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超越感觉 Beyond Feelings
“外嫁女回娘家”分析

“外嫁女回娘家”分析

作者: b2a5eb4d8f0e | 来源:发表于2018-06-03 21:40 被阅读73次

1.起源

我想这类事件的起源就是个意外。可能某个村子几位外嫁女小小的组织了一下,结果引起了燎原之势。你问为什么其他类似事件没有流行起来,对呀,其实这句话就包含了答案呀——只不过就是恰好它流行起来了。

到目前为止农村还是大家族居多,没出“五服”都能称作一个家族,红白喜事宴请宾客大概都是按照这个边界去邀请。所以,以家族为基础的乡村就有更大的可能性出现这种“群体”事件。比如一个大家族的外嫁女商量了一下,就搞了一个集体回娘家。结果,被其他家族、其他村镇一看觉得挺好,就一路发展下来。

2.发展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一旦此类事情变得日常,就无任何新意可言,你村搞一个,我村搞一个,不就是模仿嘛。这时会产生这样的心理:我总要搞出个花样和你不一样。比如增加人数,由自发组织的小团体变成由村委会组织的大团体,人数由几十人发展至几百人;比如增加文化元素,由随意穿着变为统一穿着,再变为统一华服,彰显中国传统文化;再比如增大排场,你村用水洗路,我村就铺红地毯,他村就敢红地毯上撒鲜花了。发展下来,在金钱方面只会越来越铺张,形式越搞越大。

3.原因

第一条原因,部分农村人有钱有闲了。农村人没有城市那么多的消费场景,但多出的时间和金钱总是要消耗的,“外嫁女回娘家”事件就成了这个需求的媒介,跟中国大妈们跳广场舞是一个道理。

第二条原因,从众心理。相对城市人,农村人更愿跟随大众而不是表达个性,而且还要在跟随大众的时候做的略微与众不同。当一件事流行之后,他们参与其中很大程度上只是为了融入大众而已,并没有主观意愿上的喜欢。

第三条原因,在乎别人看法。在农村这种熟人社会特立独行是不受待见的,所以为了给旁人留下好印象,博得一个好人缘,很多人会牺牲自己个性的。他们会特别在乎外人的评价,这原本是生存之本,但在现代社会开放思想的冲击下就显得不伦不类。

一个看似有些不会流行的事件变得迅速流行,表面看似朴素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但在过度的排场和形式下就表现的很扭曲。在我看来,这样的事件是不具美感的,听到这种事件总觉得哪里很突兀。但可能在这个时点、这种环境很多“外嫁女”刚好需要发声,需要寻找存在感吧。

相关文章

  • “外嫁女回娘家”分析

    1.起源 我想这类事件的起源就是个意外。可能某个村子几位外嫁女小小的组织了一下,结果引起了燎原之势。你问为什么其他...

  • 出嫁女组团回娘家的活动,你怎么看?

    最近朋友圈时不时呈现一个出嫁女集体回娘家的活动热潮,就是外嫁女们统一着装,集体回娘家聚会的形式。 这两天,听婆婆说...

  • 外嫁女儿热闹回娘家

    今年部分地区掀起了一场外嫁女儿回娘家的风潮,我们村里的一些外嫁女儿在经过几个月的准备,活动在今天举行,看着村里面挂...

  • 大年初二,回娘家

    大年初二一般是外嫁女回娘家走亲戚的大日子。对于外嫁女来说,这一天是非常开心的日子。 记得小时候,在年初二妈妈就会带...

  • 外嫁女集体回娘家宴客之风的浅陋分析

    广东湛江吴川东海岛太平雷州一些乡镇村庄悄然兴起了外嫁女集体回娘家宴客之风。其排场之盛,阵容之极,规格之高,世所罕见...

  • 突然理解了爸妈不希望自己远嫁的理由

    大年初二,按照习俗,是外嫁女儿回娘家的日子。妈妈回娘家开车需要8个小时的时间,今天一大早就起来准备了。家里只有嫂子...

  • 外嫁女集体回娘家宴客之风

    广东广西地区一些乡镇村庄悄然兴起了外嫁女集体回娘家宴客之风。其排场之盛,阵容之极,规格之高,世所罕见,担水洗街,红...

  • 使用邮政快递到底是种怎样的体验?

    每当人们谈起邮政快递时都像外嫁女回娘家诉苦一样,这样不好、那样不行,确实,邮政快递是家喻户晓、出了名的慢,...

  • 带娃重走30年前的乡间小路,一片萧条引感慨

    今天,娘家的宗祠落成,所有的外嫁女如无特殊情况,必须回去参加落成仪式。 于是,我们带着小娃兴致勃勃地回娘家。在参加...

  • 酒桌文化是糟粕还是精华?

    文 | 睿可在路上 大年初二回娘家! 今天是外嫁女儿回娘家的日子 一大早吃过早饭,挥别公公婆婆 我们一家四囗出发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外嫁女回娘家”分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rkj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