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成长励志
小王子与传习录

小王子与传习录

作者: cslove | 来源:发表于2019-01-01 23:58 被阅读0次

    其实本来是想直接写在书纸上的,不过以我这拙劣的文字还是买了个标签贴在书纸上了,免得“污染”了你的小王子…毕业工作了以后也不常写字了,所以请见谅我的这些龙飞凤舞的字~

    另注:本人语文功底很差,力求文字大致写明即可

    我是在你送我东野圭吾的第二天,也是周一开始看小王子的,那时候是在多看阅读上买了电子书,用了一天半的时间(晚上加地铁)看完,那时还在想要送你什么礼物好,看完书后就觉的送一本小王子应该很适合你,但这书又和世面上的不一样,它是唯一一本被我“驯养”过得小王子,因为它里面贴了很多手写的标签~

    所以当晚就在淘宝上去买了书。先有个问题问你,你是更喜欢小王子与那朵玫瑰花在一起还是与那只小狐狸呢?我觉得你应该会更喜欢小王子与玫瑰花吧(个人觉得),淘宝上一搜小王子大部分的书封面都是它与那朵玫瑰在那颗小星球上的画面,然而我选了这本书(小王子与小狐狸坐在一起)的封面,我喜欢这只小狐狸~(原因在后)

    因为最近也是一直在看传习录,这是一本对我影响很大的书,心即理,明如镜,格物致知。所以我会以最近我存养的阳明心学去解读小王子,去写标签。当然,都是一些我浅浅的个人理解,有很多个人思想上的“小私念”在所难免,所以也希望你能带着批判思想去看待我所写,我也尽我现在所能在小王子上面去诠释阳明所说心的本体,正如那只小狐狸对小王子说的那个秘密:“只有用心才能看到本质的东西。精髓是眼睛看不见的。”

    这本书前没有写有关作者的信息,我看的电子书有详细说明作者的生前。他1900年出生,小王子应该是他写的最后一本书,写于1943年,第二年,也就是44年7月的最后一天,他驾驶着他的飞机坠海了。关于作者的坠海信息我查了百科,是否属实不予考证,当时正值二战时期,7.31号他照常驾驶巡航机去执行任务,任务地点离他的家乡比较近,具体细节我不清楚,可能是他想飞的离家乡更近些,后果是被德军机发现…不知道你看过电影无问西东没,让我想到了里面王力宏主演的角色的结局

    在书的第一页,安东说本书是写给他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大人莱昂·韦尔特,第一页上说:这个大人无所不懂,哪怕是小朋友的书也能懂。在我觉得,哪里会有什么都懂的大人呢,尤其是现在的大人们恨不得把所有的知识技能都教给小孩,却忽略了最重要的是去存养我们每个人刚出生时那颗中正淳朴的心,那份人人都有的良知,那个本就是万物一体的性,人一生追求的也就是这一件事而已(后面会详细说明)。献给所有本就存在大人内心的那份良知

    当我们出世时心中就已伴随良知,心既理,理就是万物,我们的心和万物本就是一体的,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心中的自然流露。就像小王子作者六岁时看见的那篇插图,他对这幅图感到兴奋,对原始森林感到渴望,进而画了一副自己的蛇吞象。这就是心对事物的自然流露,整个过程毫无一丝“私念”(其他的想法),也就是致良知,就像饿了就要吃饭,渴了就要喝水,是很纯粹的心的本体

    但小孩子的心体是很容易被污染的,这个时期最重要的教育是正其心,让小孩的心体始终保持中正平和,并让他能够体会到良知的存在,时时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走路时反思自己的步态得不得体,读书时要能做到精研,才能专一,最重要的教育是礼仪,学习礼仪时必须澄明内心,排除杂虑,这样德性才能慢慢养成,教导时也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私念产生

    写完上面的内容,真的不知道我阐述的恰不恰当…

    其实小时候的我们都是个小王子,只是被这个社会的各种物欲污染了良知,看不清了心得本来面目,但其实良知始终在我们心,就像太阳被乌云遮盖了而已,只是人们的乌云有大有小,天始终亮着。现在的我们跟安东(小王子作者)都一样,我们从小已被成绩环绕,被史地算数各种学科灌输大脑,大人们巴不得孩子一生下来就是个神童,什么都要会,但却忽略了要长成参天大树的基础,树的根部,也就是心中的良知,这个根部扎实牢固了,树上面的枝干树叶走向也是因树而异,但能否成为参天大树要得益于根部的滋养恰当不恰当

    小王子却不一样,一个人在他那还没有一座房子大的星球上,有的只是一朵玫瑰,两座死火山,一座活火山,咫尺的星星,和他最讨厌的猴面包树,他可没有史地算数,没有我们这个充满欲望的社会污染他的心体和良知,相反,他每天都能看到多次日落日出这种绝美景色,没有其他物欲遮蔽良知,他就是个内心简单纯真的小王子

