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那足下的风情

那足下的风情

作者: 清漪澹澹 | 来源:发表于2018-06-28 22:30 被阅读0次
那足下的风情

传说15世纪的一个威尼斯商人娶了一位美丽迷人的女子为妻,商人经常要出门做生意,又担心妻子会红杏出墙,十分苦恼。一个雨天,他走在街道上,鞋后跟沾了许多泥,因而步履艰难。商人灵机一动,立刻请人制做了一双后跟很高的鞋子送给妻子。因为威尼斯是座水城,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商人认为妻子穿上高跟鞋无法在跳板上行走,这样就可以把她困在家里。岂料,他的妻子穿上这双鞋子,感到十分新奇,就由佣人陪伴,上船下船,到处游玩。路见之人都觉得她穿上高跟鞋走路姿态太美了,讲求时髦的女士争相效仿,高跟鞋便很快盛行起来了。

此传说真实与否不得而知,然而,女人,仿佛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高跟鞋情结。

不管专家如何建议,医生如何警告,双足如何不适应,女人始终无法舍弃足下的万种风情。

包头的,鱼嘴的,露趾的,薄底的,厚底的,绑带的,高筒的......鞋跟一双比一双高,一双比一双细。在写字楼,西餐厅,影剧院里,在人流熙攘的大街上,闹市区……噔噔噔,尖细的鞋跟敲打在地板上,不用抬头,你就能想见一个个昂首挺胸,纤腰翘臀,小腿紧致迷人的摩登女郎,正轻移莲步,婀娜多姿地向你走来。

谁也无法忘记玛丽莲梦露双手捂住的高高飞扬的裙摆和她脚下的白色高跟鞋,她曾说过:“虽然我不知道谁最先发明了高跟鞋,但所有女人都应该感谢他。”

在《欲望都市》里,Carrie有句经典台词:“站在高跟鞋上,我可以看到全世界。”

即使是身怀六甲,挺着大肚子的女明星,脚下居然也蹬着一双恨天高。不由得佩服她们的勇气与执著。

更惊叹于舞台上那些艳光四射的美艳舞娘,足下的高跟鞋丝毫没有阻碍她们灵巧高超舞技的发挥,相反更为她们的性感舞姿增添魅力。

当年大红大紫的Twins,转型时的一首《女人味》不是也唱道么,“我着的高踭高过人......”高跟鞋确是女人味的代名词啊。

十二三岁的时候迷上了三毛,记忆犹深的是她在《蝴蝶的颜色》里关于成长的描述。在一个十岁的小女孩子眼里,成长的外在实相就是女老师的高跟鞋、窄裙、花衬衫、卷曲的头发、口红......在那童稚无力的年纪里,她一直期望,活到二十岁就很幸福了。因为二十岁,是可以穿丝袜与高跟鞋的年纪。

而那位特立独行的旷世才女张爱玲,更是在幼年时便说出了“十岁要穿高跟鞋”的豪言壮语。

大约在每一个未成年小女生的眼中,都有着对高跟鞋的憧憬吧。看到那些风情万种的熟女,纤纤玉足外裹着一双双精致优雅不可方物的鞋子,幼小的心中不由生出一种羞于启齿的渴盼。

我猜想大部分小女生都有过偷偷试穿母亲高跟鞋的经历。趁家人都不在家的时候,取出母亲鞋头纤巧,鞋跟高而尖细的鞋子,把尺寸不合的小脚塞进去,踢踢拖拖的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往母亲的穿衣镜前一站,俨然一瞬间成长为亭亭玉立的妙龄女郎。

只是当我长到了可以穿高跟鞋的年纪,对高跟鞋却并没有预想中的迷恋。不记得第一次穿上真正属于自己的高跟鞋是什么时候了,初时还有淡淡的兴奋,过不了多久却发现腿脚受罪,站久了还会腰酸,于是便把这美丽而不舒适的玩意藏进鞋柜里。

直到现在,也很少穿高跟鞋,鞋子大部分是平跟或中低跟的。特别是上班,穿一双高跟往讲台一站半天,估计没几个人吃得消吧。喜欢穿平底和低跟鞋子,不仅因为舒适,还因为喜欢走路时的轻盈与悄无声息。

但我还是会买高跟鞋的。高跟鞋,还有什么别的鞋子比它更优雅呢?你能想象辛德瑞拉离开王子舞会的时候,掉落的是一只运动鞋吗?

那足下的风情

相关文章

  • 那足下的风情

    传说15世纪的一个威尼斯商人娶了一位美丽迷人的女子为妻,商人经常要出门做生意,又担心妻子会红杏出墙,十分苦恼。一个...

  • 那屋那海那风情

    图名来自今天遇到的人及谈说的话语, 故事情节待日后梳理完在娓娓道来。 时光太短, 楼下客寨的风情, 不容错过。

  • 传承“工匠精神”,干一行,爱一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那足下之旅始于什么?是我们穿在脚上的鞋子。

  • 立冬的那抹风情

    立冬,寒风乍起 出门在外的人 都变得缩头缩脑 纷纷红叶落满街头 树木枝杈变成了灰色 满是萧瑟 寒冷使之停止了生长 ...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是真走一千里,这“足下”未必能受得了。如果受不了,那千里之外的目的地是无法达到的,那千里...

  • 散文诗:陌路红颜

    有位诗人说:“你来人间一趟,要找个风情的女子,拉拉手,说说风情的话,再来点风情的事”。可是,我那陌路的红颜...

  • 《上帝啊!请不要移开那山》

    上帝啊! 请别挪开我足下的绊脚石因为它指引我前进的方向也不要移开那山只需赐予我力量登攀上帝啊! 请别挪开我足下的绊...

  • 走走停停

    便说是那刹那的风情 暖了眼眸,明了春风

  • 足下

    介子推逃禄隐迹,抱树烧死。文公拊木哀嗟,伐而制屐。每怀割股之功,俯视其屐曰:“悲乎,足下!”足下之称,将起于此。—...

  • 足下

    踏遍了千山万水 走过了荆棘环生 为了目的的目的 为了没有的为了 意义何在 脚 处在最低却赶得最早 把手的利益延伸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足下的风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rzn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