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运营笔记
打杂谈1:活动运营的车轮战日常

打杂谈1:活动运营的车轮战日常

作者: 碧如蘇 | 来源:发表于2017-03-30 16:26 被阅读0次

    你问我为什么把活动运营比作一场车轮战?因为活动运营的日常不是在做活动,就是在准备做活动。就像嚼了迈炫一样,根本停不下来。说多了都是泪,经历过的小伙伴们都懂的。

    一场完整的活动运营涉及多个部门的协调统筹,非常考验团队合作。而对于执行者来说,运营是个不折不扣的细致活儿,基本功不在于干得出彩,更重要的是不忙中出错。

    本文就是对(初创公司)活动运营流程的一个小结,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从时间段来看,活动运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活动前期(准备)、活动期间(执行)、活动后期(复盘)。

    1、活动前期(准备阶段)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活动前期的准备工作是重中之重,它直接影响到后期活动执行及其效果。

    一般来说,前期准备包括: 市场调研、活动策划、宣传物料准备、活动前检查确认等等。

    1) 市场调研

    有条件的话最好做一下市场调研,了解目标用户的需求,做好目标管理,比拍脑袋定方案靠谱。

    调研方式多种多样,具体根据调研目的而定。常用的包括问卷调查,焦点小组访谈,实地调查等等。问卷调查的问题,不是多多益善,而是精益求精,重点突出。比如我们要做的是企业食堂生鲜O2O配送,要了解的就是企业员工是否买菜做饭,平时都有哪些买菜渠道,网购生鲜会考虑哪些因素,是否接受线上预定食堂自提的模式,需要哪些生鲜品类。至于他们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购买力、购买频次,都是比较次要的。

    了解这些关键信息之后,我们大概能够判断有多少员工有购买意愿,据此可以粗略预估订单量;了解他们关注哪些因素,据此加强产品服务和供应链管理;了解用户期望购买的生鲜品类,据此增加SKU。

    如有线下活动推广,实地调研对活动顺利开展十分必要,活动场地的网络、光线、位置、人流路线,合作伙伴能给到多大程度的支持力度,包括人力、物料、优惠政策等等,都要核实。另外,员工的着装、就餐情况也能折射出他们的购买力水平。

    2) 活动方案

    活动策划包括活动形式、宣传物料、活动流程、人员安排、活动预算、效果评估等等,要根据内外部资源与活动目标进行匹配,这里不便具体展开,先留个坑。

    3) 前期准备确认表

    我的习惯是先打开Excel,新建一个活动前期确认表,从活动当天倒推前面的准备工作,把目标拆分为每个部门及其负责人的职责,并且规定相应的截止时间,实时更新状态。(此处应有示意图)

    *通常截止时间会预留一天的时间,以防发生意外情况,可以及时处理。

    前期准备事项要考虑的就是前后顺序和优先级。比如说文案先于设计,平面设计先于UI设计,banner设计先于技术执行,平面设计先于印刷,印刷时间要提前几天,鉴于打印效果可能不佳,保险的话要预留两次印刷周期。如果涉及到开发新功能,最好要留一天进行产品测试。

    前期准备确认表完成后,可以根据部门和时间分别进行排序,一方面各部门对自己的职责范围一目了然,一方面方便及时跟进,更新进度。

    (这里要感谢我的领导,这种脚踏实地的表格对事无巨细的落地执行帮助很大)

    4) 建群

    接下去要做的事也十分重要——建群。把活动项目的相关人员都拉到一个群里,比如“X月X日XX项目活动群”,简单地介绍活动的大致情况,包括活动背景、时间、地点、内容、目标等,这时候活动前期准备确认表就派上用场了,需要各部门配合的事项都一清二楚。最好让各部门负责人“收到”请回复,如果有疑义的话,可以及时沟通。

    *友情提示:务必保证活动相关人员都在群内,确保消息同步。否则你不会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临。(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活动准备阶段,我每天都会在群里更新工作进展,包括今天已完成的进度,未完成事项及其原因,预告第二天的工作安排。因为前期准备事项随时可能增加新项,也有可能出现进度拖延,就需要判断对活动顺利举行的影响大小,然后进行干预。

