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讲个故事:
春秋时期,鲁国有一条法令:“凡是将本国流落在外的奴隶花钱赎出来的人,回国后政府一律报销赎金。”所以许多鲁国人都纷纷在外替奴隶赎身。
当时孔子有一名富豪学生叫子贡也赎了一个奴隶。但子贡不缺钱,回国后拒绝去报销。于是,子贡一夜爆红,成为了全民偶像。
只有孔子破口大骂:
“自今以往,鲁人不复赎人矣!”
2、
为什么?因为子贡的行为太难效仿了,对于普罗大众来说,:
喜欢归喜欢,赞成归赞成。但是让我花自己的钱,去挽救别人的人生。对不起,做不到!
于是他们只能对子贡高山仰止:
既然泰山这么高,那我就不上去了。还是瞻仰一下,止步吧。
后来,赎奴隶找政府报销的人开始被众人嘲笑。再后来,就没有人再去为奴隶赎身了。
所以:
世人所喜欢、所赞成的子贡之义举,表面上看是美的善的。其实,贻害无穷,是令人厌恶和需要反对的。
因此老子才会感叹: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
再讲一个故事:
孔子有个学生叫子路,穷得叮当响。曾经看到一个人溺水。二话不说,跳水救人。事后,溺水者以一头牛作为酬谢。子路依然二话没有,欣然接受。
于是,子路也一举成名,成为了全乡笑柄。
只有孔子盛口大赞:
“国人从此见溺必救矣!”
4、
为什么?
因为子路的“见利勇为”,虽然不是一件所谓的善行。但是,却无形中降低了全民的行善标准。
导致的结果就是:
全国民众普遍获得了一种心理上的平衡,纷纷见溺必救。
所以:
从子路以后,救溺者的善行,在鲁国兴起,
5、
最后,为什么子路与子贡同样做了一件好事,孔子却做出了与世俗截然不同两种的评价呢?
因为孔子知道:
如果子路跟子贡一样拒绝酬谢,这个地方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变成一个“见死不救”的社会。
这就是孔子的伟大之处:
一个真正的哲学家永远比普通人多一只眼睛,这只智慧之眼可以看穿事物的表象之衣,直见人性的裸体。
6、
我们想一想为什么“见义”要“勇为”呢?“勇”代表勇气,说明做这件事需要很大的勇气,也就意味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
譬如:
你下水救人万一被拉下水怎么办? 你出门抓小偷万一被砍出人命怎么办? 你上街扶老人万一被讹上一笔怎么办?
没错,或许你一个人可以做到无惧风险且不求回报。
但是所有人都能做到吗?如果所有人都能超越自我的局限,突破自私的牢笼。这个世界上还需要法律吗?还会有监狱吗?你若非要抬杠,我只好代表“人性”对你说一句:
“对不起,你是个好人,但我们不合适。”
7、
所以,需求回报才是亘古不变的人性,才是颠扑不破的规律。只有看清人性才能够躲开道德的陷阱,只有顺乎人性才能够种出善良的鲜花。
真正的行善就如同播种,它能够将善的意念种进每一个人的心田。但这显然还不够,要想让每个人心中的善念生根发芽,就必须用“利”去浇灌。
一句话:
种地需要水,种善需要利。
司马迁说的好: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但是太多的人都羞于谈“利”,以为“利”是坏的、恶的、难以启齿的。甚至将“利”与“义”对立起来。
孟子张口便说:“仁义而已,何必曰利?” 董仲舒提笔就写:“正其道不谋其利。” 黑格尔直接咬定:“恶是一切发展的原动力。”
这个观点连恩格斯都钦佩有加,大受启发。
但是——黑格尔错了。
“利”并不等于“恶”:“恶”并非一切发展的原动力,“利”才是。
我想古往今来真正把这个问题搞清楚的大哲学家大概也只有墨子了。墨子曰:
“义,利也。”
8、
没错,“义”与“利”其实指的是同一件东西,“义”只是“利”的别名。只要稍微换一下角度,我们就会发现:
所谓的“是非”,其本质上就是“利害”,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其实,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真理,只有利益。
所谓好人,本质上是维护了别人的利益;所谓坏人,本质上是损害了别人的利益;所谓伟大,本质上是牺牲自己的利益来维护别人的利益;所谓自私,本质上是牺牲别人的利益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所谓正义,本质上是维护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所谓真理,也只不过是维护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而已。
故《周易》曰:
“利者,义之和也。”
作者:紫侠狼,90后文字狂生。精研国学十四年,累计读书2.5万小时,写作70余万字。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致力于打通各个学科之间的理论壁垒,提倡“用科学开释国学,以新统承继传统”的非主流治学思想,目前代表作品有《酷说老子》和《酷说人性》两大系列连载。
【参考资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