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久未联系的大学同学打电话来咨询法律问题,一上来就也责怪我没有一一回答他的问题,接下来,他如何开除员工、劳动合同是否延续、向政府部门行贿等接近十个问题一涌而上,我感觉被逼问得有点缺氧,内心愤怒到极致,又好像没有突破口
这样的模式似乎经常会重复,通常有以下特点:
1.经常会有点水之交的人,上来就要法律咨询,好像我就是他们的私人免费法律顾问
2.问的问题通常不止一个,重重叠叠的连串问题,喘气的机会没有,下一个问题就来了,整得我缺氧
3.理所当然的姿态,绝口不提付费咨询
4.内心其实很想要强烈的表达:我的咨询需要收费。但面对这样不咸不淡的关系,我害怕被人说功利、被人说不顾情谊、害怕如果咨询的事件能生成案件,就丢了这个潜在客户。
5.层层叠叠的恐惧,让我始终无法开口提及付费,我向内升起强烈攻击的自我攻击:你真没用!明明就是对方想要占你便宜,摆明不付费,你还被人牵着鼻子,自己觉得憋屈,还反被对方占了上风,你就是个懦夫!
这个模式经常会在我的生活里重复上演,而且我很奇怪,为什么我在面对咨询时,总会有强烈的一股愤怒想要喷涌而出。
是的,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不付费、情感绑架(以同学、邻居、朋友的身份理所当然)、问的问题通常是系统性的好几个,不是简单一句话就能解决的。
我内心强烈的真实声音是:我要收费我才觉得公平,凭什么做你的免费咨询,凭什么要回答你连珠炮似的提问?
我一直回避付费咨询,就是害怕人家说:不就问个问题吗?还收费。不是同学、朋友、邻居吗?还收费?只怕你掉进钱眼里了。我找你咨询是看得起你,你还好意思提收费。
我害怕一提及收费,所有的关系都崩盘断裂,又连接到被抛弃、被羞辱、被嫌弃的伤痛,但一直回避我的真实声音,我又更加看不起自己,陷入恶性循环播放中。
童年伤痛
这些恐惧的故事,都是来自童年。我认为钱与关系是对立的,谈钱就一定会毁灭关系,认为钱特别无情、肮脏,对关系、情感是一种玷污。钱的观念,也是小时候的印记,记得小时候,家人、亲戚之间,会为一点点钱,撕破脸皮、六亲不认、翻脸比翻书还快,这太丢人了,为钱,脸皮都撕破不要了,何苦呢?所以,为了保全关系的表面,我会特别回避谈钱,但内在的声音里,其实特别在乎钱,我会自动化用钱来衡量一切。你花了多少钱,决定着你我关系的深浅,对我重视程度;这件东西多少钱,决定了质量好坏和我对他的珍惜程度;收费多少,决定了我的专注程度;是否付费,决定了我能否以平等的心态来提供对价服务。我的心里无一不在盘算着价码。
其实真相是:
提及付费咨询,不是所有人都会看不起、都会鄙视。而且付费咨询,我会更加用心负责的了解事件始末,以能量平等交换的状态结交关系,大家都很清爽,没有任何情感绑架的负担。
就算有人会说出我所害怕的话,那也是他的事。我吃这碗饭,你为我的价值支付合理的对价,是你本来就应该负担的责任。如果你是公司老板,也不会为了关系,就会将你的货品免费送给我,那为何我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给你?我们的关系没有熟到我愿意为了提供免费咨询;你也不是经济窘迫到我要为你提供法律援助。
如果你因此要和我关系断裂,我也只是失去一个没有尊重我价值的人,因为本质上,我的咨询是我的价值输出,你不愿支付对价也就对我没有基本尊重,既然关系一开始就不平等、没有尊重,留着何用?
当再次遇到这类咨询,我会用以下原则来回应:
1.请你描述事件的人物、时间、地点、发生了什么事?因何问题需要咨询?
2.判断该类事件生成案件的可能性。可能形成案件,约到律所,面谈。如果纯属咨询,则好告知:本次咨询需要涉及收费,费用为*元,在您付费后,咨询正式开始。本次咨询所涉及的收费仅限于回答你的前述问题。
4.付费,进入咨询。不付费,结束。
事件本身可以如此简单、清晰、不粘糊,写完这些,我的心里轻松不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