    5) 活动前检查确认

    活动前一天,需要对产品功能、数据埋点、宣传物料、活动场地、现场人员做一个整体确认。活动当天的流程梳理,时间安排等都落实了,才能睡个安稳觉。

    当然除了与各部门协调,分内的宣传物料设计、促销活动编辑等也在同步进行,话不多说。

    2、活动期间(执行阶段)

    好不容易熬到活动开始,按部就班地执行就高枕无忧了吗?显然不是,还要实时记录问题,效果统计。

    1) 活动执行

    活动内容如果只有线上活动的话,节奏控制会简单许多,线下活动牵涉面较广,会复杂一点,难点在于人员合理分工、流程顺畅。

    目标用户能一下子了解活动的目的,被活动内容所吸引进而采取行动,注册、下载、下单、支付,一气呵成,那是最好不过了。我们所做的,就是营造活动气氛,用销售话术打消他的顾虑,指导用户操作等,使这个过程保持有序的状态。

    2) 活动报告

    运营要比任何人都了解活动的效果,当然不只是因为老板随时可能会问你。活动时间短则一天,长达一个月,有必要实时了解活动进程吗?当然你可以选择事后再坐下来探讨数据,也可以每天都到技术部求索,今天注册下载量多少,哪个页面PV、UV多少,有多少订单,转化率怎么样?心里有杆秤,效果是否达到预期。

    当然每天盯着数据意义并不大,除非已有的数据能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比如这个活动长期做效果不理想,下次可以缩短活动周期。

    活动期间,我会把重要的活动指标同步到群里,比如注册下载量、订单量、销售额、客单价、用户量等,都是大家都比较关心的情况,同时也会提醒明天的工作安排。

    3) 问题记录

    除非执行过程非常顺利,或者团队配合十分完美,否则总会暴露出一些小问题。这时候要做的就是及时记录,反馈后能立即优化的就付诸行动,难啃的骨头等到活动后再复盘。

    3、活动后期(复盘阶段)

    1) 恢复平时销售

    活动结束了,还不能松懈下来。运营要检查活动后的宣传物料、价格设置,是否调整到实际情况所需,不要出现过期的活动宣传信息,影响用户体验。

    2) 效果分析

    就我们业务所需的效果分析,主要分为两块,一是销售数据,二是APP数据(埋点)。

    销售数据包括1)订单数据,即订单量、销售额、客单价、用户数、复购用户、复购率等,2)销售统计,即商品的规格、价格、销量、销售额等,整体了解用户的购买情况。

    销售数据与活动成本进行对比,可以计算ROI(投资回报比)。

    APP数据限于数据埋点,只能统计简单的注册下载量、日新增用户、日活、页面点击量等,从而计算下载–注册转化率、banner点击–购买转化率、下单–支付转化率、支付–复购转化率等。还可以计算拉新成本,获客成本。

    前期拉新、获客成本较高,很难达到盈亏平衡。

    3) 问题反馈

    细心的你可能会发现上百个问题,洋洋洒洒写了好几页word,当你把它原封不动地转发给你的领导的时候,你可能还在为自己的努力窃喜,殊不知对他来说这简直是一场灾难。

    好的问题反馈应该是简洁的报告,最好在一页Word里面搞定。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汇总,哪些是外部环境问题,哪些是内部问题,内部问题又是牵涉到哪个环节,务必一碗水端平,保持客观。

    问题反馈的目的在于优化,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让下一轮车轮战,更有的放矢。

    4) 产品需求汇总

    在运营过程中,会收到用户的反馈,供应商的建议,需要结合产品的实际情况,提出产品需求,一般会分为新增的功能/待优化的功能/bug,并标出建议的优先级,汇总到产品经理。

    提出需求之后,还要跟进,反复交涉,澄清需求内容,了解最终的排期及完成时间。

    5) 活动资料汇总

    活动结束后,把活动前、中、后的资料都整理存档,绝对是个事半功倍利在千秋的事儿。这些庞杂而丰盛的遗产,可以在闲暇的时候细细品味,也许可以嗅到成长的气息。

    毕竟成长就是不断吐槽“我之前做的东西怎么跟shi一样”的过程。

    以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打杂谈1:活动运营的车轮战日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rge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