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明确的告诉我们一个想要写小说的人。首先要读书,这是作为小说家。必须要付出的体力。不管是优秀的小说,还是急烂的小说,只要一直在读,让故事不断的从自己的身体穿越。把整个人一直泡在故事当中。让故事慢慢的融进自己的潜意识。再拿起笔来写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其次,养成事无巨细对生活观察的习惯。然后深思细想,反复考虑。细心观察,正式不给予对事物的是非价值观作出判断,而是在观察的过程中把结论不断的往后推。这个过程不是得出结论的过程耳是,反复的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弄清楚,以原生态的形式形态场景和画面保存在自己的大脑当中。
想来自己平日里就是一个不善于观察而急于下结论的人,这一点需要改必须改。眼见嘴粗,中间少了一个思考的过程。在大脑深处没有留下事物的画面,没有留下原有的场景。也缺乏了对事情本质的思考。小说生活归根结底是哲学的问题,哲学源于思考源于感悟之后的顿悟。
为防止自己尽快作出结论,可以时时提醒自己。稍等片刻弄不好,这只是我自以为是。提醒自己不能这么快就加下结论,万一会出现新的因素事情,或许有180度的转弯。提醒自己多花些时间思考。
思考不需要用嘴说出来,所以写作是一个孤独的过程。文字输出的时候,是一个人思考文字的时候,更是一个人积累素材的时候依旧是不说话的人。
平日里要养成少说多看的习惯,把看到的景物,遇到的人发生的事情,静静的思考,仔细的看,把它刻进脑子里,以一个事例或以一个样本的姿势储存起来,保持他原封不动的样子。这个过程中情绪会逐渐稳定下来,时间充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再得出结论,这样的结论,便是感悟。
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也有灰色地带。每个人每件事,也不是非对即错,站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看法。
书是治愈心灵的良药坐在这里看书仅三四页,自己的心却异常的平静,有事儿没事儿,有时间没时间坐下来看一会儿书。
记录生活记录人物。不可能会永远记住每一个细致的环节,所以在记录的过程当中只需要记录哪些让人眼前一亮或者兴趣盎然的细节即可。
锻炼自己,把东西记在脑子里,而不是记在本上,因为一旦形成文字,落实在纸上,人习惯性的选择遗忘。而将各种东西各种素材一股脑的扔进脑子里,随着时间的流逝,该消失的消失,该留下来的自然会留下来,这些材料会成为日后写作的来源。
不要怕自己的脑子会将事情遗忘,真正用心的,重要的感兴趣的事情是不会遗忘的。
詹姆斯乔伊斯书说,所谓想象力就是记忆。
写到这里,忽然想到自己是一个急性子,凡事都想尽快拿到结果,看到结果,知道事情的真相。所以很多年以来,在别人的眼里一直都是一个急性子暴脾气,做事干脆利落,雷厉风行。
其实现在细想,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观察,没有思考。很多时候,千般努力活成了自己最不喜欢的样子。所以是时候慢下来享受生活,感受别人给我的爱,用我的爱去温暖别人。
给学生上课的时候。如果满脑子都是急急忙忙推进课程,下课之后会感觉很疲倦,而且。只是自己完成了讲的任务,至于学生吸收了多少,消化了多少,又记住了多少,自己却没有关注。有时候课堂上放慢节奏,会随性的有感而发一两句,两三句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价值观提醒学生听的入心入胃。眼神里充满渴望,满是佩服那一刻师生是融为一体的,课堂是你我都需要的。那才是教育。
慢煮生活,轻声慢步,柔声说话。仔细品味每一口饭菜,吸收其中来自自然的能量。做一件事,只想一件事。
活在当下,过好当下的每一分钟,每一天认真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让快乐满足幸福,去体验人生的每一天。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身体的直觉。唤醒人性,最本真的觉察力。摆脱情绪的控制,追求事物背后的人生体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