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影响着'行','行'同样影响着'知'.'知'总结并指导着'行','行'验证并发展着'知'.'行'是'知'的基础,'知'是'行'的抽象化具体存在.'行'发展着'知','知'总结归纳着'行'.'行'推动着'知','知'促进着'行'.'知'与'行'之间相互作用着推动着认知活动的进行.'知'让'行'从已知探索到未知,'行'让'知'从探索未知获得已知.认识就在已知到未知,未知到已知中不断地获得发展.
在某种情景中,'知'与'行'又可以相互转换.'知'变成'行',反过来影响着'知';'行'变成'知',反过来指导着'行'.'知'与'行'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因情形的变化而互相切换.
如果语言,行为是一种"行",那么大脑中的"知"就是指令."知"对大脑发出了指令,然后控制身体执行了指令产生了"行",这种"行"表现为语言,或某种行为,比方说大脑的指令是"这件事很重要,一定要认真对待".那么身体会做好准备---调整好呼吸,肌肉紧张,注意力集中等,而语言会把指令翻译成一句话来重复这个指令----"这件事很重要,一定要认真对待",而语言的对象又是大脑,即语言的这种"行"反过来又影响着大脑的"知",大脑接收到"行",并理解到它的"意义",又产生了一种"新知"---其实意义既新知,新知既指令,它只是经历了一次知-行-知的转换.
而这种"新知"其实和最开始的那个"知"是一样的,只不过最开始的那个"知"更多偏向于无意识.这种无意识"知"产生的行为反过来又影响到了这个"知",让无意识的"知"变成有意识的"知",或者说"知"因为自己无意识的指导的行为反过来影响了"知"本身,让"知"得到了强化和加强,让大脑更加重视"知"与"知"将指导的"行".
这就好像学生每到期末要考试,这是每学期注定的事情,学生心理也清楚,但没到考试前,学生可能也不会重视,或者说不急于为考试做准备,他的这种"知"是潜意识的知,属于是在考试到来之前无意识的"知".如果在考试之前,老师或家长出于提醒,或者监督,让学生知道什么时候要考试,那么学生对于考试的无意识的"知"就会变成有意识的"知",明确的"知".这种"知"会让学生产生一系列行为为这种"知"做准备,比方焦虑,提前复习,设置好闹钟等等.
如果语言作为一种'知',口中念叨:"这件事很重要,一定要重视",大脑接收到这种"知"的指令,就会非常重视,然后身体就会进行一系列动作为这种"知"将指导的"行"做准备.当然大脑也属于身体的一步,大脑的"行"也是调动一系列资源,提前为"知"将指导的"行"做准备.
如果行为作为一种"知",那么这种"知"是行为上的"知",或者说,行为是一种身体语言,语言是一种"知",那么身体语言同样代表一种"知",行为只不过是通过身体语言表达这种"知".这种"知"向大脑传递指令,然后大脑根据指令执行这种"知",即大脑产生一系列行为,为这种"知"将指导的"行"做准备,而同样,大脑会控制身体一起执行着某些行为为这种"知"将指导的"行"做准备.但无论身体上的行为,还是大脑产生的行为,本质上都是一种"行".这种"行"是因为最开始的"行"而产生的行,或者说最开始的"行"转变成一种身体语言,即"知",这种"知"指导了大脑,身体产生了后面的"行".
我们可以理解为:大脑可以控制行为,行为同样可以影响着大脑,或者说行为能影响着行为,行为通过影响大脑而控制着行为.
如果行为作为一种"行",那么这种"行"是对"知"的应对.因为"知"指导着"行"才产生了这种行为.
那么"行"是如何影响着"知"呢?
行为是一种结果,知也一种结果,它们都是一种认识,只不过是认识的不同形态.行为产生的结果是一种反馈,这种反馈经过加工会形成一种知,而这种"知"又会指导"行".这是一种发展,也是一种认知的调节.人类在认识的过程中也在不断优化认识,调节认识,提升认识,认识不断的创造和再创造,而"知"与"行"的统一就是认识的过程.
或者说,人不仅通过"知"来指导"行"来减少错误,又通过"行"的反馈来修正或减少错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