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党贼求生,身世浮沉——许靖许文休的一生

党贼求生,身世浮沉——许靖许文休的一生

作者: longkee92 | 来源:发表于2019-08-16 11:52 被阅读0次

    许靖,字文休,汝南郡平舆县人,东汉末年辗转多处,最后在刘备手下任官。

    许靖一生跌宕起伏,事多主,经多事,有些三国爱好者不太看得起他,觉得他凡事都没个始终,而且还和自己的堂弟许邵关系很差。但是其实真正的许靖是怎么样的呢?作为一个经历了不少磨难和坎坷的人,他的心路历程又是如何的。

    《蜀记》里面提到他给曹操写的一封信,“党贼求生,情所不忍;守官自危,死不成义。”

    “党贼”其实指的就是东汉末年“党锢之争”里“党人”一方,“党人”在当时普遍被认为是正义的一方,是被同情和认可的,他们自己也以此为荣。为何到这里许靖自嘲是“党贼”呢?

    深入到当时的社会环境当中,许靖其实是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人,他思想的变化,也是那个时代的缩影,下面我们就从他的早期经历说起。

    一丶身世浮沉雨打萍

    许靖从小和他堂弟许邵“俱知名”,算是少年得志。汝南太守刘栩把许靖察为孝廉,开始了他的仕途。时任吏部尚书周毖很看重许靖,和他一起选定人才,为把持朝政的董卓推举了韩馥、张邈、孔伷等到各地任官,也把许靖本人升为巴郡太守,但是未能成行,就地补了御史中丞的缺,这个时候的许靖青云直上,好不得意。

    结果人算不天算,韩馥、张邈、孔伷等这几个哥们到任之后纷纷反水,响应袁绍的号召加入联军要干掉董卓。董卓一气之下把周毖这个倒霉鬼砍了,许靖寻思这举荐也有他一份啊,下一刀保不齐就是要落自己脖子上了。赶紧脚底抹油去投奔他举荐的孔伷了。

    不久孔伷死了,许靖又投奔扬州刺史陈祎。陈祎不久也死了,许靖的老相识吴郡都尉许贡和会稽太守王朗又出面保全他。许靖这个时期虽然颠沛流离,但是还是保持了一个士族大家的风度,安定下来之后就开始接济亲人乡里,安抚人心。后来许靖又前往交州避难,渡江的时候他在岸边镇定自若,先让自己的随从上船先走,等大家都走了,他才上船,可见许靖能得大名绝非偶然。当时名士袁徽也住在交州,他在书信中曾评价“许文休英才伟士,智略足以计事,自流宕以来,与群士相随,每有患急,常先人后己,与九族中外同其饥寒。”可见时人对他评价非常之高,并没有因为他不断改换门庭而不屑。

    但是令人觉得奇怪的是,这么一个天下名士,却和他的堂弟许邵闹得很僵。要知道在当年,家庭是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所谓“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儒家的思想就是由内及外,由近到远,你和兄弟都能起冲突,那和外人岂不是更容易因为利益争斗?所以对于士人来说,搞好家庭关系,使上下有序,家庭和睦那是从仕第一步,是基础。

    君不见钟会钟毓两兄弟私底下撕逼撕得不可开交,钟毓甚至连制定法律都暗搓搓找机会挤兑钟会,表面上还是得装作兄友弟恭,住到一个院子里。那么同为士人领袖的许靖许邵兄弟,怎么就把矛盾那么明显外露了呢?

    这要从两个人不同的政治立场说起,也就不得不提到那场直接葬送了东汉的第二次“党锢之祸”。

    二、乱世兄弟反目仇

    “党锢之祸”指的是东汉末年宦官和外戚的权力斗争,当时的读书人偏向相对正直清廉的外戚一派,就被宦官集团诬告为“党人”,被纷纷缉拿抓捕,甚至是诛杀。直到后来士族联盟的代表袁绍带兵屠杀宦官集团之后,“党锢之祸”才算告一段落。

    许靖自己就是党人,除了他自称“党贼”之外,看他和周毖推荐的人才里,也有党人的姓名,比如荀爽(党人领袖之一荀淑之子)、张邈(党人领袖团体“八厨”之一)等。这就难怪他的仕途一开始就坐上了直升机,开始站队了嘛。

    我们再回到许靖传记里看看,“许靖字文休,汝南平舆人。少与从弟邵俱知名,并有人伦臧否之称,而私情不协。邵为郡功曹,排摈靖不得齿叙,以马磨自给。”这里看到许邵自己当了官,还回头阻挠他堂哥许靖。那么许邵其人,究竟又是怎么样的呢?

