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中华民族一个伟大的朝代秦朝的丞相,因为他的存在嬴政可以一统天下,成为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但也因为他秦朝得以15年就灭亡。那是什么让他这样一个有才之人,最后却毁灭一个王朝?我们先看看他一生的功过是非。
我们先说他的功。
李斯从小便有大志,后又从荀卿学习帝王之术,学术有成,便想辅佐贤君完成霸业。他发现楚王以不足成事,而六国都很弱,无法立功,于是就想向西去往秦国。到秦之后,求为吕不韦的舍人,吕不韦与他交谈,发现他是个有才之人,而吕不韦他也有大志,所以推荐给秦王,任郎中。于是李斯有了机会给秦王进言,李斯的进言可以说是嬴政他可以统一天下的一大因素。李斯他从秦穆公为何不统一天下的原因说起,并为秦王嬴政分析了天下的现况,周王朝卑微,天下诸侯并起,而诸侯各国比于秦国,宛如郡县,以王之贤,定能统一天下。李斯的那一段分析,无疑增强了嬴政统一天下的信心与决心。不仅如此李斯还谏言,让秦王派人去游说诸侯名士,若如从厚遇之,若不服,以剑刺之,这样无疑是变向增强了秦国,为秦的统一打下基础。这时他第一个功。
后韩国人郑国来秦朝做了间谍,后被秦王发觉,秦朝的宗室大臣都进言希望秦王可以让秦国非秦人的门人全部逐走,而李斯亦在其中,这相当于什么?相当于是之后清朝的闭关锁国,不与外界交涉文化,于是李斯便上《谏逐客书》阻止秦王。李斯他以古代的馀于荣,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孙支五人为例,这五个人都不是秦国的人但是秦缪公任用了他们,并且称霸了西戎。后面又举了商鞅,张仪等人的例子,这些都说明了,虽然不是秦国的人,但依然会忠心辅佐于秦国,因为这些人,他们都是想做一番事业的人,在大志面前,出身于那个国就没那么重要了。李斯后举了东西的例子,秦王的玉器,明珠,宝剑,宝马,美女,这些之中的极品都来自于其他的国家,这就是在告诉秦始皇,你拒绝其他国家的贤臣良将,闭关锁国,就无法得到这些可以享乐的东西了。于是秦始皇也就停止了逐客令。其二功也。
秦始皇建立秦朝以后,命李斯为丞相,而李斯也没有辜负他,施行了很多政策,就像郡县制。齐人淳于越进言,说:殷周之所以存在了数百年,是因为分封子弟功臣为辅助。但进陛下有海内,而弟子却为匹夫,实乃不妥。且未闻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也。而李斯进言反驳他:古代天下散乱,不能一同,是因为诸侯并作,天子无法管教。也正如李斯所说,分封制,被分封的诸侯可以在他的封地里为所欲为,天子也无法管,而周朝后期就是因为天子无法管理诸侯,诸候的兵力超过了天子,渐渐的也就不服从天子了。秦始皇也听了李斯的意见。不仅如此,李斯进言统一文化,尺度等。这些不论是哪一个朝代都会做的,为了使百姓心向皇帝。此之谓其三功也。
但也就是这样一个,有才能,才思敏捷的丞相,却因为他自身的原因,变得糊涂了。而这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先来看他的过。
一过,秦始皇死于沙丘,并写书给赵高,让他赐予扶苏,秦始皇命扶苏为皇帝,让蒙恬掌兵。可是赵高他知道扶苏是一个贤主,上位之后定不会宠信自己,于是将书扣下,没有给扶苏,并想立胡亥为皇帝,于是赵高与李斯商议,李斯刚开始是坚决不同意,但当赵高说如果扶苏为皇帝,那么你就不会是丞相了,这让李斯动摇了,最后无奈的投靠了赵高,就这样李斯,让本该不为皇帝的胡亥上位,让本来的贤君,变成了一个昏庸无道的君主。
二过,秦二世胡亥听信赵高谗言,打杀功臣,远贤人进小人,严法刻刑,残忍无道,并且秦二世还说作为一个皇帝,只用享乐就好,无须多么勤劳。李斯他本来还有觉悟,上书希望皇上停止那些残忍无道的政策,但这让秦二世不高兴了,于是降了他的官,而李斯这时便抛弃了他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开始阿谀奉承了,他不仅没说胡亥说的错,反而赞成了,他的助纣为虐,让天下的百姓更加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了。
从他的人生的两个污点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来,李斯他是一个重视官位,钱财的人,甚至为了这些利益他都可以改变自己的性格,想法。这可能是因为他并非出身世家,小时候没有多么的高贵,没有很好的树立起一个世界观。所以,长大之后一但体验过高贵,体验过这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感觉之后,就深深地陷入其中,无法自拔,所以说一个人小时候所处的环境对她的一生影响很大,因为小时候是树立起一个很好的世界观,一个大的格局,一个人才会有大的作为。而李斯,他本可以一个世人借称其贤的人,变成了一个是贤是逆难辨的人,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对于利益的态度。
网友评论