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会接到家长们打来的电话:我家孩子不想上学、在家发呆、不开心、割腕…等等。
今天摘录一篇文章,希望为人师长、为人父母者,能够有机会及早了解一下孩子,可能有抑郁倾向?
文章摘自—简单心理
简单心理咨询助理:您想对来访者说的“一句话”?
Dr. Kok 咨询师:面对破碎,不要放弃希望。人生有许多裂缝,不都完美,如此光才能照进来。
简单心理咨询助理: 哪一刻让您决定成为一个心理咨询师?
Dr. Kok 咨询师:我在大学时曾旁听心理辅导的课程,种下我对心理咨询的热爱与向往。感觉人的痛苦是无法与自我的内心联系,因而无法与自己和解也无法与人和解,非常痛苦。后来发现无时无刻我们都在讲故事听故事。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在讲述一个故事,而每个故事的发展都有情节,有伏笔,注脚,还有故事进展的起承转合与换泪点。所以我愿意成为协助来访者讲述ta生命的故事,让ta在叙事中发现自己,发现自己与主流故事的的不同,并看见自己的闪亮点,成为故事的主人,发展更有意义的故事。
简单心理咨询助理:您从学习到从事咨询印象深刻的一件事?
Dr. Kok 咨询师:我从聆听来访者的叙事与经历,深刻的发现许多叙事中也承载着不只是个人,更是集体的大叙事悲剧与无奈。觉察 (awarenes) 与赋能(empowerment)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简单心理咨询助理:您在咨询过程中的关注或思路是什么?
Dr. Kok 咨询师:在咨询过程来访者讲述着并发展着一个故事,可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会有许多曲折受阻。人在建构他的现实世界时,同时建构了意义,建构了自己。我希望我能帮助正在经验许多起伏转折的你觉察自己不只是故事的主角,也是故事的执笔人。
2020年的最新统计显示,中国的抑郁症患病率已达到2.1%,抑郁症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精神类疾病。
不仅如此,抑郁发生的年龄也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陷入了抑郁之网,校园里学生因抑郁而自伤、自杀的新闻也时有发生。
这一现象引起家长老师和社会广泛关注和警醒的同时,不少人也纳闷,青少年处于花一样的年龄,正是努力学习、充满憧憬的年龄,怎么就抑郁了?
心理咨询师 Dr. Kok 表示,抑郁不仅受先天的遗传因素所决定,还是社会环境的产物。
青少年处于发展自我身份认同的时期。如果家庭与学习的环境向他们灌输如何在社会表现才算成功的思想,不能适应的青少年就会感觉自己不属于这个环境,与这个社会(通常指学校或家庭)格格不入,无法与之融合,也无法沟通联系,因而会将自己从这个社会中抽离。抑郁就是一种关系的抽离与断绝,是与人联系的情绪发生了问题。下列情绪就容易使青少年产生抑郁:
1、失败的感觉
当青少年不能达成父母对他们学习的期盼,他们背负着光耀门楣的重担,他们只会感觉自己是个失败者;或者父母没有对青少年施加压力,但整个社会环境的价值观是万物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但偏偏自己无论如何努力,总是不能名列前茅,自尊心因此受挫;或者与同伴的相处不顺,导致心情压抑;或者处在竞争激烈的学习环境中,感觉不适应,又缺乏疏解焦虑的技能等。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对孩子寄予很大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功,这在无形中也会给青少年很大的压力。
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会内化外来的评语,在内心中会产生自责与内疚,生气自己为什么达不到标准。另外,青少年会把来自社会文化的要求当成理所当然,既然达不到这些要求,那就是无法融入这个社会,无法生存了。如果青少年成熟一点或者学会拒绝不合理的要求,他们就不会那么苛刻地对待自己了。
2、自我否定
当青少年被至亲的家人否定时,他们会自我否定。自我否定的孩子会将降低自我价值,越发感到自己不够好,越无法接纳自己, 其结果就是无意识地与内在的自我隔离,无法与自我联系。
3、感觉被拒绝
寻求爱、希望与他人有联系是人的基本需要,但很多时候会感觉被拒绝。当青少年在追求友情、爱情被拒绝时,他们会无法接受,会感到失败沮丧,会觉得都是自己不该存活在这世上,渐渐走进不可自拔的抑郁深渊。
那么,家长对此能够怎么做呢?心理咨询师 Dr. Kok 提出如下建议:
1、如果你的孩子抑郁了,不要急于强迫他们好起来。
抑郁者通常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因此对他们说振作点、看开些都是无效的。很多从抑郁情绪中康复的人都形容抑郁如同陷入无可自拔的泥沼,越是挣扎,陷得就越深,感觉沮丧无力。抑郁是一种很深的悲伤与失落,正如抑郁的情绪是与人及自己的联系出了问题,康复的过程也需要在与人及自己的联系中逐渐恢复。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家长应该给孩子提供支持,多聆听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悲伤感觉。
2、家长千万不要剥夺孩子悲伤的过程,孩子需要梳理情绪,需要被理解。
悲伤是一种哀悼,哀悼失落的自己。抑郁康复的重建指的是自我概念的重新定义,换言之,被抑郁洗礼过的自己需要重新认识自己,重新赋予生命意义,他们不再是过去那个孩子,他们也许多了一份悲观,也许更加懂得活着的意义。经历过抑郁的人,人生观及世界观都会发生改变,过去认为重要事情可能不重要了,人生的优先次序也会不一样,这就是意义的重建。
3、家长需要经常与孩子进行情感的联系,为他们制造快乐的体验。
追求快乐的体验是最基本的需求,在孩子的成长的环境中,家长平时要与孩子多培养感情,当有事情发生时,他们才会向你寻找帮助。不要以为有的吃、有的穿就没有什么好忧郁的,不就是学业太重了,习惯了就好。潜藏的忧郁情绪会积累形成更大的问题,转换成身心的病痛。当孩子情绪低落,开始将自己与外界隔离,意志消沉,凡事都提不起劲时,家长就需要注意了。
4、重新思考对孩子的养育方式和教育理念。
孩子有情绪困扰时,家长可利用这段时间对孩子的管教、要求及家族的教养观念进行思考,看是否需要对它们进行适当的调整。孩子的忧郁不仅对孩子的个人成长有重新建构的意义,有时对整个家庭的调适也会产生一定的作用。建立孩子乐观的学习态度是防治抑郁症的最好办法。及时寻求协助、陪伴孩子就诊治疗也可以帮助孩子度过艰难的郁郁过程。 忧郁症就像身体的其他疾病,及早就医,加上咨询,抑郁症就会康复。否则,忧郁症可能会在日后复发,甚至会引起其他的精神问题与偏差行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