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一位朋友的反馈和启发,他建议每日书最好是在心中打好腹稿,递进式地进行某个主题的深度思考,比如像准备演讲稿一样进行简练思考与输出。
这番反馈启发我思考一个问题,我是为何而写?简单思考了下,按重要程度来说,有如下两个原因。
第一,养成每日记录的习惯。
要知道我思维上容易陷入“追完美”而忽略“先完成”的死循环,这也是我为何没有开始正常连载文章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比起写作中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先动笔写。
在我200天健身训练营中(现在已经第165天了),前三十天是多么煎熬地逼着自己跟着跳,即使我内心抗拒中午也得准点准时到运动区。正是这痛苦的30天帮我过渡到了不太痛苦的60天,到流畅无脑的100天,再到现在已经开始享受运动过程的快乐,而非考虑是否完成了。
每日书的养成亦是如此,总需要一个过程去跳脱自己的舒适圈,直到形成一个自然而然无需刻意动脑的小习惯。
第二,作为演讲的素材搜索库。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到今天,我唯一坚持的兴趣就是演讲。每次演讲前两天,我总会抓破脑袋去梳理演讲提纲,构思每个论点以及支撑的论据。有了日常积累的素材库,我就可以化被动为主动,提炼适合的故事或案例,去构思我的整个演讲框架和核心想要传达的观点。
而我上一篇演讲稿“管理变化”正是通过快速的搜索每日书的素材库,找到了合适改编的工作案例,仅用了两个小时就完成了英文讲稿的撰写,练习加上修改花了1个多小时候,获得了当场例会的好评。
当我们更有目的性的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会充满更多的主动性可能性,我为了养成记录习惯和演讲素材库而写。你呢? 你又是为何而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