    许邵在三国历史上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点评曹操。许邵以清谈和点评人物闻名,他甚至还开了个专栏叫“月旦评”,很多人都以被他点评为荣。当年的曹老板还没太出名,死皮赖脸半求半逼地让许邵也给他说两句,许邵实在推辞不了,就说了那句著名的评语“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可以说许邵看人非常有一手,那么我们不妨就从他的人际关系下手看看,他为什么会和许靖这么不对付。

    三丶人间正道是沧桑

    我们先来看许邵和袁绍关系如何。袁绍是士人后期领袖,豪族高门,又是许邵同郡老乡,他回乡之时一众门人前呼后拥,但是马上到汝南地界,袁绍竟然说,“我这高车华服,岂能让许邵看见。”就让其他人散了,自己回家。

    有意思吧,非常有意思。后面这段更有意思。

    “劭尝到颍川,多长者之游,唯不候陈寔。又陈蕃丧妻还葬,乡人毕至,而劭独不往。或问其故,劭曰:‘太丘道广,广则难周;仲举性峻,峻则少通。故不造也。’其多所裁量若此。”

    陈寔是谁,是当年的儒学宗师,也就是我们初中语文课学《世说新语》的时候看到那个“陈太丘”。但他不是党人。

    可陈蕃是党人!而且是党人的早期领袖。

    至于为什么呢,他自己也说得很清楚了。太丘道广,广则难周——陈寔手下门人太多,人一多你就很难甄别良莠,日后你的学生搞出什么事情来,瓜田李下的,难免就把你一齐绑了。至于陈蕃的“仲举(陈蕃的字)性峻,峻则少通。”——陈蕃这人性格太刚峻,没什么容人之量。所以,我许邵两个都不想去拜访。所以从他的态度其实可以看得出来,他对党人一派是敬而远之的。

    那许邵是支持宦官一派的?更不是。

    “劭从祖敬,敬子训,训子相,并为三公,相以能谄事宦官,故自致台司封侯,数遣请劭。劭恶其薄行,终不候之。”他家有亲戚是宦官派的,他也看不起。

    这个世界它不是非黑即白的,许邵的政治立场也不是说不是左就是右的。那么他的真实看法是什么呢?他的看法是什么呢——“或劝劭仕,对曰:‘方今小人道长,王室将乱,吾欲避地淮海,以全老幼。’”他觉得士人阉党都不是好玩意,就他们这么搞下去,大汉要完蛋。

    到这里其实我们已经能够看得出许氏兄弟反目的真实原因,就是政治立场的不同,不是因为私人问题。这对早慧的兄弟,就从这里开始,分道扬镳,随后被时代的滚滚洪流裹挟而去,再也看不到彼此。前面说到许靖颠沛流离,东奔西跑,那么许邵呢?也没好到哪里去。先投陶谦,后附刘繇,最后四十岁的时候客死他乡。

    像许邵这种有眼光,有才华,家世厚实,而且不肯站队的人,在乱世里就是这个下场。

    兄弟二人不同的选择,不同的人生经历,最终也为他们带来了不一样的结局,颇有种东汉版《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味道。相比早亡的堂弟,许靖后半生似乎更为顺遂一点,但是这时候的他心境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四丶壮志未酬善己身

    避难到会稽的许靖回顾半生,发现当年士人的领袖袁绍袁术兄弟夺权之后,也成了作恶者。没有人兑现当年无数士人为之前仆后继斗争的诺言来匡扶汉室,庙堂之上仍然是蝇营狗苟,九州大地仍然是战火纷飞。这不是许靖当年投身党人一派的愿景啊!曾几何时他以为阉党就是天下祸乱的根源,只要翦除宦官,就可以让国家长治久安,但是灭掉宦官之后的事情却峰回路转,屠龙的少年终究也成为了恶龙。

    现实的耳光把许靖刮得如梦初醒,他终于知道自己成了野心家的工具,并且为之后悔不已。

    所以他到了会稽还要继续往南去交州投奔士燮,所以他才会拒绝了曹操的招募。因为会稽的主人孙策曾是袁术手下,而曹操是袁绍作为党人领袖时期的盟友。他太后悔了,不想再和党人发生哪怕一丝一毫的联系。

    所以他先去交州,后投益州刘璋,然后在刘璋手下跟了刘备。他也在给曹操的回信中写到“倘天假其年,人缓其祸,得归死国家,解逋逃之负,泯躯九泉,将复何恨!若时有险易,事有利钝,人命无常,陨没不达者,则永衔罪责,入於裔土矣。”意思就是我还得看着你老曹是不是真心匡扶皇室,复兴大汉的。如果是的话我就回去跟你请罪,不然的话,那我还不如客死他乡,也省得回去给你当刀子使。

    那么留在益州的许靖做了些什么呢?“靖虽年逾七十,爱乐人物,诱纳后进,清谈不倦。丞相诸葛亮皆为之拜。”经历了如此多是是非非的许靖,早就没有了什么门户之见。清心寡欲,提携后辈,一壶浊酒,细品人生。

    许靖的一生,也是当时知识分子的一个缩影,年轻时面对国家的混乱,忧心忡忡,就好像当年的五四青年一样,大家的选择不一样,但是目的是一样,就是想要拯救这个国家。在理想信念破灭之后,他们虽然没能像诸葛亮那样矢志不渝,也没能像曹操那样走了一条争议更大的路,但是在乱世中还能保持节操,坚守底线,已经殊为不易。他不是英雄,却见证了英雄的时代;他不是普通人,命运却与普通人何其相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党贼求生,身世浮沉——许靖许文休的一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ryf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