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们的阅读就进入全书的第四篇了——《从秦朝到清朝的历史循环》。
我们中国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第二阶段是从秦始皇到晚清,第三阶段是从晚清近现代化一直到现在。
秦朝到晚清,这经历了好些个朝代、长达2000年的历史只划分为一个历史单元,是因为这些朝代的发展都遵循了一个简单的逻辑,只是在不断地循环着。接下来我们就仔细来读吧。
第19章 “按下葫芦起了瓢”(上)
在这里,作者先是比较详细地给我们描述了从秦始皇到汉武帝,不断地“按下葫芦”和不断地“起了瓢”的过程。
汉代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采取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重大举措对秦始皇开创的皇帝制度进行了重大升级,并在细节上进行了补充完善。
比如说,因为秦始皇过于自信,没有预立太子,导致他突然死亡之后,赵高、李斯和胡亥密谋,篡改了他的诏书,捏造了皇长子扶苏的罪名,逼得扶苏自杀了,于是胡亥得以当上皇帝。
扶苏是一位比较靠谱的人,如果他当上了皇帝,秦朝的命运或许会有所不同,最起码会让秦朝活得久一些。
前车之鉴,汉高祖刘邦看得清楚。于是汉高祖二年,他就立了刘盈为太子,消除了不欲立太子可能造成的隐患。
不预立太子的“葫芦”算是按下去了,没想到却又浮起了一个“瓢”——太后干政,刘盈的母亲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吕后。
刘邦死后,刘盈继位,其时,他年仅17岁,没有经验,实际的权利都在母亲吕后的手里。
吕后控制欲超强,包揽一切。他强行把自己的外甥女许配给刘盈当皇后,刘盈不喜欢,拒绝和她同床,反而和一个宫女生了一个儿子。
吕后得知真相后暴怒,竟然把宫女杀了,把孩子抢过来,说是自己外孙女生的,并且将孩子立为太子。
刘盈这个皇帝当得太窝囊,仅仅7年就郁闷而死了。他的儿子继位,吕后干脆就公开掌握了权力。
几年后,小皇帝渐渐地长大些了,知道吕后杀了自己的母亲。小小的孩子没有心机,掩藏不住内心的怒火,四处嚷嚷着长大了一定要为母亲报仇。
这还了得?!吕后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连自己的亲孙子都杀了。
没人用了,这可怎么办?没事啊,还有娘家人呢。然而,吕后万万没想到,后来“诸吕谋为乱”,竟然想把刘家的天下变成吕家的。幸好有周勃等人力挽狂澜,诛灭了诸吕,才稳定了刘家的天下。
浮起的这个“瓢”太可怕了,汉武帝接受了这一教训,他立小儿子刘弗陵为太子以后,就把刘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残忍地杀掉了,为的就是怕她以后专权干政。多么血腥啊!
汉武帝立了太子,又杀掉了未来的太后,杜绝了太后干政,按理说应该政治稳定了吧?然而并不是,因为又浮起了权臣这个“瓢”。
太子年龄太小,又没有亲妈,无法主掌朝政。汉武帝临死前就任命了以霍去病的弟弟霍光为首的一批大臣,让他们作为顾命大臣。
然而,让汉武帝万万没想到的是,霍光后来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权臣。他先是利用手中的权利族灭了自己的政敌,又杀掉了皇族中的重要人物长公主和燕王旦。把自己变成了实际上的皇帝,大权独揽,所有事情都由他说了算。
再后来,刘弗陵年纪轻轻就病死了,没有儿子。霍光就让昌邑王刘贺,也就是那著名的海昏侯墓的主人当皇帝。
可是这皇帝上台没几天,就遭到了霍光的嫌弃,说他不到一个月就犯了1000多条错误。霍光越看他越不顺眼,就把他废了,可笑的是他在位只有27天。
然后,霍光又立了汉宣帝。汉宣帝表面上对霍光非常尊重,可是背地里却悄悄地说:“若有芒刺在背”,说的就是他和霍光在一起的感觉。一个皇帝对权臣竟然害怕到如此地步!霍光的权侵朝野、一手遮天可见一斑。
说一句题外话,霍光本人虽然在历史上是得了善终,但是他死了之后,霍家一族却遭到了灭顶之灾——满门抄斩。他的儿子霍禹被腰斩,霍云、霍山自杀,妻子、侄子等也全部被杀或者自杀。
“太后干政”“权臣弄权”,这一个个的葫芦呀、瓢呀真是令人手忙脚乱、头疼不已!
那么,中国传统政治中威胁皇权的葫芦呀瓢呀,还有哪些呢?且听下回分解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