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行采集:
1.真正的税收负担由谁承担和法律上规定谁缴税,是没有必然联系的,因为税收负担是可以被转移的。
2.事实上,工资的变动可以让任何法律规定的税率都变得毫无意义。这里的意思是指,实际承担税负的,和法律规定的税负如何分担可以毫不相干。
3.讨论税负重不重,需注意的要点:
•必须和政府提供的公共福利联系起来;
•取决于政府最优的规模是什么,高税高福利和低税低福利是非常不同的模式;
•取决于税收使用的效率。
4.所有的公共产品都不是免费的。所谓的免费只是不直接对用户收费而已,政府总要通过收税的方式来为公共产品买单的。
5.中国公共产品提供的效率还太低。效率低的因素很多,从腐败、垄断、不透明、缺乏问责到决策过程缺乏足够监督等,这些都导致了公共服务的花费大,而里面真实的部分却相对小。
6.解决公共部门效率低的最有效办法,未必是提高公共部门的效率(虽然这是应该做的),而是缩小公共部门的规模,让市场和私人部门来提供那些不是非公共部门提供不可的产品和服务。
7.增值税的缺点就是其再分配功能弱。因为不管穷人富人,最后面对的都是一样的商品价格,支付的也是一样的税率。但是在中国,增值税的税率虽然是水平的,反而是一个更有效的再分配税种。
8.收入所得税的最大弊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国家而言,就是收入本身很难衡量。中国的个税看起来是用来调节收入分配的,但最后缴税主力其实都是普通的中产者。
9.双重征税不是经济学家喜欢的税收体系,但从绝大多数国家的做法看,政治还有经济的因素阻止了这些国家采用更简单税收体系的可能性。
10.发现金缴税而发实物不缴税会引起很多问题,而且最能从中钻空子的人极有可能是那些最应该缴税的人:富人。
一行精华:
税收负担是可以被转移的。
所有的公共产品都不是免费的。
在中国,增值税是更有效的再分配税种。
触动,反思,改变:
一方面,法律规定的税负,事实上通过各种显性和隐性的途径进行了转移,从而导致收入水平与税负压力的明显不匹配。
另一方面,税收资金应该投入到公共产品上,来服务民众。但是这一点除了在上马大型基建工程时,能看到一丝端倪,其他时候的实施情况真的一言难尽。
因此,如何更公平合理地“取之于民”,并且更全面高效地“用之于民”,就是税收这件事上政府应该重点解决的两个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