    我觉得数字化是蒙蔽人们内心良知的最大利器,比当年的鸦片战争中的鸦片还要刺痛人心(诱惑的一面),但不可否认它给我们的社会便利发展带来的巨大贡献,数字也本就是撑起整个社会正常运转和理科发展的最基础的东西。尤其现在的大数据时代,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在贡献着数据,拿着手机,读本电子书,看个视频,聊个天,发个朋友圈…甚至我现在在手机上正写的这篇感文(先在手机上打的草稿),最后就是人工智能对我们了解的越来越多,它会在我们的喜好上为我们推送新闻、视频、音乐等,甚至于它对我们的身体状况也了如指掌。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当我们出生时,就是一堆数据。我看过一部电影,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一种芯片,当他与其他人交流的时候,身体里的芯片会首先评估对方的各种信用分,然后在此基础上用以交流,甚至去买饭,票,这种信用分也是一种重要的凭证,导致人们越来越注重于去提高信用分这个被人工智能处理过的数字

    当我们的身心都交给了人工智能的时候,我们已然体会不到心本来的样子了,甚至于连最基本的思考力都被智能取代,哪里还谈的上去存养良知呢?倘若我们真真切切用心做事,哪里还需要再智能上消费数据。我本身就是个IT工程师,深知互联网数据的强大,与此同时上面的诱惑也是成正比,时常告诫反思自己要在心中良知的基础上去做事。格物致知,就是说要格去外面的物欲杂念,心中达到知的状态,就像饿了就要吃饭一样,脑中所想毫无杂念,就是一种知的状态,吃饭就是行,就是知行合一。这就得深刻理解身,心,意,知,物,本就是一件事而已。(原译文:就其充塞于形体而言称之为身,就其主宰行动而言称之为心,就其发动作用而言称之为意,就其意念灵明处而言称之为知,就意念指涉之处而言称之为物,只是一件事。意念不能悬空存在,必然指向事物。所以要诚意就要随着意所指向的事物去格,摈弃人欲使其归于天理,那么良知在这件事上就不会被蒙蔽,就可以致知了)

    小王子每天清晨都有一个很紧要的任务,那就是必须铲除猴面包树的幼苗,否则他的小星球上的一切都会不复存在。而我们每天最重要的一件事(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存养本心,致良知,如果社会上每个人都知道这件必须得事,国家已然是安定强大的。不过如今我们的社会与以前古时大不同了,面前的诱惑是随处可见,这就要我们时时预防私念在心中产生,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内用心精研,一以贯之的去做,每件事情大概都是这样的

    小王子终究还是离开了他的小星球,因为那朵不知从哪来的玫瑰花。我不知道爱情是什么样子的,但小王子当初离开他的小星球时一定是义无反顾的,他的良知受不了玫瑰花的骄傲与“欺骗”。不过爱情的力量总是伟大的,得知玫瑰花对他的爱时,以前所有的“欺骗”都可以烟消云散,反而转成对玫瑰花的想念,爱情就是这样吧…(其实在传习录中一直在寻找王阳明对良知在爱情中的回答,可没找到爱情方面的讨论…)

    小王子终究还是走了,就像毕业后的我们去外出闯荡找工作,书上说小王子原本也是外出想找个工作学本领呢。第一次遇见的是个无聊的国王,不过我挺赞成这位国王说的一句话:要是能审判好自己,你就是真正的圣人,跟孟子所说:吾日三省吾身,不谋而合。我也时常在想为何人英国贵族家族能够延续几百年而不倒,且浑身透露着一股贵族气息,这肯定与小时候的礼仪教育分不开,可能也会与出身有很大关系,从外界条件来看可能起点相差很多。但其实这些都是一件事,能够时常审判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内心中正平和,不为气所动,就是个圣人,人人本来都能成为圣人。

    阳明给弟子讲学的时候始终遵循一个宗旨:无善无恶是心的本体,有善有恶是意念发动。知善知恶是良知呈现,为善去恶是格物功夫。为善去恶讲的是在事事上下功夫,去除私欲,心的本体是天所赋予的本性,原本就是无善无恶的。然而人有沾染习气之心,意念上便看得到善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正是要恢复天性本体的功夫。如果原本就无善无恶,那便不需要说功夫了。

    我很愚钝,很多话说不清,上面一大段话索性复制的原译文。有时候看原译文经过深度思考过后,感觉就是这个理,可事后就会忘却书里所讲,跟我们现在很多人口头上说的道理大家都懂一样,可实际却也都那样。这里的道理真的懂么,我一直在想按阳明心学所讲的知行合一,既然知道了那就行动啊,不行动那就不叫知行合一,也就是不知也不懂。我们太容易被外界的风吹草动钩去了心,一声微信消息通知足以让我们原本平静的心体引起阵阵波澜。遇见外界的事物打扰并不是说刻意不理不睬,那样人就变得心如死灰,身如槁木了。我们的心本来就与外界是一体的,本要做的就是在事事上存养天理,只是要保持心的中正平和,不随外物动心和动气,保持心中的浩然之气不动就行了

