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365《原生家庭》读书笔记
摘要
中国古老民谚里就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之说。
美国神经病理学家、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作为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所提出的
婴儿期(0~1.5岁)、
儿童期(1.5~3岁)、
学龄初期(3~5岁)、
学龄期(6~12岁)、
青春期(12~18岁)、
成年早期(18~25岁)、
成年期(25~65岁)、
成熟期(65岁以上)
这样八个阶段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反思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
依恋期:(0~18个月)
在这一阶段,生存是婴儿生命的全部目的,对母亲的依恋也就成为他最基本的需要,如果这一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即造成了婴儿的心理伤害。
由于婴儿对依恋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造成的伤害程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人格类型并伴随其终生。
1.儿童:对遗弃的恐惧(自我归属感)
成年:依恋型人格
母亲成为他愉快与痛苦的同一源泉,他在生理和情感体验上的愉快、满足与愤怒、伤心交替出现,因而形成了他对母亲的爱和恨并存的矛盾情感。这种儿童我们称之为依恋儿童。
2.儿童:对拒绝的恐惧
成年:孤独型人格
他们往往惧怕亲密的接触,虽然事实上他们也曾像其他儿童一样需要妈妈的爱护,但是每次对母亲依恋的渴望和要求都会导致心理上的痛苦。
因此他们构造了一个不真实的自我,他们看起来很独立,实际上是否定自我的需要,恐惧与他人接触,其目的只是为了回避由此可能带来的痛苦。
这样的孩子常常被认为是“好孩子”“乖孩子”,妈妈为孩子早早就表现出来的“独立性”而感到骄傲。
在后来的生活中,孩子的这种所谓“独立性”也许会受到社会的赞许,甚至他们自己也会为自己的“独立性”骄傲,但是婚姻生活里有痛苦在等着他们。
依赖探索期(分离期)(18个月~3岁)
1.儿童:对被控制的恐惧成人:回避型人格2.儿童:对失去的恐惧成人:追求型人格1)自我的确认:
(1)他必须在自己的内心建立起一个稳定和持续的自我形象,以及一个稳定、持续的他人(主要指亲人)形象;
(2)确定对自己能力的自我评价,从而确立自己的自信心。
a.儿童:对羞辱的恐惧
孩子的人格就分裂成了两部分:
一个是受到父母和社会赞同和强化的部分,所谓光明面的部分;
另一个是受到父母和社会否定而被压抑下去的部分,所谓阴暗面的部分。
从此,孩子形成一个单一的、片面的人格,不再是一个拥有完整的自我的人成年:古板型人格
b.儿童:对被忽视的恐惧成年:顺从型人格
感触:好吧,不得不承认,这里分得很细。
一个个小故事很有触动。
不看这本书,还不清楚原来人的一生可以有这么多阶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