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是否也有: 明知道吸烟患癌几率大增却依旧不肯放下手中烟斗的亲人;明知道暴饮暴食会增加身体负担却仍然不愿有所克制的朋友;明知道沉迷手机会耽搁学习/工作却依然浑浑噩噩的同学/同事?
这些行为极有可能带来不好的结果,但大家为何选择视而不见呢?“灰犀牛”给你答案。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笨重却具有强烈攻击性的“灰犀牛”
“灰犀牛”指人们习以为常甚至能够预测的大概率风险事件,就像远处的一只虎视眈眈的犀牛,一开始你会因为它笨重缓慢而无视其存在,可一旦它向你袭来,你必然被撞倒在地,毫无还手之力。
08年的次贷危机、15年的股灾、世界各地的房地产泡沫,无不反映出人们在重大危机发生前却仍然愿意铤而走险的心态。
我们为何对近在眼前的危险视而不见?
-过于乐观
《灰犀牛》中提到“我们总是会高估积极事件的可能性,而低估无视消极事情的可能性,换句话说,我们不断展现出【乐观的偏见】。”
2014-15年的中国股市场景想必各位还历历在目。
当时许多不碰股票的朋友也开户入了不少爆红股,大家每天看着飘红的业绩乐此不彼,说起股票走势亦头头是道,甚至还有“内幕消息”称“有机会冲破一万点”。
在此期间,不是没有警示,但不少人的内心已经被日益增长的“浮盈”蒙蔽了,也许多人暗示自己“赚完这几万我就脱手”。
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绝大多数人在脱手前就已经被突如其来的崩盘锁住了,剩下的只有“我早该料到”的叹息。
我们确实习惯了去倾听那些我们喜欢和认同的声音,而不去在意那些我们想屏蔽、讨厌却可能有用的信息,最后得不偿失。
-得过且过
得过且过确实能使我们免遭眼前的痛楚,不必去做短期的变动。但结果就是我们很难应付未来出现的危险,而且事后的补救费用远远超过今天的防范费用。就像近期的这则新闻:
原本只是需要检测23名下船者,如今却不得不采取彻底措施去避免此类失误。但无论采取什么措施,都会消耗比原来更多的人力物力。
等桥塌了,才想起有人提示桥早已有不少裂痕;等汽车发动机坏了,才懂得要定期保养;等健康出大问题了,才发现忽视了身体早已响起的警报。
得过且过不是良药,它是一剂麻醉针,帮你免去短暂痛苦,但药劲过去后,你会感觉分外的疼。
-心存侥幸
很多人就是这样:他们本有机会逃离危险,但是他们就是不相信事情真的会变坏,变得无可挽回。他们曾经历过风雨,于是误以为这一次能够挺过去。因此他们没能在适当的时候全身而退。结果就是再次迎来痛击。
我们愿意花钱在彩票上,幻想着“万一中了呢”。却不愿意花钱在保障上,深信着自己不会生病/意外。
同样是概率事件,然而我们总相信好运比厄运来得容易。
可是为什么网上看到的众筹消息远比中奖信息来的多呢?
"侥幸"本就不是一个褒义词。
知而不行,是为不知
即使生活中有很多人明白这些,但就是不愿意下定决心采取行动,直到无法回头。
“知道做”和“会去做”永远是两码事,一个停留在“思想”,一个已经付诸行动。
曾经流行过一句话“从小听过很多大道理,可依旧过不好我的生活。”
其中一个原因是缺少了最重要的一环:执行力。没有执行力,一切都只是纸上谈兵。
行动起来吧
英语有句话叫做"An ounce of prevention is worth a pound of cure."(一分预防胜过十分治疗)
当我们面对显而易见的风险时,可以算一笔账:到底是继续下去的成本高还是立马停下的成本高。相信计算的结果会给你答案。
人类已经面临众多“灰犀牛”式危机:气候变暖、水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等。任何一个发生质变都将对我们的生活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如果我们暂时不能凭一己之力去应付这些危机,不如先脚踏实地去正视并处理好身边的“灰犀牛”。
如果等到最后被迎头痛击才开始悔悟,就已经晚了,人生没有重来。
行动起来吧,收起骄傲的心,好好审视下自己身边的“灰犀牛”,先见之明远胜于后见之明,未雨绸缪远胜于亡羊补牢。
最后,祝大家都能得到一个美满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