    喜、怒、哀、惧、爱、恶和欲本来就是人的七情,七情顺其自然地流露,都是良知的作用,不能认为七情有善有恶,但也不能有所执着。执着于七情,就称之为欲,就是良知的遮蔽。不过七情稍有执着,良知也自然会觉察;觉察后便要去掉蒙蔽,恢复本体。家人去世就该大哭一场,不能将哀常在心头。乐本就是心的本体,识得了心体常常都是乐的。王阳明当时在山林里参悟后是狂笑不止,周围的弟子随从都以为他疯了,他们不知道那时的王阳明已步入圣人的行列

    现在的大多数人都像那个想把星星都占为己有的“正经人”,还总是声称自己做的是正经事,实则只是为了自己的私欲,钱财,权利,美色…在得到这些的基础上,这些人越来越痴迷与这些私欲给他们带来的尊重,不过起码他们还对这些私欲上过心,用过功夫。可怕的是那些在事上不下功夫又渴望得到他人尊重的人,这些人满嘴不实之词,只是为了满足自己能被尊重的虚荣心。上面所说的人们从根本上都找错了方向,尊重首要的是为他人,而不是为己,从心中良知上时时刻刻为他人着想,国家治理要从良知上时时为百姓着想,尧舜禹也正是这样才能被后代万人尊重。为他人着想做事时,也是在自己的良知上去做,不能有其他的念想,不能因为对方的钱财,权利,美色…而去帮做事,而是在自己的真真切切的心体上去做,这样也才能获得他人真心的尊重

    我觉得小王子遇见的点灯人和那位地理学家老先生都是同一类人,他们想的不是自己的私欲,而是为他人做的事。只不过点灯人太执着于命令规矩;地理学家只懂记录,不知亲自实践。

    终于小王子来到了地球上,第一次遇见了条毒蛇。本来小王子刚碰见这条毒蛇就会死的,可他的纯洁另蛇又不忍心,不过却记住了蛇的一句话:它可以让他“回家”。当小王子遇见了那么多的玫瑰花的时候,他那纯洁的心终于喷发了,见到比自己曾经拥有的还要多的事物时觉得自己拥有的并不是独一无二的,他趴在草地上大哭了起来。这就像我们小时候看见了别人有好玩的而自己本身就有过得玩具,会莫名的失落,我们会想自己有的别人一定没有,如此陷入无限的攀比。这时,我们的小狐狸登场了,它向小王子说了那个秘密:只有用心才能看到本质的东西,精髓是眼睛看不见的。其实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本就是世上独一无二,因为我们的心,个体本来就是唯一的,万事万物本来就与心是一体,我们这个个体本心所呈现出来的事物也就是独特的存在。小王子精心培养的玫瑰花,本就是属于他自己的唯一,而其他所有以外的玫瑰花对小王子来说都是平凡索然无味的。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莫雷特,每个人眼中所看到的事物对自己的心体感受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世界观,小王子的世界观里总是纯洁无暇的,而在我们的世界观中,心体已被这个社会的各种私欲所占满。但幸运的是我们可以改变以前所形成世界观的看法,这就要去下格物的功夫,诚意的功夫。诚意就是意念要诚,这就要求我们要去下感情未发时中正的功夫,感情未发时的中正就是意念还没有发出时心体的中正平和状态,是一种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非礼勿言的状态,没有一丝杂念,这时在意念发出的时候就能在良知上去做事。

    小王子出门经历了这么多,只有小狐狸作为了他的朋友,不知是小王子的幸运还是小狐狸的幸运。我认为小狐狸就像我们心中的良知,它自知一切,心既万物,你的所观所想必会经过你的良知,它会提醒你事物的真相,可是在这条必经之路上有太多的种种物欲所隔,蒙蔽了内心的良知并陷入这种物欲的陷阱无法自拔。如果小王子没有遇到小狐狸,他可能还会一直在那大哭,可能会沮丧的离开,可能也就体会不到玫瑰花对他的爱,可能会在地球上像我们一样活下去…

    小王子最终回到了原点,回到了他刚来地球的地方,他迫不及待想着回家见属于他的唯一的玫瑰花。在原点,再一次见到了那天说可以让他“回家”的蛇。临走前,他对安东说当你想我的时候就往天空上的星星看去,因为那里有一颗星星是我住过的,我会对你笑,虽然你不知道是哪颗星星,但这更好,因为你会看到所有的星星都是我的笑。跟小王子离开小狐狸时,小狐狸说的一样:看见麦穗的颜色就足以让我幸福一阵子了。

    终于到尾声啦~之前的我从来没自己写过这么长的文字,而且全文都是在上下班的地铁上完成!虽然写的很乱,但与自己的良知做一次对话就觉得什么事都没有那么复杂了。阳明说其实三个字就可以概括所有四书五经上的内容了,思无邪。其实有时觉得你和小王子挺像的,不过也希望你能遇见你的小狐狸,在这个充满物欲的社会里找到你的初心~其实想了很多话都还没说出来,但是我本身还是个小菜鸟,民国时期有一位大学者说了(忘了是谁) :懂了中国古代的思想,在看外国的思想,就像大人在看小孩的书一样。读了传习录深有这样的感觉,在看其他书的时候到处都是阳明心既理的影子…  完结撒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王子与传习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sca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