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小时候看过一部TVB的电视剧,里面有个角色叫好彩妹,永远在嘴边挂着一句洗脑名言叫“笑口常开,好彩自然来”。虽然我觉得电视剧中的好彩是源于她的主角光环,但我们现在也经常调侃说“爱笑的人运气不会太差”,可我们有几个人可以做到笑口常开呢?
生活压力大,工作压力大,小确丧压倒了小确幸,似乎年轻人都以丧作为了潮流,微博上丧言丧语,满屏皆是。但其实大多数年轻人的生活真的没有那么糟糕,只是我们把某一瞬间出现的一些不良情绪给放大化了。比起挣扎在温饱线上以及受尽病痛折磨的人,我们还算是幸运的了。
不过我们也要理解,情绪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人有七情六欲,但我们要学会去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发怒一次心脏就会受伤,我们也会听到说气死了,气晕了或者生气中风了等等说法。美国维克森林大学医学院的临床精神病学者研究发现在愤怒发作后的一两个小时内,心脏病发作的几率会增加一倍,另有研究显示在愤怒爆发后的两个小时内,大脑因血液凝块或出血而中风的风险会高出三倍,因此为了保护健康的体魄。在情绪失控前要学会如何控制。
情绪不良容易伤身
早在2500年前,中医就提出人生病的三大病因:外因、不内外因和内因。外来的风寒、暑湿、燥火等各种邪气致人生病皆为外因。由跌打损伤、饮食不洁,生活起居失调等因素导致人体不适为不内外因。而内因是指人的情致,怒、喜、忧、思、悲、恐、惊等各种情绪过激或者情绪持续时间过长,导致人的健康受损。
若将人体的气血循环比喻成一个需要电流推动的水流型盆景,那么人体的各种情绪就是发动抽水机的电流电压,一旦电流电压不稳定,盆景的水流就会受到影响,而反应在我们人体上,就是气血的不畅通。人体的代谢功能降低和化生气血的功能受阻时间一长就会导致气血不足、气血紊乱。另外不同情绪伤害的人体脏腑也不尽相同,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
《黄帝内经》提到:“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意思是说心是人五脏六腑的统帅,神志的寄托,人的精神情绪都是由心所主导,所以自身情绪不畅最先受到攻击的就是心脏。一旦心受损最直接的表现是心血不足。心血不足的人容易悲伤、心情不好、失眠多梦、唇色淡白、头晕、乏力、心悸、健忘等症状。
想要改善情绪不畅、血不足的情况,除了遣方用药,还需内外同治。在平时生活中做到劳逸结合、作息规律,并进行适当的运动,做一个笑口常开、健康快乐的人。
巧用药材调心血
那么中医上也有巧用药材来调养心血的方法。中医认为,通过调养身体,可达到平复人负面情绪的目的,人体心血不足的症状需从养心血入手。
桂圆味甘性温,有益心脾、补气血之功效,多吃可以养心血,改善情绪。若想有更好的疗效,可将桑葚、当归、阿胶等补血的药材与其配伍使用,这样调养心血、稳定情绪的效果更佳。
桑葚性甘味寒,归心、肝、肾经,善滋阴养血、生津润燥。养血方呢中医推荐“三味养心茶”,配伍方为黑桑葚、枸杞、桂圆肉各5克,开水冲泡饮用。这个代茶饮具有滋阴补血、益肝养肾的功效,专治心血不足、血虚体弱等症状。
当归味甘而重,归肝、心、脾经,由于它既能补血又能活血,既可通经又可活络,因此当归可治疗一般妇女常见的病。心血不足可以多食用“养血药膳鸡”,配料为当归、黄芪、桂圆各10克,草鸡一只,把所有的药材洗净,鸡切块放入锅中,小火炖30至40分钟即可,饮汤食肉。这个药膳可以促进造血功能,达到益气养血的作用。
而阿胶从秦汉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为传统的滋补补血上品。它是以驴皮为主料,黄酒、冰糖、豆油等为辅料熬制而成的胶块,具有行气补血、滋阴润燥、美容养颜的功效,对血虚等相关病症有良效。
除了上述所说的几种补心血的食疗方之外呢,现在很多的养生保健品也有养血补血的作用,可以适当的服用来改善和调理身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