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沟通的两种思维路径

沟通的两种思维路径

作者: 兴富同学 | 来源:发表于2019-01-11 09:33 被阅读171次

沟通为啥这么难,现阶段的人们是如何思考的,我们应该怎么样进行有效沟通?实用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在沟通的过程中存在一个沟通阶梯,阶梯底部是环境,往上是依次是习惯、能力、价值、身份。在沟通的时候我们面临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路径选择,由环境推导身份,或者由身份推导环境。

一、环境思维

一般的,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从环境出发的。比如两个年轻人要结婚了,大概会发生如下对话。

女方:“婚礼可要好好办一下,怎么也得办个20桌吧”。
男方:“别办20桌了,咱哪有那么多钱”。
女方不高兴:“那不行啊,你看我们那个闺蜜,还办了25桌呢”。

“你看我那个闺蜜还办25桌呢”,这句话就是环境思维,也就是讲,在所有的话里边,提到对方、提到别人、提到一个可比较的对象物的时候,我们的思维都沉浸在环境的层面

有些太太指责老公,你看你,怎么那么没出息,你看人家王大哥,多有出息。“那个王大哥”这句话就是环境思维,这是人最常见的一种思维,这也是人之所以常常处在困境之中的根本原因。处在环境思维的人一切从环境思维出发,要往上倒,就非常困难,我们再举个例子模拟一下。背景是,这一个孩子考试只考了71分。

妈妈:“你这个家伙怎么不好好学习,怎么又考这么低的分数。”
孩子:“你着什么急,71分在我们班已经算中等的了,我们班还有很多人考的没有71分呢,还有的不及格呢。”

这第一句话就是环境思维,“你看,还有很多人不如我呢”。妈妈要推动他,就会发现非常难,这就是人们的思维方式。

妈妈接着说:“你老这样子,学习不好,以后怎么样去面对社会啊,你赶紧改一改吧”。
孩子:“妈,已经很长时间了,我都形成习惯了,就这样子。”

然后接着作业不做,或者说三心二意。孩子从环境思维往上推,推到了习惯

妈妈会说:“你这种习惯就没有可能培养出好的学习能力,你必须改。”
孩子就会说:“是啊,我就没有这能力嘛,我爸有这能力就行了,我不用有。”

孩子在沟通阶梯上继续往上走,走到了能力这一层。很多啃老的孩子就是这样子。

到最后妈妈骂他:“你这样的话,不就成为一个废人了吗,你还能有什么价值?”
孩子接着反驳:“我需要有什么价值,人为什么非得有价值?我不用什么太多的劳动,你们俩已经创造了很多价值,你们把那个给我就可以了,我不需要太多价值,吃喝玩乐就行了。”

这就是价值层面。

最后妈妈说:“那你不就成了废人了吗?”
孩子也很肯定:“是的,我就是一个废人。”

这就是身份认同

沟通结果到这里,我们就会发现,这个沟通的结果完全背离了初衷,走向了反面。妈妈本来想劝说孩子要好好学习,结果顺着沟通阶梯往上走却固化了孩子对“废人”的身份认同,妈妈除了气急败坏也没有其他更行之有效的办法。

二、身份思维

我们常常是处在这样一个状态,来找我们办事的,这都是难缠的,因为环境思维很普遍,更大众,这样的思维方式带有消极性、带有比较性。我们从环境往上推他,得出来的也是消极的结论。那么积极的思维、有力量的思维是在哪来的呢?应该从身份思维里来。我们想一下,我们做工作,我们究竟要实现一个怎样的自我,竟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我们从身份的角度思考沟通问题,我们就会发现,沟通会变得顺畅。

如果成为一个有价值的、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是我们的身份定位,那下降到价值层面,我们就会问,什么样的工作、做什么样的努力能拿到这个价值呢?什么东西为了实现你这个身份,对你拥有价值呢?那么我们就会说,学习、努力工作等等。

那么学习、努力工作将会给你带来怎么样的能力呢?它将会给我们带来克服困难的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化解矛盾、有效沟通的能力等等。

那么我们拥有了这么一些能力,我们会形成什么样的好的工作习惯呢?我们会正点上班、正点下班,有时候会加班,我们会认认真真、兢兢业业等等。

那么在这种习惯下,我们的工作环境一定是积极的,同事赞美我们,领导认同我们,我的服务对象也很满意,会对我点赞。

这样想效果就不一样了。所以我们说,对自己、对他人,我们一定要增加身份思维这样的一种思维习惯和思维过程,避免环境思维。尤其是当我们引导人们要建立共同的信念、价值和规条的时候,我们更得有效利用身份思维。

往下走,而不是往下推

在沟通的过程中,面对两种不一样的思维路径,我们不能任由环境思维作祟,由环境推导人的习惯、能力、价值,最后环境定型沟通对象的身份。环境思维由对环境的比较出发,本质上的是“谁谁谁怎么怎么样,所以这件事就是这样,所以我(你)就是一个什么什么样的人”,这样的思维起点很狭窄,得出结论者自认为正确,但实际上并不能服人。我们应该学会用身份思维,由人而推及环境,这是积极的、改变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我是一个什么什么样的人,所以这件事应该这么做,所以我生活的环境应该是这样的”等等。站在一个更高的视野中去审视做法,去改变环境。这样可以在对自己高要求的前提下,也能够以“身”(身份)作则,去与他人更好的达成共识。

相关文章

  • 沟通的两种思维路径

    沟通为啥这么难,现阶段的人们是如何思考的,我们应该怎么样进行有效沟通?实用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在沟通的过程中存在一...

  • 分身术训练营结营作业-流程图找情绪

    一、路径 1、一般的思维路径。 事件—思维判断—情绪—态度—行动—结果 2、产生情绪的思维路径。 事件—思维判断—...

  • 012 书评《10秒沟通》:10秒沟通出你的精彩

    本节思维框架 “简单说两句”的尴尬10秒沟通是什么10秒沟通模板普通人崛起最好的路径:阅读、写作和演讲 正文 1 ...

  • 项目管理心得

    结果导向。 改进创新。 战略思维。目标 -> 路径 -> 资源。 一、项目经理的时间70%花在沟通上 1、干系人沟...

  • 陈亮:微信成交的流程和思维!

    用户思维,就是和用户多沟通,了解他们内心,引导他们成交。从公司进化看,什么样的公司会采用不同的路径,用户思维是未来...

  • 你会提问么

    沟通是彼此的思想碰撞,常见两种思维方式: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 类似于海绵放到水中的反应——充分吸收水分,而被称为...

  • 计算机文件和文件夹访问主要使用路径方式访问

    相对路径和绝对路径两种方式。 我想讲一讲计算机的思维方式,还有计算机的操作方式,计算机主要是针对它的文件路径的一个...

  • 缩短沟通路径

    今天我们来聊聊【沟通路径】,所谓沟通路径就是你把想表达的事物成功表达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下面是我关于沟通路径的思考...

  • 费米问题的解法(Fermi Problems)

    一般来说就是两种思维路径:top-down 和 bottom-up。考虑因素:时间、数量、面积、重量。 例题:如何...

  • 混社会结构:社会、产业、行业、企业、职业、自我、生活

    结构思维就是解构事物的演化路径,以及逆向思维重构的过程! 简化与复杂 思考有两种方式,一是从简化到复杂,二是从复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沟通的两种思维路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sda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