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本草汇解
常用中药材—白鲜皮,功效:清热燥湿,袪风解毒

常用中药材—白鲜皮,功效:清热燥湿,袪风解毒

作者: 98e5d7aa4564 | 来源:发表于2019-01-02 13:44 被阅读4次

    【品种来源】

    本品为芸香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鲜(Dictamnus dasycarpus Turcz.) 的根皮。产于辽宁、河北、四川、江苏等地,春秋采挖,去须根和外部糙皮,纵向剖开,抽去木心,切片,晒干用。

    【性味归经】

    苦,寒。归脾、胃经。

    【功效】

    清热燥湿,袪风解毒。

    【主治】

    用于湿热疮毒,湿疹疥癣。本品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袪风止痒。用治湿热疮毒,肌肤溃烂,黄水淋漓,常与苍术、苦参、银花燥湿解毒之品同用。治疗湿疹、疥癣,皮肤搔痒,常与苦参、防风、地肤子等同用,内服外洗均可。

    用于黄疸尿赤,湿热痹痛,本品既清热燥湿,又袪风通痹。治湿热黄疸,尿赤,配茵陈有利胆退黄之功,治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配苍术、黄柏、牛膝,共奏清热燥湿,袪风通痹之效。

    【文献别录】

    《本经》:「主头风,黄疸,咳逆,淋沥:女子阴中肿痛,湿痹死肌,不可屈伸起止行步。」

    《药性论》:「治一切热毒风、恶风,风疮疥癣赤烂…主解热黄、酒黄,急黄、谷黄、劳黄等良。」

    【用法用量】

    煎服,6~10g。外用适量。

    【注意禁忌】

    扁寒患者慎用。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味苦,寒。主治头风,黄疸,咳逆,淋沥,女子阴中肿痛,湿痹死肌,不可屈伸起止行步。

    《名医别录》:味咸,无毒。主治四肢不安,时行腹中大热、饮水、欲走、大呼,小儿惊痫,妇人产后余痛。

    《药性论》:臣。治一切热毒风,恶风,风疮疥癣,赤烂,眉发脱脆,皮肌急,壮热恶寒,主解热黄,酒黄,急黄,谷黄,劳黄等,良。

    《开宝本草》:味苦、咸,寒,无毒。疗四肢不安,时行腹中大热,饮水,欲走,大呼,小儿惊痫,妇人产后余痛。

    《本草图经》:治肺嗽。

    《本草纲目》:白鲜皮气寒善行,味苦性燥,足太阴、阳的经去湿热药也,兼入手太阴、阳明,为诸黄风痹要药。世医止施之疮科,浅矣。

    《本草经疏》:白鲜皮禀天地清燥阴寒之气,其味苦寒。《别录》兼咸无毒。降多于升,阴也。入足太阴、阳明,兼入手太阳。苦能泄热,寒能除热,故主头风有火证。性寒而燥,能除淡热,故主五疸。咳逆者,实火上冲也。得寒而散,则咳逆止矣。淋沥及女子阴中肿痛,亦皆下部湿热乘虚客肾与膀胱所致也。湿痹死肌,不可屈伸起止行步者,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脉也。脾主四肢,恶湿而喜燥,今为湿邪所干,故四肢不安也。时行腹中大热,因而饮水。大呼欲走者,邪热盛也。小儿惊痫,亦热则生风之候也。散湿除热,蔑不济矣。妇人产后余痛,应是血虚而热,非所宜也。

    简误:下部虚寒之人,虽有湿证勿用。

    《本草备要》:通祛风湿。

    气寒善行,味苦性燥。行水故燥。入脾胃除湿热,兼入膀胱、小肠。行水道,通关节,利九窍,为诸黄风痹之要药。一味白鲜皮汤,治产后风。时珍曰:世医只施之疮科,浅矣。兼治风疮疥癣。女子阴中肿痛。湿热乘虚客肾与膀胱所致。恶桑螵蛸、桔梗、茯苓、萆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常用中药材—白鲜皮,功效:清热燥湿,袪风解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rrz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