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和幸福
我这人没什么远大抱负,想要的生活也很简单,无非是:“一日三餐,平平淡淡。”
这对我来说便足够了。
今天偶遇了三位年迈的健步者,看样子已步入古稀之年,无意间听到他们谈论,感觉受益颇多。三个人里最年长的首先提问:“何为幸福?”其中一人答:“人在最需要的时候得到了自身所需的,这就是幸福。”是啊,人之所以会感到不幸福,我想大概就是自身所需没得到满足吧。坐长途大巴的羡慕坐高铁的,坐高铁的羡慕坐飞机的,人的不满足感就是在一个个欲望的深坑中跌倒后,爬出来在走向另一个深坑,但却不知道把坑填平的过程。
糊涂
小时候听到郑板桥的“难得糊涂”不懂其中的奥义,心想谁会傻到去追求“糊涂”二字?现在想想“很傻很天真”的那类人往往是看的太透,悟得太深。看清了太多的事实真相后才觉得不能把所有事都看得那么透彻,给生活一丝糊涂,回馈的会是多倍的幸福。读了那么多的人生哲理,到最后还是活的一塌糊涂的人比比皆是,凡事刨根问底,追根溯源,看得是比从前清楚了,但烦恼也无形增多了。所以世人才会有“不告诉你是为你好”这句俗语。
我想“傻人有傻福”便是这样的吧。
《难得糊涂≥幸福和知足》
活的明白的人都是“装糊涂”的高手,这年头谁比谁又聪明多少啊?大智若愚的人往往是在“说透”和“不语”之间徘徊。电视剧《悬崖》里有一句台词说得很好:“不懂得闭嘴的人,到最后可能连张嘴说话的机会都没有了。”我认为这句话还可以理解为:“不懂得在适当的时机闭嘴的人,那他以后也许不会再有张嘴的机会了。”
确实,闭而不语有时是一种隐让,一笑而过有时是一种搪塞。悲伤的事情是可以笑着说出来的,而那些看似玩笑般说出来的话,可能才是自己内心真实的表达。
在适当的时候说出适当的话,在适当的时候还要学会保持沉默,这是一门语言艺术,更是一门人生哲学,它教会了我们:“沉默有时比言语更加具有说服力”。
有些话不要说的太绝,有些事不要看的太透。凡事点到为止,糊涂是蒙在真相上的一层面纱,盖住的都是被看穿的现实,不揭开这层面纱,只为那“难得的糊涂”。
那些名极一时的高人,到最后大都选择归隐山林,我想大概是他们悟出的太多了、看的太清晰了、活的太明白了、品的太通透了。
这些人才是真真正正的达到了:“以己为真,吾之外,万物皆为虚的境界”。我想当时的郑板桥应该就是在此境界下才想要追求“难得糊涂”这四个字的吧。
《难得糊涂≥幸福和知足》
知道的多了,想的就多了,想的多了,顾虑就多了,顾虑多了,心也就累了,心累了,幸福也烟消云散了。别自己拖累了自己,也不要做给自己平添烦恼的事,例如和一个立场不同的人进行辩论,这根本就是在做无用功,因为从一开始两人的观点就不一致,就好像两条平行线一样,是永远不可能相交的。
生活是一本《生意经》,更是一本《糊涂经》,糊涂的人负责编纂,糊涂的人负责阅览,所追求的无非还是那难得的“糊涂。”
都想做“很傻很天真”的那类人,可“我心本向朝阳,奈何夕阳西下”。那些“八面莹澈”走好每一步的人,到头来肯定会发现还是蒙在鼓里最为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