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二月份的《知否》,再到最近的《都挺好》,剧中父母教养子女的方式方法一度引起了热评。
《知否》中小秦氏为了让自己的儿子袭爵,无所不用其极,表面装得和善可欺,实则是笑面虎一只,对顾廷烨进行捧杀抚养,更多次谋害顾廷烨性命,霸占家产。可是从来没有关注过自己儿子的教育,也不关心儿子想要的是什么,最后落得一个悲剧收场。
而《都挺好》中苏母对苏明成的宠溺更让人叹为观止:苏明成动动嘴皮子,就可以逃过一切家务;成绩不行,苏母花钱把他塞进了二本学校;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苏母给解决了;连娶媳妇,也是爸妈给讨来的;去旅游,苏母还豪爽赞助2000块……
虽然两者最后的结局令人唏嘘,然而,我们却无法否认,她们的出发点,都是对孩子的爱。
父母爱孩子是一种本能,如何爱却是一种智慧。若是方法用错了,再多的爱,到最后,也不过是一场空。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句话出自《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意思是,父母爱孩子,不能仅仅只看到眼前的光景,而要为孩子的未来做打算。
这句话在《知否》之中出现过多次,也是贯穿整个剧情的一个主线。无论在我们的感官中,这个人是好还是坏,但他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点,就是为子女求一个好未来。
只不过这种自以为是的“计深远”,到最后,有没有给自家的孩子求得一个“好前程”,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不过,在其中,有一些东西还是值得借鉴的。尤其是盛老太太,在教育孩子方面,可说是一本行走的教科书。
为了孩子能够在日后纷乱复杂的生活中站稳脚跟,磨砺性格至关重要。
不能一味的溺爱孩子,在适当的时候损其锋、挫其锐,才能帮助孩子打磨性情。
该放手的时候就放手,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
尊重孩子,倾听孩子的想法,与孩子一同思考,从核心要点上为孩子指出思路和方向,成为解开孩子疑惑的人生导师。
读书明理很重要,做人不能不读书。
为人父母,最希望看到的,便是孩子未来生活得好,哪怕有一天自己不在了,孩子依然可以幸福安康,长长久久。
孩子读书求学,一直是父母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从古至今,莫不如是。单单只是一个教育环境问题,便昔有孟母三迁,今有百万学区房,更不用说其他种种了。
印度电影《起跑线》,讲述了一对中产阶级夫妇为了让女儿皮娅能够从幼儿园开始就获得最好的教育,走上人生巅峰而绞尽脑汁择校的经历。
其中,皮娅的母亲说过的一段话令我记忆深刻:
如果女儿进不了好的幼儿园,就进不了国内任何一所名牌大学,如果简历上没有名牌大学,就进不了好公司,没一个好工作,她所有朋友都会超越她,她就会孤单一人,然后会认为自己是失败者,紧接着陷入抑郁,最后没准就开始吸毒了……
可就是这样偏执的语言,才更让我们深刻的感觉到了父母对孩子的爱。我们可以为了孩子放下一切,牺牲一切,只为了给孩子最好的一切,哪怕只是我们的自以为是。
我们说了不少例子了,爸爸们可能就要抱怨了,说是父母之爱,为什么到了这里,看到的都是说妈妈的。
其实,父爱之深沉,又何尝要轻于母亲呢?
朱自清的《背影》,用短短数行字,描写了父亲越过月台为他买橘子的事情,用字不多,用情却真,将父亲对儿女的爱,描述的淋漓尽致。读课文的时候还少不知事,可是现在回忆起来,却往往忍不住一股酸意涌上鼻头,要流下几滴泪来才肯罢休。
《都挺好》的苏大强,在剧中饰演了“作死”的父亲形象,但在结局时,他立遗嘱的场景,却让无数观众潸然泪下。
“本来应该给明玉最多的一份,明哲次之,明成最少。可是明哲现在自给自足,明玉最有钱,不稀罕我这点小钱。明成丢了工作又没房子,他才是最需要钱的,我想来想去,还是把钱留给明成吧。”
虽然苏明成相较于苏明哲和苏明玉,尽的孝心最少,可是到最后,他心中放不下的还是那个过得最惨的小儿子。
这种感情,是父母的本能,是这人世间最没有功利的保护,也是这天底下最无可指责的偏心。
父母莫有不爱其子女者。
然而爱是一回事,怎么去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
父母打是爱,骂是爱,疼惜也是爱;
为孩子报补习班是爱,给孩子辅导作业,气得大吼大叫也是爱;
父母花时间陪伴孩子是爱,为了孩子学习家庭教育知识也是爱;
父母为孩子改变自己的教养方式是爱,为了孩子来听这堂课也是爱。
5月10日晚7点,画荻教育讲师、资深家庭教育指导师张魏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场不一样的讲座。
你给孩子的爱是孩子想要的吗?为何你爱得越多,孩子越不快乐?走进画荻教子课堂直播间,和张魏老师一起,给予孩子正确的爱。直播通道:https://vzan.com/live/tvchat-57036452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