愿意守着吴月娘,也不是特别在意功名,但是他喜欢女人太多,导致被反噬了。如果是我比较愿意搞生意,搞买卖啥的,或者买田地产业,吃喝富足就行了。
所以最后的道理需要总结一下,那就是越是喜欢什么,最后可能就会被什么东西反噬掉,今天就写这么多。
全文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