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国学与养生:《道德经》十三

国学与养生:《道德经》十三

作者: 东方旅游在线 | 来源:发表于2020-03-21 09:34 被阅读0次

77.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道,似乎损不足而给有余,不然,天下何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有德的人也是这么处理世间的利益分配的。有德的人不居功自傲,不让人觉得他有多么了不起。【居功必傲,但不至骄狂,否则走向反面】)

78.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柔软的手段多获得成功,毫无妥协的僵硬进攻在柔软的反击中总是落败,强硬的一方总觉得输得冤。【也未必。】)

79.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於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老和稀泥,内在的矛盾不解决,久了,累积的矛盾终将爆发。宽容宽厚是要的,但也有底线。在突破底线前解决矛盾。天道似乎是无情的,但又好象总是眷顾有徳性的人,即得道的人。【天道无情。天地不仁,圣人何以仁哉。圣人常人也,常无以自处,何暇他顾。极普通之人常有小难而一生大平安,是大福!圣人受大难何福之有】)

80.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到人口稀少的地方去居住。不要使用高科技的东西,不要去远方。【去远方的妖言魅惑多少幼稚的心灵。】农耕时代多么美好啊!吃饭饭香,衣服让身体感到舒服,人们爱家,爱他们的居所,人有自己的隐私,人与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人与人和平相处。【不要那么矜持,就一普通人而巳】)

8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朴实诚恳的语言。没有争辩。默契。智慧但不博学。不贪财。帮别人是最好的积累。多多的施予与贡献。做好自己,过好自己。与世无争。)

相关文章

  • 国学与养生:《道德经》十三

    77.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

  • 国学与养生:《道德经》八

    43.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44.名与身孰亲...

  • 国学与养生:《道德经》十

    58.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尚福之所倚。福尚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

  • 国学与养生:《道德经》六

    31.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 国学与养生:《道德经》三

    13.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

  • 国学与养生:《道德经》四

    18.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你按生命的规律来保养你的身体,你健康的,快乐...

  • 国学与养生:《道德经》九

    51.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

  • 国学与养生:《道德经》十一

    65.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

  • 国学与养生:《道德经》五

    24.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

  • 国学与养生:《道德经》七

    36.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国学与养生:《道德经》十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rze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