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教育的行动派和饯行者
读到张文质老师在《教育的勇气》一书中谈到自己对于教师自组织的发起以及饯行的整个过程,能够感受到张老师是一位用心的教育工作者。在如今喧嚣纷扰的社会,人们都是那么地浮躁。知识、手段、技巧,是今日教育关注的字眼,学业成绩是目前人们共同的话题,真正去关注学生心灵、在乎学生生命个体的教育者越来越少。而张老师能够自觉生命、自觉职业,勇闯教师自组织之先锋,可见其真正饯行了 “ 行走拓宽视界,读写重建心灵 ” 的精神内涵。教育家永远是站在教育 “ 人 ” 的角度来做教育。记得有一位学者说过在普通教师眼里最重要的是知识,而在教育家眼里最重要的永远是 “ 人 ” 。苏霍姆林斯基最深刻的一个观点就是要把青少年培养成为 “ 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 ” 这个观点在今天看来依然是先进的,与时代契合的。
印象中有那么一次,一年级 4 班有个男同学习惯特别差,每每在我的英语课上总爱捣鼓他那几只画笔,看到一次训斥他一次,几次三番下来,并无成效。于是,我选择了直接没收他的画笔,并对他说, “ 我提醒你多少次了,一直不听,作为惩罚,画笔我没收了,如果你想取回你的画笔,我要看你这堂课的表现! ” 显然,他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一节课表现还算尽如人意。我最终课后将画笔归还于他,并告诫,下次不能再有此类现象发生,他也频频点头示意我下回绝不再犯。可谁知,好景不长,这名同学又开始犯起了 “ 老毛病 ” ,只不过这次不是明目张胆地把画笔拿出来画画,而是偷偷摸摸地在桌洞里做小动作,于是,我课后找这位同学谈话,语重心长地和他说, “ 老师能看出你很喜欢画画是不是? ” 他点了点头, “ 可以给我看看你画的作品吗? ” 他愣了一下,然后小心翼翼地把自己的画作拿出来,眼里有那么些许骄傲, “ 嗯,画得不错,但是你能告诉我英语课上可以不听课只画画吗? ” 他低声回答: “ 不可以。 ”“ 是啊,老师很喜欢你的画,但老师更喜欢像上周三英语课上认证听课、积极发言的你,如果你每次英语课都能像上次一样表现好的话,老师会感到很欣慰的,你会让我失望吗? ” 他似乎明白了我话语的含义,用力地点了点头。果然,在之后的几次英语课上,这位同学一直勇于发言,英语成绩也提高了不少。
通过这次的教学实践以及在这篇文章中我学习体会了,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扩展生命的宽度;我们不能改变天生的容貌,但我们可以时时展现自己的笑容;我们不能指望别人控制你,但我们可以好好把握自己;我们不能全然预知明天,但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今天;我们不能事事顺利,但我们可以做到事事尽心。在教育中,做一名行动派和饯行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