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刚到北京,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差,学习时间少。立志学做圣人之后,他给自己立下了12条规矩。
一、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不沾恋;
四、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
五、读史:念二十三史,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六、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七、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八、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
九、日知其所无: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
十、月无忘其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的多寡,养气之盛否;
十一、作字:饭后写字半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课程。凡事不待明日,取积愈难清。
十二、夜不出门:临功疲神,切戒切戒。
曾国藩最初做的官是翰林,翰林官员升官也要考试。等考试都是不定时的。曾国藩也面对第1次考试,他心里非常担心,甚至当天晚上彻夜未眠。
三天后,公布榜单。他竟然考了第六名。在后来的考试当中,他的发挥仍然是不错的,至于他给自己立下的12条军规,密不可分。
人都是有惰性的,有时候会随着自己的心情而决定要不要做一件事儿。给自己立下雷打不动的军规,可以更好督促自己去做正循环的事情,远离消耗自己的事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论是心态,气质,学识,财富,事业。都会有很大的提升。
前不久看到了衡水,黄冈,毛坦厂中学的时间作息表,突然敲打了一下自己。
我最努力,最投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段时间,就是中学那几年。当然后面也有一些高强度的时候,但要么只是单纯的重复,要么是持续的时间不长。
二十多岁的年纪,远不如十五六岁,那般努力拼搏,细细想了一下,无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一、没有明确变得更好的目标,没有定下标准。
这个是排在首位的问题,有一个很好的比方。目标就如同自己的初恋对象一样,在去追求的时候。精力旺盛,丝毫不会感觉到疲累,不怕麻烦,让自己始终保持到最好的状态。哪怕再苦,再累,再烦,也要为了获得对方的青睐,而去做到一些事情。
因为这件事情在你的心里分量非常重,哪怕三更五更起,你也要决心完成它,只要能够持续的时间就更长,能够完成的决心就更大。
二、缺乏一个集体的氛围环境。
在学生时代,大家都是在学习。孤军奋战比不上集体团结。在集体氛围的影响下,自然而然的也会一起去学习。
相反,离开了学校。缺乏了学习的环境。你可能会成为异类,找不到同行者,自然很容易放弃。
三、心思不够单纯。
这是人成长自然而然的过程,人愈加成熟,考虑的事情就会特别多,面对的压力也会更多,就会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做一件事情。
尤其是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已经极大的多做了我们的专注力,时间和精力。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你想要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就必然要拥有一番本领,拥有之前必先付出,付出你的时间,付出你的精力,付出你的汗水。
除此之外,你还要忍受孤独,拥有静得下来的功夫,不断的打磨自己,在岁月的沉淀下,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