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超越感觉 Beyond Feelings
《超越感觉》笔记 | 第一章 你是谁

《超越感觉》笔记 | 第一章 你是谁

作者: 我是高黑 | 来源:发表于2018-04-28 10:32 被阅读69次

    本书讲述的是如何建立批判性思维,超越我们大脑对事物的直觉反应,透过现象抓本质,在相关性中找因果性。这里有一个首先的前提,就是要对进行批判思维的主体,这个“我”,先进行一个反思。

    不管是从哲学上还是心理学上,对自我的认知都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换言之,看似我们最熟悉自己,其实并不能完全准确的把握。

    自我介绍

    假设有人要求你做一个自我介绍,越全面越好。仔细想想,这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你根本无法穷尽所有的内容。

    按照MECE法则,做如下尝试:

    1、按照时间

    0-18岁,出生到中学。18-22,大学。22以后,每5年一个台阶。

    2、在每一个时间段,分三类

    学习或者工作:学习和工作内容、最值得骄傲的三件事、最不满意或者后悔的三件事

    家庭:家庭成员、最难忘的和最后悔的三件事

    个人:人生目标、价值观、软技能、硬技能、兴趣爱好、朋友圈

    外在标签

    我们是生活在外部世界中的,“非我”的一切都会对“我”产生影响,有些是先天的,有些是后天的,有些是间接影响,有些就是我们的一部分。

    具体来说,父母、地域、学校、公司或者单位、亲朋好友,都是非我,都会对我产生影响,甚至都是我的一部分。

    首先,我们的智商和身体素质,绝大部分来自遗传,甚至学习习惯、价值观、选择学校,就业,都严重受父母影响。这时候,我们的标签,经常是“谁家的孩子”。有这么一个观点,一个人出生到大约25岁时,不管多么优秀还是多么平庸,其实主要都不是他自己的努力和选择,基本来自遗传和家庭影响。甚至当我们年龄大了以后,观察父母的性格,会看到自己的一些影子,不管是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

    另外一个对我们的认知形成影响的就是地域,北方还是南方,大城市还是小城市还是农村,中国还是国外,都会对我们的性格和认知产生深刻的影响,有些影响是我们自己认识不到的。这时候,我们的标签就是“哪里人”。

    学校、公司、单位本身就是我们标签的一部分,“哪毕业的”、“哪个单位的”,“哪个公司的”,同时也对我们的能力构成、思维模式、认知倾向,有着绝对的影响。

    当我们把这些外部标签全部剥离以后,剩下的那个才是甚至属于你自己的东西。一个人越强大,其剩下的东西越多。

    举些例子,一个极端是,当我们提起牛顿、爱因斯坦、霍金这些人时,我们更多的想到的是他们的理论和思想,至于他们是哪里人甚至哪国人、在哪工作、哪毕业的,我们都不关心,甚至反过来,这些所谓的“标签”更需要这些名人来给它们镀金。

    另外一个极端是,有些在政府机关混了一辈子的小职员(并无贬义),离开单位,他就无法介绍清楚自己是谁。

    大部分人都是在两个极端之间,往哪边靠的问题。一个人去标签化以后,留下的东西越多,就越容易抵抗风险和不确定性,越容易迁移到新的领域。

    认识自己,既要认识标签,承认标签的作用,又要抽丝剥茧,找到那个真正的内核是什么,有多少。

    自知和识人

    有些东西外人无法知道,比如我们总有些隐私、阴暗面、甚至野心。

    但是,同样,也有些东西,我们自己对自己的认知和别人对我们的认知是不同的,甚至别人的认知可能更多、更准,比如能力。

    我们都有高估自己的倾向,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以及由此带来的认知偏差,所谓“灯下黑”。

    对于认识他人,道理是一样的。有些东西,人心隔肚皮,你是不可能知道的,而有些东西,你对他的评价和他的自我评价必然是不同的。

    要做到尽可能的准确,有一个经验原则可以借鉴:多用行动来考察自己和他人。一个人说的多是主观评价,做的多是客观结果,通过说考察认知逻辑,通过做考察实际能力,但实际上,不管是自知还是识人,我们往往更倾向于透过语言,而非行动来考察。

    我们对自己也会“说”,但其实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内心活动,“你以为”。我们以为的自己的优势,不见得是我们的优势,我们要想知道自己的真正优势,就不能光想,必须去考察我们自己的实际行动以及结果,比如我们的兴趣 ,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取得的成果。同理,我们的价值观、道德观、爱心、社交、目标等,都可以通过考察我们自己的行动来验证。你觉得你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但是你在家宁肯自己胡思乱想,也不愿意帮家人做家务和陪孩子读书玩耍,那你就是自私的,你不是你以为的那个你。

    我们接触的外部人脉中,其实大致有两类人,一类倾向于自夸,一类倾向于自嘲。在我们无法深入了解一个人时,首先面对的就是语言,你们聊个天、喝顿酒,那你面对的就是自夸和自嘲,其实都不准,都不是真实的对方。如果你不打算深入了解对方,你最好对这些初步的印象做一个反向的加权,然后不用管了。如果你必须对这个人进行深入的了解,那你必须提醒自己,尽量不要受对方言语的影响,要考察的他的历史和行为。

    当然,这不是说“说”没有用,聊聊对当下热点的看法,比如贸易战、朝鲜弃核、川普问题,聊聊对足球教练和球队表现的看法,可以观察到对方的一些基本价值观和逻辑思辨能力。

    这也不是说,行动或者结果就是盖棺定论,马云在创立淘宝并成功之前,怎么看都不像成功人士啊。

    生命的意义

    书里提到了两类意义,一类是马斯洛的自我实现,一类是弗兰克的自我超越。前者倾向于满足自己,后者倾向于为他人贡献价值。

    最近的一些主流研究略微倾向于后者,就是如果一个人只关注自我,是很难得到真正满足的,更多的需要关注“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

    生命的意义长期以是一个哲学话题,目前哲学界的一个基本共识是,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话题,各种事情都可以成为一个人的意义,甚至没有意义的虚无主义也是一种选择。

    从心理学的角度,思考意义这件事,往往是在受挫和抑郁时才发生的,顺风顺水时往往不会考虑这个话题。

    实话实说,我自己并没有一个清晰的关于生命意义的答案,但是我想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让自己的近亲或者家族生活的更好可以算一个比较现实的“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阿斯伯格患者:我的天,写得太透彻了。我发现在生活中常常有言行不一致的现象(包括我自己),却又不知所以然。以后铭记高兄教诲:“给他人的言语打上反向加权分。”

      本文标题:《超越感觉》笔记 | 第一章 你是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bvw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